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63651/c8a809f26ee4b3ed.jpg)
人要是点背的时候,放个屁都要砸脚后跟,如果还是接二连三,隔三差五地砸,那得小心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半生走过,对于命运这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切身感受到的“东西”(加引号是说明它不是东西,那是什么?我也界定不了,姑且就叫带引号的东西吧),虽然无法界定,但可以描述,感觉它更像是伴随人生的生命长河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随着地形的变化时而宽阔浩渺,时而浪急汹涌,时而不急也不缓;随着四季的变化时而丰盈,时而枯瘦,时而不胖也不瘦。
眼下正直国人的重大节日春节期间,视觉与听觉感受到的都是喜庆的颜色、美好的祝福。
红色,按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象征着喜庆,也有辟邪之意。君不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处不是红彤彤的世界,寄托了众生辞旧迎新,期盼美好未来的心愿。
然而,期许也只能表达一种愿望,现实世界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有时并非表面看到的一片祥和,吉祥如意。 总有些不和谐的尾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偶然,三次呢?后面还会不会接踵而至?淡定的表面后已经是一颗惶惶的心,怎么办?
忽然想起曾经的一位笔友喜欢说的一句话:“你着相了。”
我本非佛家弟子,也非道门中人,对“着相”一说缺乏深刻的理解,但也不妨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我想“着相”的大意就是太在意吧,患得患失间,你把喜怒哀乐都写在了脸上。有喜形于色,也有纠结于心。说到底,还是太在意得失;说到底,还是修为不深。
为了检验我的理解是否准确,特意查询了资料:
“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出自《金刚经》,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食物在人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以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
与专业的解读对照,我的理解似乎直接了点,但基本还在原意的范畴之内,并未偏离太远。关键是能意识到自己着相了,接二连三受挫,不可马虎,需要引起严重关注。
着相自然不好,那就得向反方向努力。“不着相”的表现就该是淡泊名利吧。比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事不关己的时候,太容易理解,只有一事当前还能有这份心态,那才能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修行是人一生的功课,境界由劣到优自然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每个人必须走过的心路历程。学自然是必须的,而悟才是毕生的追求。
因而,一时的着相也很正常,我本肉体凡胎,有俗人的七情六欲,有许许多多的看不透,放不下。料想到能看透能放下的那一天,我也就修成正果了,百毒不侵,一点小小的挫折又耐我何?
如果一时还看不透放不下,不妨把视角调到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在茫茫人生的长河中,这不过是一弯激流或险滩。既然绕不过去,那就小心翼翼调整方向,能避则避,再不济也要摸着石头过河。
很喜欢丰子恺的两句经典语句。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无愧于天,无愧于地。这样,人生。”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想得有点多,我又着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