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
《两地书》:远远的情书,远远地看

《两地书》:远远的情书,远远地看

作者: 涧水清清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5:24 被阅读0次

    《两地书》是一本通信集,收录了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女士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书信。如果说这些信算“情书”的话,那么我觉得它们是世上最美的情书——不谈情,却事事关情。

    这是我第三次记录我的阅读感受了——之前的两次,我觉得作为“读后感”,最明显的弊端是过多地摘录原文,这是否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呢?所以,今天我提醒自己“远远地看”,意思是从书本中走出来,以记录自己的收获和发现为主。

    阅读任何一本书,都要经历从“沉浸其中”到“回到现实”的过程,也就是从书本中走出来,重新思考它与自己的关系。这或许是某种意义的“放下”,亦或者是另一种方式的“联结”。

    从小,我就喜欢鲁迅先生,喜欢他耐人寻味的文字。父亲因此买来他的画像挂在我的房间。读《故乡》,懂得了原来每个人的“辛苦”是那么不同,有的是奔波劳碌,有的是劳苦,有的是处心积虑,挖空心思……一个词语 ,竟然包含着好几层意思,那时的我由衷地佩服这种“深刻” 。那一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我心里。然而,“故乡”的萧瑟、社会的灰暗、作者心底的悲凉与希望,是这些文字中更丰富的内涵,要完全“读”懂它们,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

    现在的我,对于鲁迅先生的“喜欢”,是和少年时代不一样的。以前欣赏的是他的文字——他的表达艺术令人折服;现在我敬仰的是这些文字里的“风骨”,它们促人清醒,它们是穿透黑暗的光芒。

    《两地书》的编写事出有因,如先生所言,这些信因为经受了炮火的洗礼,仿佛更加地可爱了,于他们自己更有特别的意义。而其中缺失的部分,恰如中国画的“留白”,我觉得也是“美”的一部分,所以不必遗憾。

    许多人说起鲁迅先生和许广平,总不忘这样总结一句:一段传奇的师生恋。我在收到这本书以前,大抵知道有两个与鲁迅有牵连的名字:朱安(书中称之“某太太”)、许广平。某太太不提也罢。对于许广平,我以前知之甚少。然而读完《两地书》,我想对所谓的“传奇”发表个人的看法:除去年龄的差距,这两位先生具有同样伟大的家国情怀,同样坚定的打破黑暗和根治国民性的决心,同样勇敢的深刻剖析自己精神世界的勇气,也有同样达观的生活态度……总之,在鬼蜮混杂、勾心斗角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若说“师生恋”——在无数个并肩作战、风雨同行的日子里渐生情愫,何足为“奇”?就像两颗星辰的相遇,彼此照耀,交相辉映,这是最好的安排。

    《两地书》第一集以讨论时事为主,第二集及第三集,虽每封书信必谈时事,但也必提及彼此的生活及思想,字里行间流露着关切之情,这是最令我觉得温馨的部分。第一次发现,原来书信还可以这样写——这样的详尽,这样的真诚,这样的天涯咫尺……

    关于“害群之马”,是我上回留下的问题,今天记录下我的理解。“Yous H•M”是第二集中许广平信末的署名——多半如此。“害马”即“害群之马”的缩写。这得追溯到书的第一集,许广平每每在信中提及自己愤慨不平及“实在忍不下去”而挺身而出,被老师笑为“害群之马”,鲁迅是好说反语的,其实这是赞许之词。在当时的中国,捣乱的“小鬼”与敢于出头的“害群之马”,都是必要的。

    许广平指出《莽原》的弊病:近来少了一些慷慨激昂的文字,多是穿棉鞋戴厚眼镜。鲁迅先生答复:的确是有些穿棉花鞋了,待“闹潮”略有结束,你这一匹“害群之马”多来发一点议论罢。

    以上这些,仿佛还在“主人公”的身上打转。现在谈谈我在书中“读”到了什么。

    1 ,鲁迅文字的特点。

    精炼,深刻,幽默讽刺,这些是鲁迅的文字特点。尤其是讽刺,他的“讽刺”表面上是淡淡的——并不用多么激烈的言辞,仿佛漫不经心的一笔,然而细品之下辛辣无比。“倘笔舌尚存,总是要使用的……”他的使用之法,就是必要的时候,对于某些人(麻木的、人头鬼面的、阴险狡诈的……),刺他一刺,给他迎面的一击。

    鲁迅先生对研究《萧梁旧史考》的“朱老夫子”的一句评价——“哀其胡子之长”,让人不禁一笑。

    我们可以“考”古 ,但不能迂。孜孜研究、久而不懈是可敬的,但只做最稳妥的文章,而不敢有半点牺牲和冒险,这样的“学者”是不是“老古董”呢?

