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问题一(如何升级认知),引入了“NLP理解层次模型”、“三个世界模型(现实世界、经验世界、主体间世界)”,帮你定位自己的认知水平,找到一种升级道路,给你一个可以无限攀登的“抽象之梯”。
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也是围绕“三个世界模型”展开,在现实世界或者主体间世界里遇到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在经验世界中建模来解决,这是人类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法门。但模型都是理性的,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包括关于解决问题方法本身的知识、以及问题所处学科的领域知识,这些答案相信你不会太意外,因为它们都在理性范畴之内的。从“NLP理解层次模型”的角度看,这种方式还是在第三层,能力层,只要你处于这个层次,就可以学习和应用。问题二,其实是给了你一个可以敲开混沌世界的“问题之锤”。
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它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仅发生在“经验世界”之内,却又在你的理性能研究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你用任何概念可能都无法映射到那一部分经验,但是,它却深切的在影响你,甚至,是所有外部问题的第一因。从“NLP理解层次模型”的角度看,它也是打开第四层的钥匙。在这里,我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语言(注意不是模型),给你一面可能找到真自我的“自我之镜”。
问题四(如何找到价值追求),则会帮你带着这份从容回到现实世界,准确的说是“主体间世界”(或者叫社会世界),尝试给你一个终极攻略,你可以用它作为依据和框架,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认清各种事物的真相,找到意义和价值,最终有一天会翻越“开悟之坡”,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黑客——觉醒者。(骇客帝国上瘾…)
1 定义问题
老规矩,首先要定义问题才能开始谈解法,我们要层层递进先回答三个问题:
- 到底什么是意义、价值?
- 你为什么需要意义?
- 你为什么找不到价值追求?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1.1 到底什么是意义,什么是价值
辨析概念是一切思考的起点,否则什么都聊不下去,就算聊下去了,理解也会似是而非。
在说“价值”之前,不得不先聊一个幽灵概念——“意义”,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既无处不在,又飘忽不定,所以今天我们不能逃避,要直面它、抓到它、解剖它。
意义(significance),有点像东北话里的“整”字,不同场景下它会变成不同的意思,可以代替很多动词。比如“整点饭”,如果在家中妻子对你说,那就代表“做饭”,如果在外面朋友对你说,那就代表“找一个地方吃饭”。意义这个词也是类似,我们问某一件事、某一个事物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到底在问什么?其实就是想知道事物存在的“原因”、“理由”、“作用”、“价值”,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
“原因”,意味着需要解释事物为什么发生,具有时间性、客观性,了解了原因也就了解了事物为什么存在,原因是让事物或事件发生的那个东西。比如,“杯子碎了的原因是我推倒了它”、“我成绩好的原因是我每天都努力学习”。
-
“理由”,意味着需要解释这件事本身,是主观的、由思维创造的,它只是用来解释事物存在的表象。比如,“杯子碎了的理由是我观察到它掉到地上成了一片一片”、“我成绩好的理由是每次考试都考100分”。
-
“作用”,强调一个事物,对人或事物产生的影响。
-
“价值”,不巧,它也是一个幽灵概念,意思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一种解释是“意义说”,即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这明显和“意义”造成了循环定义,所以先摒弃它。比较好的定义是“一个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翻译成人话就是:一个事物的功能或者属性,如果能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有价值。比如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本身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发现了它可以观赏和食用,我们才说它具有价值。
为什么你总是回答不了关于意义的问题?当有人问某一个事物发生或者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你得知道他到底在问什么,原因?理由?作用?还是价值?当然,大部分情况是提问者也不清楚,所以才会使用如此宽泛的概念提问。在工作中,意义这个问题不常出现,取而代之的问题是“做某一件事情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提问者在内心把“价值”等同于“意义”(上文提及的意义说,很多人确实是这种循环认知而不自知的),那么问题的本质没变,这也是价值追问这个职场PUA的厉害之处。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你必须同时准备这些答案:
- 原因:xx为什么存在?(原因)
- 理由:(我)为什么(说)xx存在?(理由)
- 作用:xx能对人或事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 价值:xx具备哪些(对人)有用的特点,“有用”的程度如何?
这里面最难回答的,其实不是“价值”,而是“原因”,很多原因其实是不可知的。比如世界为什么存在,你可以有很多“理由”,你看到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但是,是什么触发它存在呢?宇宙大爆炸吗。它是否是因为某人的意志、目的设计出来的呢,有终极使命吗?严格来说,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只能说站在我们的维度上,是不可知的。
正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说“世界是怎么样的,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才是神秘的”。为了显得很高级,他必须再升华一下,使用更抽象的概念,因此就有了下一句名言“世界存在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这里的意义,更多指“原因”。
把“意义”拆解没了之后,是否感觉清爽多了?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有时候其实不需要真的解决,或者说,解决它的方法,就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消解。
好,下面进入正题,开始重点看下“价值”。简而言之
价值 = 客观属性+主观需要
那么通过替换变量,可以得出这么几种情况:
- 某物的价值 = 某物的属性,满足了人的需要。
- 他人的价值 = 他人的属性,满足了其他人和你的需要。
- 你的价值 = 你的属性,满足了其他人的需要。
- 你的价值 = 你的属性,满足了你自己的需要。
(PS:属性指具有的特点、功能,或者是人的活动)
人很特殊,即是价值的创造者(提供某些的创造价值的属性),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被别人提供的属性满足)。
那么如何衡量或评价xx的价值呢?有两个角度:
- 从社会的角度看,xx的属性满足了多少人的需要,这个就是社会价值,比如袁隆平研发了杂交水稻,普遍改善了几十亿人的生活,那么他的社会价值就很大。
- 从你的角度看,xx的属性满足了你的需要,那么xx对你价值很大。当然,这里有一个后门,就是如果你自己的属性仅满足了你自己的需要,但是没有满足其他任何人的需要,那么你至少对你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一种价值。
1.2 你为什么需要意义?
分析到这里,相信很多奇怪的、曾经不容易想明白的问题,都可以用人话翻译了。比如
“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翻译成人话就是:
- 你为什么存在?(原因)
- 你对哪些人或哪些事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作用)
- 你的哪些属性满足了多少人的需求?(你的社会价值)
- 你的哪些属性满足自己的需求?(你自己认同的个人价值)
虽然感觉low了一些,但是很实在。
那你为什么必须回答这几个问题呢?
问题1,回不回答,对你实际没什么影响。
问题2、问题3呢,没人问你的话,你似乎也不必急着回答。
问题4才是对你自己影响最大的,如果你无法回答问题4,相当于你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那么症状一定是那种午夜梦回的“空虚”,也就是世俗人所谓的自我价值感、意义感缺失。
所以,接下来,唯一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注意,只有一个: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你只要让自己的属性能满足它就好了,这样,你当然会认可自己,认为你的属性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说起来,你用这套拆解后的概念思考,相信你能轻松看透很多答案:
首先可以排除一些明显的谬误。比如“你需要的就是你认为有价值的”这个观点,这明显是一个循环定义、因果倒置。就好像“我认为吃饭很有价值,所以我需要吃饭”一样荒谬,实际情况是,你为了获取能量,需要吃饭,所以吃饭对你是有价值的事情。
然后,一些思想政治课、网上的答案,细看,你会发现殊途同归,指向的方向都差不多的,比如这一句:
“创造了价值并不就等于拥有了意义。意义是一个人对自身所做的事物的认可,是一个人自己内在的标准。一个人的内心如何去看待这件事情,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意义的大小。”
翻译一下就是:
“你的属性不仅要满足其他很多人的需要(社会价值),还要满足你自己的需要,满足你自己需要的程度,决定了你的“意义感”的大小。”
还有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的答案,他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你为什么不去死”,你可以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比如,你的答案是,我喜欢看各种不同的风景,还有很多没去过的地方要去看看,那么这个就是你当下的“人生意义”。你仔细看这个答案,是不是就在试图回答这个“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吗?
