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江晚报》2014年9月3日报道,义乌市义亭小学从这个学期开始实行课堂改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内容是要求班主任与所在班学生零距离,即班主任把办公桌搬进所在班级教室,在教室内办公。其实,尽管这已不算什么新闻了,但针对这个话题,依然评论如潮。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个话题,不由得我想起了自己过往的一段经历——
那是2000年,我在学期的中途,由于原先的一位教师累倒后,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住院治疗了,无奈,学校让我去接替他这个岗位。就在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周,我接手了这个班,当时我就想着如何把这个班顺利地带到毕业,然后思考着课内如何监控,课外如何引导,于是我决定在课内自己实行坐“班”制,即在教室里办公。课外呢?我找学生个别谈心,并且逐个进行家访。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应该说还是很有效的,当学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后,我也不断地进行一些新的调整。到了学期结束那段时间,班级终于有了可喜的变化,学校一周评比的流动红旗也挂到了班级的墙上了。到了第二个学期把班级工作布置好了之后,让班干部实行自我管理,这样我就再也不用去坐“班”了。当然,有时我也会站在外面走廊上透过窗口进行隐蔽的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自觉程度和管理能力。通过这样不断的适时调整,到了初中顺利毕业的时候,36位同学中考一个不落全部参加,而且还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再联系我们金华义乌市义亭小学实行课堂改革,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这项改革其实要与班风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要因“班”制宜,不能因为个别班级的缘故,而害得让学校里所有班级都来吃这贴药。又假使所有班级的班风都不好,那绝对是校风的问题了,不是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所能奏效的。我想,义亭小学决不至于此。
而其实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并非仅仅坐“班”那么简单,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的实践来说,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师生关系的因素,即班主任的坐“班”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牢头”,否则学生会有一种进入监狱的感觉,很是压抑。为此,在坐“班”前,我特意向学生进行这样说明:“因为老师中途接班,为了能够早日融入我们这个班集体中,尽快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今天开始老师也尽可能多地坐在教室后面跟大家一起上课,同学们可别太在意老师,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哦。大家看,这样好不好?”在引导并征得同意后,我就开始实施了。由于事先说明是“尽可能多地”在一起上课,我就有选择性地在教室里办公了:我可以针对自习课学生不自觉,在教室里办公;我可以针对某学科的课堂纪律难以驾驭,在教室里办公。这样,班级管理在不断地适时调整中,我也有效地进行了自我调节,而不至于自己也被累倒。二是身心健康的因素,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无非是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变得“懂事”起来。而其实,在人的成长中,读小学的孩童正是口无遮掩的时候,却遇上了我们老师要求他们做一个“听话”的人,结果泯灭了想象力;到了初中少不更事又最容易惹是生非的时候,则遇上了我们的老师要求他们做一个“懂事”的人,结果丧失了创造力。我们的基础教育正是以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心目中的所谓“听话”和“懂事”的人,但无情的现实结果往往让我们大失所望!再说,让孩子“听话”,充其量不过是管住了人的“身”形,但孩子的“心”说不定由此而遭受了创伤,也许这群孩子这辈子都在心理上投下了阴影,留下了强迫症,长大了似乎老觉得背后有人在盯着他。如此,便成了教育的硬伤。三是同事关系的因素,班主任的坐“班”得与各任课教师沟通好,因为谁都知道,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是很敏感的,这就不多赘述了。
所以,像义亭小学这些学校,如果要实行班主任在教室里办公这项课堂改革,我觉得,还是要因“班”制宜,并在过程当中还要适时调整,以期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写于2014年9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