    除了讽刺,更多的时候 他展现的是自己“真”的一面。他爱憎分明,有如孩童般的坦诚和真实,这是最可贵的。

    他的书信展现的是他最真实的生活,讨厌即讨厌,无聊即无聊,痛苦即痛苦,绝不粉饰,细细碎碎,点点滴滴,皆是“真我”。尤其第二集尾声,他看清了隐忍和退让是没有出路的,一句“我可以爱”,多么勇敢!

    2,文字的变革。

    《两地书》为书信集,记录的时间为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正是“五四”之后。“五四”(1919年5月4日)运动时期的青年一族充满着强烈的革新思想和爱国热情,提倡“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对促进口语的规范化及普通话的通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汉语的规范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看到的鲁迅先生的著作是早期的白话文作品,因此也不难理解其中仍然不乏“之乎者也”。

    这样“半文半白”地读起来,较之现代白话文确实具有不同的风味。但这正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词汇和语法的演变过程。比如书中所用的“豫备”、“豫料”,现在应写成“预备”、“预料”。

    文言文虽然凝练 ,但是满口“之乎者也”实在累赘,生涩难懂,不如白话的简单明了。所以,文字的改革是势在必然的。

    3,旅行式的教授。

    我所知道的厦大是最美的南国大学。人们一提起厦大,总不免联想到鲁迅先生。

    而鲁迅先生是这样形容1926年9月的厦大的:“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上。”当时的厦大,四无人烟,图书馆中书籍不多,连喝开水也难,用具需要“骂来”。去上课,需要走石阶九十六级,来回是一百九十二级。教员们住房也成问题,常常搬来搬去,所以是“旅行式的教授”。

    吃饭成问题,喝水成问题,这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令人痛苦的是令人气短的学校情形,你枪我剑,就如一部《三国演义》。由北京至厦门,以为会稍有改善,却发现“大沟”“小沟”都是一般地污浊。这是当时教育的环境使然,没有办法。先生虽去意已决,却仍尽力地培养学生,并忙中偷闲,编写文集。我以后再读《朝花夕拾》《华盖集续编》便会联想起鲁迅先生在厦大的这段苦难的日子了。那些伟大的著作,是在苦难之中诞生的。

    4,学习,“思”与“辩”同样重要。

    学习不是一味地“拿来”,要思考,要敢于辩论。

    《两地书》是以许广平的“请教”为开端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师生之间并非单纯地“教”与“学”,也存在辩论——这也是促使我读下去的原因之一。

    各人的阅历、经历、处境不同,所以对待同一个话题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青年的锐气、勇敢都是可贵的,然而在恶劣的环境下, 锋芒毕露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所以,他说“小鬼”的苦闷在于性急,在这样麻木的中国是要吃亏的。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韧”,即“锲而不舍”。

    在鲁迅决定离开厦大的前夕,关于“牺牲论”,他与许广平各持己见。这一次的辩论最为要紧,因为这关系到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继续地“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还是愤怒地施以报复?是彷徨还是反抗?在《坟》的《题记》里面,他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乃是为了我的敌人”。这是伟大的抉择,凄凉 ,果断。

    对于青年,他一贯主张“壕堑战”,而他自己,却从壕堑中走出来了。

    然而,世界岂真不过如此而已么?我要反抗,试他一试。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不要服输,不要屈服于看似强大的地位和势力。

    不管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别忘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呐喊。

    对于现状,要抱有不平、反抗、改良的意思。于国家来说,如果没有抗战的先锋,则永远无法打破黑暗迎来光明;对于家庭或个人来说,即使是在和平世界,也不应该放弃改变。

    历史在向前,时代在更迭,个人更不应该止步不前,毫无长进。

    5,面对困境,怎么办?

    我们不妨学习鲁迅先生的“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

    走人生的长途,“歧路”和“穷途”是最容易遇到的。“恸哭而返”是不可取的 ,不如勇敢地面对。对于“穷途”,跨进去,在荆棘丛中“踏”出一条路来,也就一步步地走过去了。其实,所谓“穷途”是不存在的。

    2020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yi情,我们的生活被笼罩上一层厚厚的阴霾。这或许不是穷途末路,但是对于国家和每个家庭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从封城到解封,武汉人民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风雨。是许多人一起,陪着他们,在这一片“荆棘”中勇敢地走过去,艰辛而执着,英雄而无畏。

    这恰恰印证了鲁迅先生那一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世上没有打不败的困难。

    这篇文稿27日写到一半,因杂事搁下,所幸今天完成——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前。否则,就成了两年写成一篇文字,太说不过去了。

    遥祝朋友们(也祝我自己)新年快乐!

    明年的读书记录,“且听下回分解”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地书》:远远的情书,远远地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ww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