最后,还剩一个不靠谱但必须澄清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都希望知道,人生是否存在一个“终极意义”。其实你可以“笨”想这个问题。首先,如果有,为什么没人告诉你呢。其次,假设有,而且有人告诉了你,你有某种活着的目标、使命,而且所有人都要遵循这个终极目标,那这个答案似乎也没什么价值了。这种问题是怎么来的呢,回到我们的概念体系,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原因”,在问“你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找到原因的话,通常就可以理解原因中包含的目的,而目的又可以倒推出你的需要,从而满足这个需要,就是你的价值。当然,这想得美,因为人存在的原因,自然界所有事物存在的原因都是不可知的,比如你知道光为什么存在吗?可能为了某种使命存在,也可能只是因为某种偶然性存在。所以还是算了吧,因为无论何种答案,对于生活在现代的,被“祛魅”了的你来说,真的,并不重要,我后面会再讲到这一点。
最后,你也许还很奇怪,我要什么,我自己还不清楚吗?我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后,其实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如何你还没读到,这里再讲下原因。
确实,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尤其是已经找到真实自己的人。这种认为自己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的观点,是一个哲学观点,叫做“唯我论”。
但是以查尔斯·泰勒为首的很多现代思想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他认为,“唯我论”观点存在一个盲区,就是把“忠实于自己”等同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解释绝对正确。这样一来,你就会误以为,只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能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我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并不是在孤立的内心中凭空产生的,如果你不断追问你为什么会喜欢,你会发现,所谓“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实际上,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来衡量,你只能依据这个框架来“选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你如果想获得真正的价值感,无法凭借孤立的内心来实现,人无法脱离社会谈自我,而是需要把自己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探寻我的这些需要,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为什么需要?当你找到了答案,你才会有一种坚定,会感受到从灵魂深处迸发的生命力。
1.3 你为什么找不到价值追求?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呢,其实,本来是有答案的,答案的失效也不过是近200年发生的事情。
为了方便理解,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你在纸上画了一个小人,小人忽然活了起来而且有思想。你告诉他,我创造你就是为了看你好好表演,赢得纸外的我们的掌声。这时候,小人不骄不躁,好好打磨技艺,进行各种表演,也能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忽然有一天,你不见了,观众也没了,小人一开始不知所措,后来慢慢找到一些事做,逐步建立起一种叫文明的环境,可以自己定义价值,创造价值,享受价值,这样,又可以自娱自乐的快乐玩耍了。而这些,都和创造他的我,毫无关系。
这是一个隐喻,讲的是人类思想上面临过的一个巨大变化,俗称“古今之变”。
古代人相信有一个外在于人的自然秩序,这个秩序给了人存在的“原因”,比如“好好过完一生,完成使命,最终可以到天堂、轮回或者彼岸世界等,比如“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因此,人们都有比较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后来,在一系列社会事件的演化中,包括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等,人的理性崛起了,同时,人也被“祛魅”了,原来被认为正当、有效的规则和秩序,看起来不那么牢靠了,大部分人也不再相信有什么上天注定的使命,而是相信意义是由人所赋予的。所以,找到自己认可的价值,弄清楚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才变成了问题。
东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们,也开始给人们各种答案。
先看西方。
从本体论、认识论、不可知论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至少还是理性主义哲学,是构建性的,尚认可永恒的存在之物是一种“绝对精神”。
后来,和黑格尔同时代的叔本华开创了非理性哲学,构建了唯意志论,他的理论十分悲观,也是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是并未被世人接纳。他认为,人受欲望和意志的控制,当欲望满足不了时,人就会痛苦,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随之而来,于是又产生新的的痛苦。总之,人生就是痛苦。
直到,1864年,尼采在一家小书店的角落里阅读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惊为天人,深受启发,再此基础上发展了权力意志和超人学说,这是一种对一切传统道德、规则、理性的彻底批判和解构,然后他站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积极虚无主义。
就西方思想史而言,尼采前和尼采后,是两个时代,黑格尔是近代哲学的最高峰,而尼采就是那个看山不是山的人,尼采的出现,意味着近代哲学终结,现代哲学登场,后现代开始萌芽。所以,这里还是简单分享一下尼采的学说。
尼采认为,所有的西方思想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它假设世界存在一种目的和一种高维度的统一性,它是不言自明的,不管他是理念世界、还是上帝、还是绝对精神,无论它是什么,它都试图给你一套确定的“价值体系”,你可以坦然的拿着它评价一切,肉体是低贱的,精神是高贵的,欲望是低贱的,理想是高贵的,混乱是低贱的,秩序是高贵的,到底是谁规定的?你在生活中指着一个对象,推崇或是鄙夷它,你凭什么?你凭什么认为这个事实对应某种价值?谁给你的尺度?父母,老师还是公司领导?那又是谁给他们的呢?
尼采说,一切都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力意志,这种意志是一切文明的源头,只不过在文明展开的过程中,它让位给了理性,用尼采的话说就是太阳神阿波罗战胜了酒神狄奥尼索斯,理想战胜情感,秩序战胜了混沌,这种秩序最终驯化了所有人。大多数人的生活是被给予被规定的,你都认为整个过程和选择都是理性的,因为所有人都是这么干的。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尼采,时不时会心生疑窦,间歇性怀疑人生。
所以尼采说“上帝已死,一切价值都要被重估”,希望人们抛弃被规定的东西,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意义。重新拿起“权力意志”来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人,就是超人。所以尼采有一种睥睨众生的气质,他说:“人民只是自然的一趟迂回绕道,目的是寻找六七位伟大的人物”。
再之后,尝试回答这类问题的学说,差不多大同小异。
比如存在主义,萨特。他说,物是“自在”的存在,被人定义,目的明确,但是不自由,比如一个水杯,就是为了倒水而存在,不会有人质疑它的价值。而人是“自为”的存在,本质就是自由的,自己定义,自己成为,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你都得自己承担责任,当然,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当然,正是这种先天的自由,造成了人痛苦的根源,你要自己找答案,还要自己负责。
再比如文学很好的加缪,他著名的《西西弗神话》也是在讲类似的故事。西西弗斯因为触怒了众神,众神惩罚他,让他推着一块大石头到山顶,石头再滚下来,再推到山顶,循环往复。神认为这种徒劳、无意义的劳动是对他最大的惩罚。而加缪说,西西弗斯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因为他意识到了这种荒谬,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满怀激情的推石头,在这种劳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好了,看过西方大神的思考,似乎讲的都是你知道的,世界的存在没有原因,你的存在也没有意义,或者说,即使有你也无法认知到。所以,你得自己找意义自娱自乐就好,加油。想想那个小人的故事,对,你就是那个小人,你就是西西弗斯。
再看东方,会不会好一些呢?这里要重点提一下世界思想史上最华丽的学说,“佛学”。你不是问“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好,佛陀帮你把这个问题做一个彻底的消解,让它没有不就行了吗。怎么消解呢,就是把“你”给消除掉,如果“你”根本不存在,是俄罗斯套娃,是无数元素短暂的集合体,是假,是空,那你的需要还有什么用。当然,你只是知道还没用,别人的一句评价可能是给你打回原形了,你得修炼“四圣谛”——苦集灭道。首先是苦谛,了解一切皆苦的“第一性原理”,即使你当下享受到了很大的快乐,也不过是为以后失去的巨大痛苦埋下伏笔而已。其次是集谛,给你苦的原因,对,就是欲望,是贪嗔痴。灭谛呢,则是教你如何消灭原因,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最后,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就是道理讲完了,你得赶紧修炼,要实践,要知行合一。
顺带一提就是现在东方社会上主流的“辩证唯物主义”,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再换上唯物的内核。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对于改造世界、指导实践特别硬,有八缸发动机一样硬。会让你像精密的工具一样运行,变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有用”。可惜,它不解决这类价值问题,尤其是个人感知的自我价值问题,所以你会很正常的感到内心越来越空虚。
看到这里,相信你基本了解了现代人的精神空虚、丧失价值感的原因、影响和一些大神的攻略了,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就是,不够解渴,不够好玩,离我想要的答案相差甚远。
其实,这些纯粹的思想游戏,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们都是理性的,无论你再怎么批判理性,批判理性本身的语言文字也是理性的,自己的学说不就也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了吗?不过,至少当你弄明白这些以后,至少已经到了这个“看山不是山”的阶段,但是此刻,你很容易陷入虚无。而我要告诉你,这些理论、说法也许是“理性”的尽头,但不是你的尽头,很多答案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在你的经验之内却又在理性之外,所以无法用语言触达,但是它们是存在的。下面会慢慢试着把你拉回到真实世界来。
还记得解决问题的套路吗?要正经解决一个问题,还是要经历这么三步:
- 理解系统:你需要了解你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世界的价值体系和你的价值体系(你认为你自己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是如何形成的?这其实就是常说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 设计目标:找到系统中你自己的目标,即一种理想的运行状态。
- 找到方案:找到达成的方法。
2 理解系统
2.1 理解观念的力量
作为现代人,你通常会用一种叫“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理解世界,它是基于地理、历史的,基于物理学的,基于进化论的、基于经济学的,相对来说,很理性、很确定、很易懂。但你好像仍然没有看透这个世界,对你来说,世界还是像个谜语。
问题出在哪呢?
