张大丽,现居陕西佛坪。2020年初开始散文和诗歌写作,坚持2-3天便发表一篇原创诗文,至今在网络发表作品近千篇(首)上百万字。其作品多以身边微小的人事物为出发点,抒写感悟,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文字清雅,笔调稳健,自成风格,每一篇作品,读来都能引人深思,有所启迪。
最难得的是她的勤奋,写作速度之快,令人叹服。
那天我问大丽,你这脑袋里装的是啥呀?怎么写文章就跟流水一样,提起笔来就“哗哗”外往流。
大丽笑说,浆糊。
虽是大丽的自嘲,但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
小时候,我们念书,总也读不准汉字的四声,气得老师骂: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里装的是浆糊吗?
真的是“浆糊”。少年时,脑袋里装着“浆糊”,是初来人世间,视野与心灵的一片纯净,懵懂无知;成年后,脑袋里装着“浆糊”,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看淡世事,超然物外,不争不趋。想必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也不过如此。
要写出好文章来,就得是这种状态吧?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说,有些人过于聪明,不能成为作家。
过于聪明的人,往往把世事看得太通透,反而烦恼越多。因为他们有很高的自信容易忽视细节;对周围事物有很高的要求难于满足现状;固守自已的思维模式而失去了创造力;难以找到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产生孤独。这些,都是让他们烦恼的根源。
好的文章,是能够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能够产生共鸣的文章,读起来像饮一杯清茶,有淡淡的幽香,回味绵长;好的文章,并不是披着华丽的外衣,缀满艰涩难懂的辞藻,摆弄高深的令人生厌的大道理。要写出好的文章,必定是心态平和,静如止水,抛开了凡尘俗世的纷扰,放下了利益得失的烦忧。“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胸怀坦荡,自在独行。
有人问村上春树,什么样的人适合写作?村上春树回答:中庸之辈。他绝不会是头脑活络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耐不住性子,但他又不能太笨,否则写不出来。要拥有思考能力,修养、知识,既有非写不可的内在驱动力,也有支撑长期孤独的忍耐力。喜爱读书,善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不会下结论、不会记录情绪,而是忠实地记录事物本身。
徐霞客是举世公认的旅行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有30多年都是独自一人在探询名山大川的旅途中度过的,他自幼好学,饱读诗书,积累了深厚的学识,边行走,边记录,写下了60万字的考察笔记,才有了这部传世名作《徐霞客游记》。“(公元1616年)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这一天,徐霞客来到黄山,天降大雪,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在雪中枯坐,让思想溜号了一整天。这是徐霞客难得的闲情,独自兀坐雪中,纳万籁入耳入心,汇成心头的一池静水,波澜不惊。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强大的忍耐力!
大丽的日子是风清云淡的。除了工作,她的生活就是在她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去山里看风起云涌,去河边看流水东逝,去旷野看四季更迭……一坡灿烂的野花,一河奔涌的冷风,一抹消瘦的寒山,一个独行的身影!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花不再是花,草不再是草,都化作有灵性的文字,朝着大丽纷纷汇聚而来,它们暂住在大丽的脑袋里,跳跃着,一俟找到了突破口,就倾泄而出,凝结为鲜活的文章,去启人心智、悦人耳目。
1973年出生的范雨素是湖北襄阳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只有初中文化,她不甘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于1993年到北京,做了一名婴儿嫂。她说自己初到北京时,整个人都是混沌的,什么也不懂,“很笨”,经常摔跤打碎盘子,稀里糊涂地嫁给一个东北男人,经受了五六年的家暴后,被迫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丈夫,自己打工过活。她租住在北京五环外一间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没有被生活打倒,却燃起了对文学的信念。她和几十位有文学兴趣的打工者组成文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2017年4月她的自传小说《我是范雨素》突然火爆,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一夜之间,范雨素火了,上亿人集体打开这本书急于卒读。2023年1月,经过8年准备,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久别重逢》。范雨素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写作的能力,具备了表达的能力,才能被别人看见,就没有人敢忽视你了。
大丽已经被别人看见了,她的文章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喜欢。在文学的天空下,她的作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023-11-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