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影是件奢侈的事情。村里很久才会放一次,夏天的夜晚,十里八乡的村民聚到村头空旷的场地,支起幕布,男女老少带着马扎子小板凳,先去的坐在前排,现在应称之为“抢沙发”吧,后来的站着看,再晚来只能爬墙上树才能看到了。
(此刻我的内心戏:这一段儿也太暴露我的年龄和出身了,哈哈哈哈)
童年有大把的时光造作,像歌里唱的,“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能看露天电影也是幸福。电影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那时候并不知道。只记得一听说晚上要放电影,我兴奋地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带着马扎子跑去“抢沙发”,散场后大家不再聊家长里短,而是聊着电影,拎着马扎子溜达回家。
今年年初,我在公号征集电影和书,后台很多朋友热心留言,为此发出去的红包够我看几场电影了。如果小时候有这些钱,我可以看好多场电影。
其实,童年时村里是有电影院的,但在那个饭都吃不上的年代,掏钱买票看电影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电影院里也没有如《天堂电影院》里艾弗多一样热爱电影的放映师。所以,电影院成了闲置的摆设,真正的电影院在村头那片空地上。
现在,谁还会认为看电影是件奢侈的事,谁还买不起一张电影票?但对我来说,仍是奢侈的。还像歌里唱的:“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工作、学习、生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否经常怀念起没有钱却有大把时间的童年。
一部电影约两个小时,如果去影院,需提前选好电影,订票,选座,来回路上也至少一个小时,如果路上堵车,到了还要排队,可能耗时更久。在家观影省钱省时,但弊端也显而易见,3D效果不行,画面,音效特效都不及影院。
最主要的是,时间成本丝毫没有降低。为什么不用出门,时间却还没省下来呢?
在家就可以看的电影频道,小米盒子及各种网络软件,可选择性很大,若还有优酷,腾讯,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的会员,那简直是没有看不了的片子。
随之而来的选择困难症也出现了,翻分类,看简介,一番比较后终于选定。好看的电影可能还要再看一遍,甚至几遍。若还想再看看影评和评价,至少要用小半天,而且看完才会知道这部电影值不值。碎片化时间变成了一整块时间,可选择性就大了。就像一场赌博,输和赢看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实际远超出你的预想。
原本可以去健身、看书、学习、睡觉,打发时间的事情有很多,但你却看了一部烂片,如同喝了劣质的酒,抽了冒牌的烟,刚咽下一块苹果,看到手里的那半苹果里,躺着半截虫虫尸体,那感觉,无法形容。
一部好电影是良师益友,比如这次朋友推荐的话痨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时》,年少时我不可能看,男女主角从头聊到尾,现在看来,不是一般的经典。两个人在一起不止是能聊就可以,爱情中,一个想说,一个想听,你会看到他们是怎样从生死、两性、宗教,聊到教育、艺术、哲学,这种高质量的精神伴侣,大概只存在于电影里吧。
前几年看过《她》,讲的是一个男人和电脑系统相爱的故事,也是大片对白,但女主却连个影子都没有,当时因为评分高,我逼着自己看了三次,第一次看了十分钟就退出,第二次快进十分钟看完不知道讲的什么,第三次终于看完,才后悔没有早看。转念一想,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张爱玲在《爱》里写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与电影的相遇亦如此,在能看懂的时候看到,也是一种幸运。
烂片是杀手,有的人拍电影是因为热爱,有的是想圈钱,有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人演而优则导。好电影的品质不止是大制作和名演员,就像灵魂伴侣一样,可遇而不可求。2016年国产电影的惊喜之作《驴得水》,演员演技都在线,小成本制作,讲了一个好故事。这让我想起黄渤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当时也是小成本,一部纯粹的娱乐商业电影,但却比同时期大导演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好了不知多少倍。
有生之年,看好书,观好影,算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表现之一吧。
在我心中,电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应是和看书,旅行,听音乐,画画,摄影一样,在琐碎的生活之外,给灵魂一个自由宽广的栖息地。
每次看完一部好片,心里总有个声音自问自答,就像小鸡破壳,蝴蝶破茧,脑袋里有一株吸收了日月精华和风霜雨露的植物,在一个美妙的清晨,突然开了花,香气四溢。灵魂在岁月的洪流里,不再是漫无目的飘摇的小舟,而是有着明确航向的大船。
你忍不住一看再看,分享给身边同样爱看电影的人。又从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分享的收获,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比如大家这次给我分享的电影,如果不是这个活动,我可能要很久才会遇见这些好电影吧,再次感谢你们。
让你又哭又笑的不止是初恋,还有电影;让你开阔眼界的不止是书本,还有电影;让你坐两个小时不挪屁股的不止是一顿大餐,还有电影;在你无聊寂寞的时候陪伴你的不止是朋友,还有电影。
谨以此文献给喜爱看电影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