问题在于,相对世界本身的复杂,你用来处理这个世界的世界观显得太单薄了。
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怎么可能唯物的呢,对我们人类来说,想要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它既是物理的、物质性的、也是心理的、精神性的,更是“观念真实”的。什么是“观念真实”,我们常常忽略这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观念”,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真实的影响。
接下来,我先从这些观念切入,帮你稍微补齐一下你的世界观,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你将更无法看见和理解同样藏在观念中的价值观。
(概念释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根本观点,而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通常来说,世界观决定价值观。)
所有来自虚无却又影响我们的观念,都遵守如此规律:始于生存,反向塑造,因信生有,不断异化,意义魔法。
拿“节日”举一个例子:
-
始于生存:中国很多节日,其实都是为了巩固和维系宗族本位的世界观而诞生的——清明、端午、重阳、春节、中秋。
-
反向塑造:慢慢逐步演变成约定俗成,开始影响我们现实生活,比如这一天要放假、要吃一些特别的东西、要做一些特别的仪式等等。
-
因信生有:“节日”是无中生有的观念,因为大部分人们都相信和传承才得以独立存在。(和“神”很像)
-
不断异化:因为节日根本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对现实影响后的表象极是不断变化的,有点年纪的人会发现,今天中秋节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吃、喝、庆祝方式都随着物质生活发展而变化。
-
意义魔法:不断创造新的意义。节日会随着时代变化必然“变味儿”,比如中秋,你父母在意的是节日带来的团圆,一家人花好月圆,这是传统宗族本位的心智遗留;而你在意的是节日带来的假期,可以消费享乐,这是现代性个人主义的体现。
你可以把“节日”替换成“家庭”、“国家”、“公司”、“比特币”、甚至是“金钱”,你会发现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对观念侠义、浅薄的理解,往往让你的生活,不自觉的被这些观念反向塑造。比如在中国,一个人活了半辈子,都把钱当成是“交换的中介”,需要通过劳动价值来兑换,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这种金钱观很容易导致公司业绩增长、国家富强和他一生的潦倒。“交换的中介”可以解释为什么你能拿着钱在超市买一个面包,但根本解释不了为什么少数人能拥有着你无法想象的巨富。
2.2 发现决定观念有效的载体
当我们更进一步,继续追问,你会发现,使这些观念有效的大框架、大系统更可疑。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科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代,承载这些观念的大框架是完全不同的,都是被某种内在秩序所决定的,这种秩序提供一个特定的结构,让你把对自己、社会、世界的理解会天然地置于这种秩序结构中。这个秩序结构,福柯管他叫“知识型”,它就是被人们的一种广泛的共识塑造出来的,是一种“集体理性”。你可以研究一个时代中各个学科的关系和特点,就可以抽象出这个时代的“知识型”,它们在根本上决定了这个时代中的人如何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福柯通过研究历史文化和知识,总结了这么几种:
(1)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型是“相似性”。我们认识一个东西的方式,是辨认出它像什么东西。在这个知识型里,世界是一个整体,事物之间相互缠绕。还是拿钱举例子,如果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钱对你来说,可能是一种贪婪罪恶之物或者一种力量与权力的象征。
(2)17-18世纪的古典时代,“知识型”是“差异性和同一性”,就是通过认识它不像什么不是什么来确认它是什么,就这样,人们从艺术人生走向了科学时代。比如金钱,已经可以被比较精准的定义为“交换的中介物”了。这个时期,词与物开始分离,词开始自成体系,将众生分类,为万物立法。
(3)19世纪的现代,“知识型”是一种“有机结构”,现代知识强调的是一个概念在有机结构中的历史性和功能性。那些承载着有机结构的惊世骇俗的理论都出现在这个时代,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全部是结构化的宏大叙事。
(4)现在,我们可能也在经历着一个知识型的转变。一个方向,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这些系统科学的崛起,试图更系统化的整合各个学科。另一个方向,人种学、认知神经性、语言学的发展,可能会从底层进行解构,重塑其他学科所处的语境和框架。
从实际情况下看,知识型的发展,让人类的观念系统持续的升级,客观上持续推动人类生存发展,比如人均寿命的延长、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物质的丰富,今天的日子比中世纪和近代都好过多了。但是正因为这种升级,让人类在“事实判断”的领域越来越强,而在“价值判断”的领域越来越乱。在近代,直接导致了上文提到的“古今之变”,也叫“现代性问题”,全人类开始集体歇斯底里,文学家出来各种演绎这个事件,人类变成了甲虫,少年维特开枪把自己崩了,哲学家出来各种分析、各种给答案(第一章已经概览过)。
2.3 价值判断被事实判断压倒
现代的知识型演进出的科学体系十分硬核,具有结构化、基于实证等特点,在事实判断问题领域几乎是无敌的。
什么叫事实判断(fact judgement),就是你做的判断是在描述一个事实,而且总有一套主流的客观标准去验证它。比方说,“今天的温度是30度”,这就是一个事实判断。在现代,你只要用温度计或者查天气预报就能验证。处理和验证事实判断的观念可以统称为“工具理性”,它能分析达成目标的手段是不是最优,并优化它、验证优化效果。
但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要解决另一类问题,“价值判断”问题。
“价值判断”(value judgement),就不是说实际了,而是在说某人认为“应当”怎么样。比方说,“你应该穿红色的衣服,不应该穿黑色衣服”。在这种说法里,隐含着一种价值高低的取向,红比黑好。处理这类判断的观念称为“价值理性”,人们用它分析做事的目的,应不应该做,是不是你想要或者需要的。但是这里有一会巨大的问题,就是要分辨好坏对错、高低优劣,就需要一套衡量标准,而在现代世界,是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的。而在现代知识型的背景下,大家普遍认为,为“真”的东西,符合事实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而大量无法和事实产生关联的精神价值(或者说人们共性的精神需求),有的被摒弃了,有的被哲学家们解构了。
就这样,被现代知识型支撑的工具理性快速扩张,追求效率和经济利益的组织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而价值理性战战兢兢。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最终带来了“手段压倒目的”问题,只要能和事实产生较强关联的价值判断,更容易被信服,于是,“实用主义”、“功力主义”甚至是“拜金主义”逐步开始主导价值观。
有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曾心怀梦想,有一个自认为非常有价值的目标,科学家、舞蹈演员、悠闲生活、探寻真理。刚开始步入社会的时候,他们会告诉自己,先赚钱养活自己,保证基本生存,但是没关系,赚钱只是支撑实现梦想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为了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优手段,在工具理性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陷入太深,打磨技能,赚钱,升职,学更多技能,赚更多的钱,最后绝大部分人忽视甚至放弃了最初的目标。
2.4 哈贝马斯的洞见:三个世界和二个维度
接下来,为了方便理解,还是用“三个世界模型”给大家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性解释。
再此之前,不得不介绍一下理论的作者,哈贝马斯。他是当代哲学家,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可能也是在世存在的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网络上对他有一个介绍,是这样一个公式:哈贝马斯 = 康德 + 黑格尔 + 启蒙 + 祛魅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有点夸张,但从普遍评价来看,哈贝马斯的确是这个时代公认的学术体系最完整、最具思想深度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他的理论,至少是我认为目前为止看到(至少是能听懂的)最好的答案。
先回顾一下三个世界:
-
现实世界:代表绝对的真实,它始终是物理的,客观的。
-
经验世界:它是你感知到的世界,对你而言绝对真实,但是它是存在于心理上的、主观的。里面自然也包含了由语言符号构成的逻辑世界。
-
主体间世界(原作中叫社会世界):它是由人们的主体观念形成的,是逻辑的,可语言的,主要是通过影响每个人的经验世界,触发人的行为改变,来间接影响现实世界。比如公司、国家、法律都是这个世界的产物。
为了解释当前的问题,可以把这个观念游荡的主体间世界再分成两个维度,“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
系统世界
所谓“系统世界”,就是主导今天社会运转的那部分,如教育系统、司法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等。在现代,它们当然是工具理性主导的,有角色、有分工、有职责、有流程机制。主流的心智叫“人本位+理性”,一方面认可人的价值,同时又更追求发展,追求极致的效率。(人本,就是认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重视人的价值)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这里运行的并不是“人本位+理性”这个心智模式,而是那些大系统合力设计出来的一种叫“人本位+欲望”的模式。
其实这个划分应该很符合你的经验,同样一个城市,比如北京,你去旅游和你在这里工作,对这个城市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前者,你是在享受系统提供的服务,后者你大部分时间就是系统里的一零件、一个角色。
用这个模型,会更好、更深刻的现代人“意义感”缺失的必然性:
欲望与生俱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股洪荒之力,但在文明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它都是被压制的,因为它会带来动乱,为种群生存带来威胁。在人类漫长而短暂的文明史上,曾经的主流集体心智是西方的“神本位+宗教”和东方的“家族本位+德性”,它们都是对人的欲望起到压制和疏导作用。不过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更先进的制度出现,从亚当斯密开始,人类天才般地找到了一种让欲望和财富能够相互转化的方式,“系统世界”突然能够适配欲望了。
因此,两个世界中,“人本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告诉你:“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要的,不用拘泥于那些世俗理法老一套”。让你在“生活世界”中的欲望得到解放。
