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该悲哀的,不是现象

我们该悲哀的,不是现象

作者: 道龄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9:28 被阅读8次

  前几日,“天眼”科学家南仁东先生离世,在任何社会,一位伟大科学家的离世,原本应该举国震惊,然而各种娱乐事件,诸如林心如周杰互撕薛之谦事件等却占据头条,居高不下。如此现象,惹得网上一片直呼“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称其为“中国式悲哀”。

  我觉得,首先得分清楚这里的“戏子”指的是想用舆论炒作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人,而不是那些真正的演员,歌唱家。那些老戏骨,诸如六小龄童,游本昌之类,这些演员,甚至可以称作是艺术家,他们永远值得尊敬。那么,界限就清楚了,我们不屑的对象是那些八卦明星 。

  再一个,科学家与科研项目本身曝光度就不足,也不应该足。有些科研项目在做出最后的成果之前,都是保密的。就算是可以曝光在大众之前的科学家,如果社会关注度太高,是不是也会无形之间为科学家造成压力呢?所以说,科研工作者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国家的幕后工作者。

  既然如此,那么出现这个现象其实是很正常的。

  再仔细想想,其实这个现象也没有那么那么悲哀吧,因为我们看待这两者的本质和态度就不同啊。“戏子家事天下知”又如何?林心如周杰撕逼,薛之谦微博对战,这些娱乐圈的事我们的确津津乐道,但是我们是以什么心态看待的?――看热闹的心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不说哗众取众,中国人说家丑不外扬,扬出来多丢人,他们既然喜欢扬,那我们吃瓜看戏又有何不可。但是“英雄枯骨无人问”呢?如果中央电视台,广电局,以及各大报刊对这些伟大的人争相报道,一旦有人知了问了,谁不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缅怀?

  所以说,我们该悲哀的不是这个现象 ,也不是去做悲哀这件事本身,而是去剖析如今的文化体制与媒体机制,去解决不合理的事物。就像限制演员片酬等措施也是近一两年才开始的吧,早干嘛去了?群众可以去悲哀,去评论,因为群众能做到的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社会高度,然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文化管理者。如果体制有问题,就去改正体制,如果机制有问题,就去改正机制。媒体人做好本职工作拒绝红包和软文……

  最后,缅怀南仁东先生,缅怀这位令中国骄傲的科学家!

相关文章

  • 我们该悲哀的,不是现象

    前几日,“天眼”科学家南仁东先生离世,在任何社会,一位伟大科学家的离世,原本应该举国震惊,然而各种娱乐事件,诸如...

  • 不是悲哀的悲哀

    21岁的我,拥有我小孩子那样天真的想法,拥有着别人所不知道的欲望,单纯而不简单 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是前世自...

  • 悲哀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坚强?

    我想你一定会遇到过,当自己出门要办事的时候,突然下雨了,然后发现了自己忘记拿雨伞。这是一种失望。 也许有一天自己走...

  • 我们的悲哀

    我们受的教育 只教我们 如何功成名就 而没有教我们 如何爱我们的工作 如何爱我们的生活

  • 我们的悲哀

    我有一个同事,领导再三催促按时上班,不准迟到早退,更不准请假,甚至在开会时公开说:“女人就是麻烦,事情真多”。听到...

  • 提前下班的日子下雨了

    提前下班的日子下雨了,该高兴呢还是该悲哀呢?

  •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太多,而是计较太多。这是导致人不快乐重要因素。我们就该修炼、调整心态,让自己有一颗包容的心和...

  • 大哭一场

    人生如此悲哀 我该怎样努力

  • 成熟了,我们该觉得庆幸还是悲哀?

    我们都会长大、变老,有的人会庆幸那团火焰的黯淡, 庆幸裹挟着你的滔天巨浪终于慢慢退潮, 这样就可以带来内心的平静和...

  • 教育不是悲哀

    教育不是悲哀,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悲鸣,对每个生命的敬畏,是众生平等,是人对人的尊重。不管你多有钱,不管你有多权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悲哀的,不是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sn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