“系统世界”则配套“生活世界”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它的口号是“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得到,包括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一方面,它通过商业、需求、交换、分工,让更多人满足欲望。另一方面,依托理性,通过科学、技术、工具、效率不断加速这种转换。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系统世界本来是用来维持生活世界、服务生活世界的,理性也偏向彻底的效率导向、结果导向的工具理性,人本主义则和生活世界保持同步,并提供价值感。一开始,两个世界相安无事,文明飞速发展,但是到了近代,系统世界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的人们的控制。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叫“系统世界开始殖民生活世界”。根源在于,两个世界它们有完全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运行准则、有不同的价值体系。系统世界是由金钱和权力进行驱动和调配的,系统的理性是规则性的策略性的,这种策略和规则关注一个命题是否是真的,是否是有效的。而生活世界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标准只存在于人于人、团体与团体的交往中。你和我应该怎么相处,上帝说了不算,父母说了不算,书上说了也不好使,你和我说了算,团体于团体之间也是一样,只有交往和沟通无效时才需要所谓的博弈。
这样就会造成两个广泛意义上的社会问题:
(1)社会关系的片面化,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现代系统世界进化成了一个均质化的、没有任何神秘感、也没有意义的世界,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你被投入这种供求关系中,所有人向所有人下单,万物被分成有用的和无用的,有用的一切都可以被金钱称量,计件计价,当然也包括你我。系统对生活的殖民就会使得钱权逻辑、工具理性成为生活世界的准则,造成了人的“物化”。让人在生活世界丧失了自主权,总是觉得系统世界的准则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天降标准,它是所有问题的最优解,所以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一上来就基于对方也持着某种利益、目的这个预设,和别人进行各种博弈。
(2)解决问题方式的片面化,会优先使用侧重计算、追求效率的方式,导致一些问题治标不治本。
比如说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这当然是一个与诚信道德有关的问题。但我们发现,要处理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罚款,总之就是要让假冒伪劣者付出更高的代价,提高成本,让假冒伪劣这件事在经济上变得不划算。这很实际,也很有效,但这背后隐藏的逻辑把道德问题变成了利益计算。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能找到办法规避惩罚、提高收益,人还是会选择违背道德。所以永远是治标不能治本,有时能解决问题,有时却会让问题更严重。
现实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惯用“钱权名利”做价值判断的人,你看到他们用唯一的标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你就会知道,这又是一个被“系统世界”充分改造过、被物化的“工具人”。你可能会问,被改造的人,这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就在于系统世界里,人本主义和理性有一个天然的矛盾,“人本主义”虽然告诉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追求的东西,你的欲望是合理的,但“理性”在对价值判断领域的结论其实是“追本溯源,你追求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从个体角度看,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人,并没有在生活世界中认真的探寻作为一个“人”本应有的需要和愿望,而是被卷入到系统世界这个“铁笼斗兽场”中,成为了被定义好的角色。输的人失去一切物质和意义,赢的人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欲望前所未有的膨胀,内心也前所未有的迷茫。
3 理解设计目标
到此为止,相信你已经基本能理解这个由观念构成的主体间世界了。但是这里还要提示一下,我这寥寥几千字的描述毕竟是过分简化过的,觉得不解渴的话,可以再去找一些书和资料深入学习。
3.1 现代人常见解决思路
接下来,还是依托这个模型,再帮大家简单看下现代人常见解决思路以及优缺点:
(1)被系统异化,成为“消费主义”的一部分。即欲望逐步膨胀,通过不断占有“物”来解决,但内心永远无法真正获得满足。
“人”模仿“物”是最常见、最符合直觉的解决方式,原因很简单,正如萨特所说,“物”尤其是“人造物”是“自在”的存在,它有一个固定的、确定不变的本质和目的,人通过占有“物的存在”,可以得到某种确定性,甚至给自己一个定义:我是一个有钱人,我是一个收藏家,我是一个游戏高手等等。可惜,萨特又说,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人是“自为”的存在,不断为自己寻找本质,不断变化。换句话说,人有无限的潜在可能性,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作家王尔德有句名言,“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
(2)在生活世界融合其他心智模式,以获得自己存在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必须是包含着某种存在目的,这样一来,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自己的需要,自己认可的价值,“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就被消解掉了。
在东方,比较常见的是融合“家族本位”,在我们的文化里,虽然“德性”观念大大被削弱了,但是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依然是很多人的执念和原力。
在西方,则是融合“神本位+宗教”,这和他们的新教伦理有很大关系,上帝给了大家终极目的、生活的基本原则以及死后的承诺。在西方文化里,大部分虔诚的教徒仍然认为自己是在为上帝创造财富,觉得死时如果还是巨富是一件很耻辱的事。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了原因,可以很自信的去系统世界玩耍,也不太会被系统世界控制。而缺点则是需要“自己骗自己”,因为现代人都是被“祛魅”了的,对于这些不为“真”的命题、无法证明为“真”的命题,主流心智是不太会接纳的,不会认为是有价值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现代,信什么神是少数派,是需要隐藏或需要解释的,而在古代,什么都不信的才是“异类”。所以,你必须想办法能自己说服自己,把这些信仰当成真理一样的对待,在现代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挑战的事情。
(3)系统世界的“失败者”,被迫更关注生活世界,反而得到了“救赎”。
现代的系统世界是一个很残酷的地方,是一个金字塔型的铁笼斗兽场(下一章,为了找到攻略,我会解析系统世界的设计原理,再细讲),所以都很多在“上升”过程中跌落的“失败者”(注意,我都打了引号),只能被迫在生活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有一门学科叫社会发展心理学,它专门研究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与变化,它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规律:通常,超过40岁的人,如果在社会上没有特别成就,或者职场里没有较高职位,那么重心往往会迁移到家庭,会优先以伴侣、老人、孩子为重。这之所以是一个规律,自然是人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性选择,也是一个自以为很特别,但实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普遍选择。
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方向是正确的,生活世界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终极价值,即使不可语言,但是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可以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缺点则是由于没有完全打通系统世界,很多合理的欲望还是没法本很好的满足。但相比很多系统世界中所谓的“成功者”,生活世界和系统高度融合,欲望膨胀,抛家弃子、内心扭曲,这样的人,反而会逃过一劫,获得更丰富的人生。
(4)系统世界的“成功者”,但没有被彻底异化,沦为“工具”,而是超脱出去,成为“超人”。
既然系统世界是一个金字塔型,肯定有在塔顶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会真正通关系统世界,成为尼采所说的“超人”。他们有一个典型特点,会创造出一个信仰级别、穷其一生也很难完成的使命,全力追求。比如“实现社会主义”、“让人类移植火星”、“改变世界,做出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等等,并可以调动系统中的资源来完成它。这种情况下,他的个人价值和系统价值合一了,而且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性。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人,而且大部分人模仿不来。如果你自己曾经带着一帮人,去完成过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希望你能客观的复盘一下,客观的总结众多影响因素中,有多少是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实际上,道理都是一样的,真正的决定因素是“系统需要”,而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极大的偶然性、运气成分,与其说“成功者”,不如说是“幸存者”,因为对系统而言,则是一种必然。系统需要这样的成功和成功者,否则赛马效应就失效了,和彩票逻辑很像,重要是大家都来买,买的人越多越好,但是无论如何,最后中奖的只有1个。而由于人的自恋特点,这些“成功人士”反而会更努力了,锻炼一身肌肉、读大量书、积累很多人脉,来证明是自己的毅力、智慧、资源来让自己获得成就的,于是就有了市面上的很多“成功学”。说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就算你想追求,也不一定能最终成为“幸存者”,可能反而得不偿失,让自己的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
3.2 两个世界中的理想状态
看到这些处理方式后,相信你可以大概领悟到目标了,目标,就是你在这两个世界中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呢?
(1)要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的需要,成为自己,满足自己,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自己内心真正认可的价值。你已经了解,系统世界是为了适配生活世界,最大限度提供一些方式来满足你的欲望而设计的,它并不能真的告诉你,也不配告诉你,什么是你应该需要的,什么是你应该认可的价值。答案还是需要你自己在生活世界中探寻。
(2)带着自己的需要,利用系统世界的机制,满足自己的需要。系统世界是由人设计的,只要是被人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有本质。你可以像打游戏一样,研究它的运行原理、价值体系,找到攻略。然后,带着明确的需求接入到系统世界中玩耍,拿到你想要的。这种攻略游戏的方式,就是一种“黑客”玩法,扮演角色,却不迷恋角色,遵守游戏规则、价值,却不被其裹挟。达到这种状态,就像我在人生问题一中所讲的那样,你会获得一种通透的“自主性”。一种叫“永远都有得选”,另一种叫“这些问题都可以不解决”。小时候,最爽的状态可能是去游乐场,你知道自己绝对安全,然后肆意的在不确定性中玩耍。同理,你在系统世界里,最理想状态可能就是“在有所归属的、能自主的状态下,遇见不确定性”,用这种状态接入到系统世界里,每天都是游乐场。
这个理想状态,我认为是三个世界这个模型对你真正的价值。
最后,你可能会想到这是不是其实就是,需要把“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分开处理,不就是常见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问题。这当然是一种误解。从个人角度看,假如你是打工人,工作时间里,一样有你是一个角色的时候,和是一个“人”的时候。这和打RPG(角色扮演)游戏很像,你作为一个人,和其他同样玩家认识、相处,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在一个任务面前,你是一个法师,他是一个战士,用什么技能,怎么配合,这就是系统状态。当然,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包括你自己,都有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一面,你要接受这一点,但是当另一个人把自己当成一个“人”,向你展开时,希望你也能展现自己“人”的这一面。
4 找到方案
4.1 思想攻略:理性思辨vs感性体悟
虽然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将你对“理性”的迷恋进行了消解,或者你已经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那么接下来,我要告诉你,全盘否定也是不对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应该用理性,什么时候不应该用,你需要一条明确的边界。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理性的四大主要功能:
- 概念分析:俗称反思,能帮助你认识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 抽象建模:抽象,用一组概念为现实世界建模。
- 论证推理:逻辑,在模型中运算。
- 思想实验:开脑洞,用模型创造性的认识事物。
PS:对理性的功能不详细展开,感兴趣可了解《思维的地图》系列
如果把现实世界比作城市,理性则是在思维里构建一个地图,把地点映射成概念。抽象就是缩小地图,这样可以很容易的算出杭州到三亚的道路,分析概念就是放大地图,一层一层放大,细节越来越丰富,而论证推理就是计算工具,比如在两个地点之间计算道路。这是理性主要能力。哪些场景适合用它呢?
就是现实事物的结构,用理性建模之后结构,匹配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通常能找到最优解。哪些事物匹配度高呢,很简单,人造的事物或者现象。因为它们一定是经由人的思想,基于理性从0到1构建起来的。你自然可以用理性来反其道而行之,对其进行解构,理解其构造、原理、作用、甚至是存在的原因。而对于非人造的事物,哪怕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事物,你也不要妄图用理性来探寻它、解释它,最多只能描述它的表象。
这个洞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向,下面,简单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
在西方哲学思想史里,20世纪初,维根特斯坦发表了《逻辑哲学论》,让大家看到了理性的极限。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结论,认可人无法经验经验之外的东西,在经验的领域中,逻辑的界限就是语言的界限,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凡是逻辑之外的,就是不可说的,因为它不存在任何意义。“上帝存在”你可以说出口,但它在经验之外,所以它没意义,说了白说。但是在经验之内的,逻辑都能罩得住,你可以随便说,随便分析,大可用逻辑来探寻你可经验的世界的疆界。从此,大部分凡人都同意了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甚至认为“我们得到了终结一切的哲学”,哲学的最后一个救命稻草就是逻辑,维特根斯坦也成了维也纳学派的精神领袖。但是后来,维根特斯坦又做了一次著名的转向,他在后来发表的《哲学研究》序言中解释到:“自从16年前我再次开始专注于哲学以来,我不得不承认我在第一本书中提出的重大错误”。他说,这个重大错误就是,我搞反了…
底层原理(本质)和表面现象(表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底层原理可以解释表面现象,而表面现象最多只能体现底层原理。如果你是程序员,你实现了一个功能,你会以为代码是底层,有界面有交互的功能是表层。实际上是搞反了,给你一堆代码,你能快速理解它所表达的功能吗,其实,代码才是表层,功能是底层,因为有人和图形界面的交互,才会有编程语言的各种安排。为什么?因为人才是一切的尺度,人这个主体和软件界面产生交互模式,最终决定了你那些0和1的存在的原因,你可以通过研究功能,探寻代码的设计原则,但是反过来,无法根据代码去理解现实功能,代码的意义在于在功能中的实际应用。
同理,维根特斯坦原来认为理性是底层,经验世界是表层,所以用理性分析可以解释经验世界的原理。而实际上,经验世界是底层,理性才是表层,因为人和现实世界的互动,形成了经验世界,最终反过来决定了理性的形式,包括对事物概念化的理解、抽象,逻辑推理,用语言有结构的表达。你可以在经验世界中解释理性为什么是这样的,但是无法用理性反过来解释生活。你指着一个苹果说“好吃”,当我们看到这个画面,无数经验扑面而来,我们当然能瞬间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反过来,一张纸上写着“好吃”两个字,鬼知道什么意思。理性的意义仅在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适合求存,而非求真。
维老师认为,对不需要理性的事物乱琢磨,就产生了一种“哲学”。
我再帮你带入一个更好懂更具体的例子,比如,一个酒壶的意义是什么?你可以很容易的处理:
- 原因:为了装酒也存在。
- 理由:可以观察到它装了酒。
- 作用:能够用来装酒、倒酒。
- 价值:有实用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巴拉巴拉。
我们还从各种角度上来提炼它的本质:
- 感性直观理解:茶壶价值在于它的内壁和壶底,用来兜住茶水。
- 理性,抽象建模(形而上学):茶壶是为了制造一种“空”,来承载“有”。
- 理性,概念还原(科学视角):空里面也有各种元素,我们只是把一个元素换成了另外一些元素。
- 理性,抽象的抽象(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茶壶的壶性在于“倾倒”,以及因为倾倒而产生的馈赠,馈赠什么呢?酒水,它来自冰川河流、岩石泥土、雨露阳光小麦,它既能为终有一死之人解渴,也能被当做祭品献祭于神灵。壶的容纳、空无、壶的各种元素在倾倒和馈赠中和天地人神相遇,得到了统一。
之所以你可以如此花式的处理它,因为它就是由人从0到1构建出来的。但是同样的结构,你能处理一朵“花”吗,能处理“人”吗?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回过头来看,这个洞见虽然对基于理性构建出来的西方哲学体系冲击很大,让很多人的世界观为之逆转。但是在我们东方思想看来,似乎从来都不是个问题,因为,这个结论其实反而特别符合我们的经验和直觉。在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理性追不上也罩不住的东西。所有有“本质”的事物,其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人造的复杂,你可以说商业有本质、公司有本质、手机有本质,因为它们都是思维、逻辑、语言的产物,但毕竟只占我们生活的一小部分。在自然界里,一切都是没有本质的,一朵花、一棵树、一阵风、一片云没有本质,善恶没有本质,爱没有本质,美没有本质,你自己没有本质,你和其他人自然而然的交往也没有本质。没本质本身不是问题,你以为有本质,用理性去琢磨它们的本质才是问题。为什么你会觉得一首诗很美、一首歌很动听、一幅画很吸引人?因为它们在我们的可理解的经验之内,却刚好落到了理性之外,它们让我们逃离了思维、语言、逻辑的禁闭,回到了我们的经验世界,又借此和真实世界建立了某种连接。但你不能琢磨它,一琢磨它就跑了,语言、逻辑都追不上它。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常常特别重视方法,尤其是处于NLP能力层的人,实际上,往往是理性过多、觉性太少。如果你仔细体悟,一定会发现,优美的方案的背后其实都是技艺、灵感的流淌,无数知识、经验的化学反应。我们刻意的提炼技巧,形成原则、方法,整合成方法论,甚至形成原理,无非就是一种强行概括而已,些许有些用处,可惜永远无法反向抵达实践过程中经验世界的那种丰富。
其实我们都常犯两个错误:
-
错误1:在不需要理性的时候乱琢磨。我为什么喜欢做这个?我为什么喜欢和ta在一起?这些都没有答案,你硬要找答案,那一定是抽象的、片面的、僵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远远不及你通过你的感观感受到这一切的万分之一,这就是“感性体悟”的力量。
-
错误2:在需要理性的时候,需要抽丝剥茧找攻略的时候,又懒于思考,感情用事,胡乱归因。为什么我不能升职,可能是关系没搞好。为什么我的财务情况不好,可能是没有遇到好机会。这些明显是由人构建的体系,就和打游戏一样,有答案、有攻略的呀。这时候才应该用“理性思辨”来解决。
所以最后总结四个攻略:
(1)用实践去不断扩大你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远比理性广阔,唯有不断的“实践体悟”,通过行动不断碰撞现实,获得最直接、无染的经验,才能慢慢塑造它。你的经验世界的界限,就是你的界限。
(2)对经验世界之外的事物,保持静默。不可经验的都是神秘的,只会越说越错。比如,上帝鬼神这类的,没见过就别瞎想了。
(3)在经验世界里,对于人造物要拼命的研究它的本质,它的前题,发挥“理性思辨”的力量,找到攻略。
(4)在经验世界里,对于自然造物,可以用理性描述它(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是不要妄图追寻它们的意义和本质之类的,而是直接用“感性体悟”去感受,你会收获更多。
4.2 生活世界攻略:交往理性
带着思想攻略,明白了你的经验世界,下面开始回过头来整顿生活世界了。
首先必须回答的是那个核心问题: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答案应该已经有了,它就在你和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在你的实践体悟的过程中。你分明可以感知到,可能在你吃饭的时候,游泳的时候,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仰头看天的时候,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到一个新的城市旅游的时候,完成一个模型制作的时候。可惜你的理性罩不住它,所以无论你怎么提炼语言、组织措辞、抽象建模,都是僵化的、片面的、词不达意的。当然,你可以尝试抽象找一下规律,比如你发现你无条件的喜欢打游戏,喜欢的是里面的哪些点?可能是光怪陆离的画面?获得成就的确定感?和他人配合的互动感?那么迁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是不是也可以?比如在一份工作中“打怪升级”。但是你永远别把你提炼的语言,当成真理,而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都是表象,因为任何语言都无法完整描述你当时的那种笃定感,存在感,价值感。
如果你还不太信的话,有一本书叫《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二章里列出了四种普遍的意义,和十六种从古到今所有主流思想里认为的生活的意义,感兴趣可以看一下。但是,不论哪一种,相信你都不会满意,因为,探寻的都是所谓的“终极意义”,甚至都在你的经验世界之外。
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警惕陷阱,如果你的需要是明确的“人造物”,那么可能是系统世界强加给你的,把你做某些事情本身的喜好、价值感“商品化”了,用社会学的术语叫“异化”。同样的用抖音,有的人被他的算法裹挟,天天杀时间沉浸在里面,推荐各种你“喜欢”的内容,有的人则是主动训练它,比如健身教练,不停的输入和浏览和健身相关的内容,让它越推荐越聚焦、越准确。这涉及到系统世界的本来面目以及我们应该和它相处的方式,统一放到攻略三里讲。
除此之外,生活世界里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会影响我们探寻自己的需要。在生活世界中,既然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价值是多元化的,你要诗和远方,他要功成名就,你要个人自由,他要集体温暖。
那么如何和人相处呢?
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观念,不是诞生在自己脑子里的,而是在人和人之间被塑造出来的。我们都是在关系中看见自己、塑造自己,既然没有一个天降标准,也不能完全遵循系统世界的准则,那么我应该如何探寻呢?
哈贝马斯,敏锐的洞察到了这一点,给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首先是规范是必须的,没有规范的冲突是什么,就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野蛮。
系统世界有明确的准则,在这种准则下,你的日常行动更多会是一种“策略行动”,就是你要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追求一个伴侣,完成一项工作,这都是策略行动,这时候你需要计算、规划、推理,你使用的是工具理性。我们先把它都踢出去,先不谈,单独讨论生活世界。生活世界里,很多行动根本就没有什么功利性目标,比如我们和朋友聚餐、追求伴侣成功之后还谈恋爱、陪孩子玩游戏、和同事一起跑跑步,这些都是为了真正的理解、为了内心的需要而展开的行动。那么应该遵循什么准则呢?哈贝马斯说,其实准则也是有的,但不在你身上,也不在我身上,在你我之间,哈贝马斯的概念叫“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可以简单理解成人与人之间。它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在良好的交往和沟通中建立起来的。你发现没有?在这种交往行动中,我们有时候谈得好,有时候谈得不好,甚至谈崩了。但是,我们不仅仅用成败这个功利标准来评价这场谈话,我们心里还另有一把评价的尺子,就是——你们俩在谈话的时候,是不是在讲道理、在好好说话。
这本身也是一种“理性”,就是工具理性和主体的价值理性之外的另一种理性,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之中,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理性”。他通过大量的语言学、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和论证了这种理性。
比如,有对夫妻发生争议,孩子该不该自己有手机呢?丈夫说应该,妻子说不应该。他们可以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找依据,还可以查文献做研究、权衡利弊。这种讨论,虽然未必有最后的结果,但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可能达成共识。因为他们在运用“交往理性”。
但如果丈夫说:哪来这么多废话,家里的事情我说了算!妻子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才有发言权。这时候,哪怕最后双方还是有了结论,却不是通过“交往理性”达成的共识,只是没有规范的妥协或宽容。
这样的例子,你想想就会发现,很多情况下我们和别人达成共识,不是某个人的道理特别强,让我们哑口无言,而是因为在好好说话的氛围下,我们出于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一起把道理讲通了。我们能合作,能建立良性的公共生活,不是因为消除了主体性的主观分歧,而是通过运用“交往理性”,绕了一个弯,才达成的。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交往理性的运用条件,比如说话的有效性的四个条件,就是: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此处不再详细展开了)
这样一来,我们在生活世界中,也不会盲目的实践、体验,带着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这种标准去要求别人,而是用一种最小化的理性来和人交流,既保证了自己的主体性,又能通过沟通,更好的反向塑造自己。
哈贝马斯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决了“主体哲学”困境。什么困境呢?就是无论你提出什么样的学说,你都是个人都必定是主体本身,你的学说都必定是理性的。人无法超越自身,理性也无法驳斥自身。譬如,尼采反理性的理论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表达;再譬如,福柯说用权力理论来消解文本的有效性,如果他的理论有效,那他的文本也就无效了,因为那也是权力的产物啊,如果他的文本无效,那他的理论也就是无效了,主体哲学永远会陷入这种自我指涉的尴尬。翻来覆去,你无非是在不同的理性视角来重新理解自身而已,每一次新的理解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颅内高潮大呼精彩,但却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写书的人,转述的我,听这个转述的你,他们都是理性的主体,理性的主体永远存在,它不是个问题,它只是一个客观现象。
而他的“主体间”哲学,把对主体、对象、目标、结果的关注转向了对“关系”和“过程”的关注。毕竟,主体、目标、结果都是理性的产物,是人类对复杂世界的粗糙建模和误解。从自然世界的尺度来看,存在的只有“关系”和“过程”而已,哈贝马斯的这种哲学也叫做“后本体论”、“后形而上学”。相对之前围绕着主体和理性的哲学思想,是一次非常重要且微妙的范式转移。
书归正传,这里总结两条攻略:
(1)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实践体悟找到自己的真正喜欢的东西、自己的需要。最好是人和人或者人和事的某种互动,警惕单纯的对“人造物”的需要。
(2)在生活世界中,把“人”当“人”。和人相处时,仅使用最小化的理性——交往理性,就是和人谈话的时候,尽量讲道理、好好说话。要避免引入系统世界的工具理性和价值判断。
4.4 系统世界攻略:成为黑客
到了这里,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因为分析系统世界就和研究游戏一样,可以完全使用理性分析,可以顺藤摸瓜的找到攻略。我知道,很多人,包括你我,都深陷到这个系统世界中不能自拔,希望这一份攻略,能对你找到正确的游戏姿势有所帮助。
系统世界也是由庞大的共识性观念组成的,所以我们也从这些观念切入,从三个角度理解现代系统世界。这涉及到一场人类绵延了200年的“大辩论”。从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完《国富论》创建现代经济学开始,在卡尔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全面创建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展开全面批判时达到高峰,而后,又在马克思韦伯于1904年出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吸收二者观点,并增加文化、宗教视角,创建现代社会学,为这场战役吹起中场休息号角为止。在这场“大辩论”之后,人类才明白自己深处的是怎样一个与此前全然不同的大时代。
先说结论:
这个世界,既是斯密所说的,达到了市场终极协调盛世,无比自由,科技与物质享受都极其充沛;也是马克思所说的,由全球性资本机器控制,充满了无尽的异化和剥削。还是韦伯所说的,由理性计算、官僚系统(泛指追求效率、效益的机构)和权力博弈所框定的铁笼斗兽场。
当然,这些结论来的都非常复杂,我下面就不能照顾对这三个学科没基础的同学,也暂时没能力简化成十分易懂的白话,仅提纲挈领总结一些和攻略有关的观点,里面涉及到很多学科内术语,大家感兴趣可自行百度。
4.4.1 经济学
亚当斯密为了解释国家财富的迅速增长神奇现象,从无到有用科学思维构建了一个体系,一个学科,它被起了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经济学”。其中确立了三个核心公理:
- 劳动分工论
- 理性经济人论
- 看不见的手论
可以完美的解释自由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后来在经典教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又进一步提炼出了11个原理)
不过,研究这类问题的学科都会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它所研究的是一个“二级混沌”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复杂度极高,而且会根据人的观念变化而变化,当你研究出一个规律,人们消化规律之后反而会改变行为。(PS:理解系统特点可访问补课链接《系统、信息、控制和反馈,人们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
而经济学本身对人们观念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萌生了一种超越学术范畴的意识形态——“追求经济利益不再是自私和贪婪的表现,而是带行天道、实现自由市场均衡的道德价值观,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甚至是推进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于是,成为拥有资本的人,不仅是实际权力的掌握者,更会逐步成为被歌功颂德的道德楷模。这种意识形态,又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机器更快发展。在《国富论》出版的第三个世纪,仍然是被引用最多的经济学著作。
然而,19世纪末出现大量剥削、20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危机,让人们对自由市场的有效性失去了信心,马克思和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甚至需要激进的、更全面的手段(社会主义)来代替这一制度,可是1970年西方由于经济管制造成了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1980年代后期苏联解体,导致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管理的失信和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彻底放弃,自由市场经济又开始复苏,至今仍然是主流。
4.4.2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认同斯密的很多观点,比如劳动分工、市场竞争、自由贸易是人类福利史无前例扩张的主要原因。但是他认为斯密误解了“看不见的手”的本质和最终后果,因为,他看到了更远的发展图景。自由市场确实是基于自由契约的个人之间的平等交换,然而他认为这并不能完美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社会的福利,因为在他的时代,他看到人们所生产的商品,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一种专门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目的就是单纯的赚取更多钱。在斯密的模型中,钱仅仅是中介物,他认为人没必要存储中介物,价值是体现在社会商品、土地、人力等要素中的,而现在,人已经被自己创造的中介物骑到了头上,积累钱本身变成了经济行为的目的。金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比如在原帝制统治的中国,金钱长期不占据主导地位的,如果和珅活在21世纪,大可用金钱来颠覆嘉庆的王朝,可惜在当时,他的命只值一纸诏书。
正如王朝的周期性崩溃一样,这种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也有类似的情况。崩溃是如何发生的呢?马克思首先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原材料和机械)和可变资本(劳动力),劳动力是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唯一来源,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资本制度必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有两条演进路线,第一条是不断自动化机械化取代劳工,另一条则是压榨可变资本,即剥削劳工。这种根本矛盾会造成社会长期的分配不均,最终引起反抗,直至崩溃。
而随着科技和观念的发展,一个连马克思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就是两条道路合成了一条,就是
“通过剥削劳工来实现全面机械化”。
这会带来两个结果:
第一,劳工开始竞争被剥削资格,底层劳动被机械取代,更高级的知识型劳动岗位越来越稀缺。这就是为什么30年前是富士康在流水线上剥削工人,现在是拼多多,用996、007剥削985、211。
第二,自动化机械化又会造成大量的生产剩余,需要进一步促进消费文化,想方设法让更多人购买更多他们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来提高利润。要触发这种“消费主义”,广告是主要手段,通过控制观念把欲望和商品挂钩,比如人们普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具象化为“喝高品质的酒,用高品质的物品”,此外还有很多创造性的观念,比如“车是男人的脸”。在这种文化下,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在另一个人身上创造一种新的需求,以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类似于奴隶的依赖状态,并诱使他相信自己获得了一种新的快乐。
此外,马克思又进一步补充了个体视角,对人这个主体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这个活动被异化了。
马克思认为,原本“工作”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工作”能让人通过改变自然体现自身价值、找到意义感。在现代资本体制下,对于工人而言,最大的问题不光是经济利益和剩余价值被剥削,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自己真正的兴趣被疏远和分离,工作只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不创造任何精神成就感和利他主义的正外部性。“工作”本身从创造性活动变成了可出售的劳动力商品,过细的分工让工人和他的产出物的分离,更进一步造成了成就感和意义感的缺失。
正如马克思所解释的那样:
“工人只有在闲暇时才会感觉自己在家,而在工作时,他会觉得无家可归。他的工作不是自愿的,而是强迫性的。它不是一种需求的满足,而只是一种满足其他需求的手段。它的异化性质清楚地表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上,那就是一旦没有物理上的或其他层面的强迫,工作就会像是瘟疫一样被避免。”
但是为什么没有发生崩溃?
按照马克思的推理,随着分化,工人阶级越来越多,矛盾激化,应该会爆发革命。在马克思的时代,问题已经非常明显,贫富差距增大,四处是贫民窟,童工随处可见。但是到了20世纪初,现象出现了逆转,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工人群体也就是他认为的革命主力,物质开始丰富,而且还越来越不要命的努力工作。这个可能又是二级混沌系统的厉害之处,如果没有发表《资本论》,假如也没有其他人意识到这些,也许崩溃很快会发生,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预言,掌权者本身可以通过优化制度,避免这些问题。总结下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有这么几个优化:
第一,工人福利增加。二战后,教育大规模扩张,服务行业扩张,职业流动性增加,中产崛起,让西方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相对富裕的消费方式。这群人,已经脱离了马克思时期那种极其不稳定和艰难的生活状态。
第二,股权制度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仅仅依赖工资。在今天,一半美国家庭和四分之一英国家庭都投资股票,从无产变成了或多或少的资产拥有者,这让他们与经济体的积极运作联系在了一起,阶级界限不再分明,矛盾也慢慢消解了。
第三,国家干预。国家通过再分配来缓解矛盾,比如向企业、富人征税,再通过失业救济、养老金、公积金、再投资等方式补贴低收入人群。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确立了新的神——消费主义。这一点可以再展开解释一下: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消费进一步被宗教化后,拥有商品不是主要目标,相反,通过消费完成“自我实现”才是目标。消费社会通过广告,使自我实现成为了一件切实的操作。你拥有了一件汉服,你就是汉文化最正统的捍卫者。你拥有了一件Lolita,你就是19世纪的英国小公主。你拥有了每季最新的电子产品,你就是美国硅谷的极客精英。而且,你的裙子越正、你的电脑越贵,你的自我成就感就越高、纯度就越浓,哪怕你压根没读过四书五经、哪怕你对近代的欧洲历史一窍不通、哪怕你不剪辑视频也不打3A大作,只要你消费了,你就是你所相信的那个人,而余下的我们,也会鼓掌认同。于是,即使一个人生活在最糟糕的条件下,即使他从这个社会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他也从不怀疑或批评消费者社会的系统,因为他或她相信这个系统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是系统的问题,而是你个人的问题,因为有足够的产品和服务供每个人使用,消费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财富和幸福而建立的,所以,如果你不能得到它们,你就应该更努力地工作来改变这个现状。这种观念是个人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度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换言之,正因资本主义供应和生产网络的发达、正因资本家在劳动过程中的剥削,以及商品和符号拜物教的神化,人类再也无法从“工作”这件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了人性本质的事物获得实体价值和精神价值。也正因此,交换的天平两端被打破了,消费成为了唯一的、让我们获得价值依归的事物。我们从“工作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走向了“消费决定了我们的身份”。
4.4.3 社会学
韦伯则是从另一个视角切入,认为这样的制度得以持续运行,源于对各个生产和分配过程精确的计算,让其变得高度可预测。在这个领域,商业性企业至关重要,将工作、生产和家庭、社群分开,消除了基于情感纽带、家庭义务、传统社会交往规范的干扰,将人视为角色、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其实不是人天生的禀赋,经济体系更不是由这些“经济人”自然发展出来的,而是相反,“完全理性经济人”是在特定社会体系、时空背景下被反向训练出来的。这个体系、背景,可以被大致总结为五点:
第一,以追求效益为中心的私营企业的完全独立。传统社会亲缘性和非理性的组织、团体逐渐边缘化。
第二,商品流通限制的全面废除,让消费欲望得到解放。比如中世纪欧洲禁止奢侈品、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典型的限制消费。
第三,商业生产的完全独立,企业与来越不受国家干涉。比如不必强行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当利益下降时,可以通过降薪或许解雇员工来降低成本,所以权力和剥削是企业运行的底层必要条件,虽然可以包装的很人文。
第四,经济生活的完全数字化。主要指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定价、被售卖的,包括企业的所有权以及各种形式的资产。简而言之,其实是金融工具的产生,商业世界被一种参与度更高、更复杂、更全面的响应速度更快的市场笼罩,就是所谓的二级市场或者说资本市场,一家企业倒闭破产一般需要数月或数年,但是资本市场的危机爆发往往只需要一个晚上。
第五,文化动机的因素被改变。韦伯发现,人们工作并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在历史上其实是非典型的、新兴的、被特定文化规范塑造的。在早期对西里西亚农民的研究中发现,真实规律是,劳动者一旦达到了需求满足情况,就不会再对经济激励措施产生反应,就是说,通过将工资和产出挂钩来进一步诱导更多工作本来应该是无效的,经济学所谓的“人的需求永远没有被满足的一天”不是长期以来人类的样子。所以,打破很多禁锢(宗教、封建制度等)才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让消费主义成为世界新的神。
斯密构想的资本世界是一个近乌托邦,道德和私利完美的融合,欲望和商品完美的兑换,像是牛顿力学一样封闭自我闭环的小宇宙。而马克思则以批判为主,认为是一个阶级对立的修罗炼狱,人民用油脂为资本家的机器作为润滑,用血肉为高位者的灵魂做道场。即便如此,他还是给出了一个方案——共产主义制度。而韦伯,看到的似乎更现实,现代系统世界的核心是一种极致的理性,不是自由的小天堂,也没有绝对对立的阶级,而是一个冷血的计算机、时刻发生着搏斗的铁笼斗兽场。这种无尽、冷静的争斗将无尽的进行下去,因为所有人都”乐在其中”,但是它是没有人性的,是极致祛魅的一种生存状态。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神、没有美、没有感动,我们都是精致的交易者,世界就是一个被放大的证券市场,不会有救赎,也不会有毁灭。每个人都会被精致的利益捆绑,有存款,有车房,有股票,有期权,世界是一张无情的网,无处可逃。
4.4.4 系统讲的差不多了,直接上攻略
(1)接入到系统世界,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一个打游戏的心态。所谓游戏心态,是要搞清楚扮演什么角色、使用什么技能、瞄准什么目标,这都是写在游戏说明书上的,只不过平常你意识不到而已。当然,游戏不能打的太烂,但是认真你就输了。
(2)生产侧,作为打工者,要善用工具理性,而且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可以帮你洞悉一些商业活动的本质。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在30岁左右,有了一定钱和收入,做到管理岗位,还是非常焦虑?因为没有加速度了,爬到了一个小山头,但是上不去了。没有了爬坡的推背感,剩下被后浪拽下来的下坠感。如果学习了经济学,你会获得一个洞察,本质上,不是老板产生了岗位,不是组织架构产生了岗位。而是客户有了需求,需求倒逼出流程,流程产生了岗位。岗位,是客户带来的。所以,换一个思路,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一条服务客户的业务流上。你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取决于你能服务什么样的客户,能在流程中扮演什么样的位置。因此,在职业上升期,想要获得新的加速度,可以有一些新的思路:首先,要尽量服务最好的客户。其次,在价值链中的单点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要纵向扎根深度,说白了就是在精细分工的领域,越专业越好。再次,在价值链中覆盖更多的流程,横向覆盖宽度。唯有这样才能兼顾高收入和社会核心竞争力。至于你所在公司里的什么层级、什么岗位设置其实都是表象,是大游戏中不怎么高级的小游戏而已,拿到title是遵循底层规律的自然表现。
(3)生产侧,成为“资本家”,学习金融学,理解金融市场的本质。一方面做好长期投资和布局,另一方面降低风险,避免进入一些“博傻”局(高度信息不对称,因此主要比谁更傻,最傻的人赔钱),不被别人收割。
(4)消费侧,对于你想要的商品,用理性做一下二阶追问,探寻一下你为什么需要它。商品往往不是真正的答案,只是表象。最好可以探寻背后的原始目的,然后找一下直线路径,不要绕道到赚钱、买某种商品、达成目的这种愚蠢的回路。
(5)尽量选择热爱的工作,就是和你在生活世界中探索到的价值点相似的工作。而且可以刻意设置一些“使命”,增加游戏的乐趣。追求过程中的有趣,而不追求结果,把有限游戏完成无限游戏。
5 总结
最后忍不住画了一张草图,给大家再串一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认知升级,就是让大家意识到经验世界的存在,以及它的无比宽广之处。
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问题,主要是如何用理性建模来解题。
问题三,如何解决内部世界问题,开始复杂起来,自我问题的本质是如何避免理性的困扰,绕过这个系统,让经验世界整体和世界互动。
问题四,如何找到价值追求,则重点讲了一个新的世界——社会世界,让大家带着自我,在里面找到自己的追求。
大家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在传递某种世界观,其实并不是,这些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帮你看看这个世界而已。世界观是观念拼图是非常复杂的存在,很难讲的清楚。顺带一提,我的世界观自称“三千世界”,名字有点中二,理想中,它可以兼容和处理任何体系。在这套世界观模式里,世界没有真理,不过就是不同的视角而已,也没有真正好用的方法,不过就是某些限定条件下有用的工具而已,更没有所谓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不过就是生存条件下的不得已的妥协而已。比较实用的点是,可以像插游戏卡一样,切换各种世界观,适应外部环境,“求存”特别有用,同时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观察不同的人不同的群里不同的故事。
你可能会问,那用这个简化的模型写攻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很low,其实也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的,之所以选了这个视角,主要是可以比较方便的用语言表达,从而激发阅读者的反思、学习,给你一条通往“自我自由”的路线。我之前提到过,所有模型,所有用语言、文字组织出来的内容,本质上都是“假”,你借此触达到你自己的经验,有序整理它们,才是“真”,要学会借假修真、登楼撤梯、登岸弃舟。
在心理学上,“自我决定”是人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达到这个状态,你会获得一种身心合一的愉悦,就不再需要意义这类问题的答案。而要要满足这种需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 归属感
- 胜任感
- 自主感
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真正的关系,获得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社会世界中,通过完成工作获得胜任感。在经验世界中,完整的认知到这一切获得了真正的自主感。如果你都能做到,那么你可能会达到人生理想境界:
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完全出自你的内在动机,你是在有所归属下的情况下,肆意的遇见不确定性。以前你只能在人造的景观中体验这种感觉,比如网络游戏、游乐场、旅行度假,在真实世界玩,其实更有趣,更能获得这种感觉。
《骇客帝国》中,主角尼奥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城市白领,每天和我们一样,上下班正常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个叫做墨菲斯的人找上门来,告诉他,你现在所听所见的一切都是假的,你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幻象之中。我给你选择,如果你吃下蓝色药丸,你可以回到梦境里面继续现在的生活。如果你愿意接受红色药丸,那你就能打破幻境的束缚,看到真实。最后,墨菲斯和尼奥说“我只能给你指出门的所在,真正跨过那扇门的是你自己”。借用这句话,祝你早日成为觉醒者,加入到这游戏中。
单虓晗,写于20210401
书单与参考
我的学习模式是边读边听边摘录,一点时间之后,觉得贯通了,再整体做系统化整理,最终回答一个问题,统一一套概念,跑通一个体系,所以涉猎比较庞杂,难以一一列举,尤其是这篇文章。
但是我会最终把所有相关的书籍进行归档,可访问《我的豆列——01 哲学&科学》是这个领域我收集的经典书籍。
此外,这些书,小部分是精读,大部分是通过音频、视频、解读消化,很多已经是100手知识了,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的文章当成知识来学习,仅为了系统化的总结,给我自己和大家一个思考角度。
相关
《四个人生问题(序)》
《四个人生问题(一):如何升级认知》
《四个人生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四个人生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