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并不必你聪明,但是往往做出来的事情比你NB十倍二十倍?是他的时间比你多十几二十倍么?是他的工作效率比你快十几二十倍么?错了,那是因为人家比你的效能高了十几二十倍.
最近在参加橙子学院的"高效能训练营",对于效能的了解慢慢有了一些加强.对于我这种兴趣超级广泛,经常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讲,效能是我一直磨灭不了的痛.
从小到大,周围的人给我的评价无非就是:这孩子做事挺机灵的,有时候还是挺麻利,假如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肯定成绩不会像现在这么平庸无奇.以前我还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而现在想想,确实很有道理.
学生时代的学习,评价标准是考试成绩.但是真正的学习,评价标准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要学什么?要怎么学?学完有什么意义?用什么方法能学得更好?是否还能再引申到其它领域?
比如<学习的艺术>的乔希,真的是把学习当成一种道来领悟,他是那种效率非常高,而且效能也非常好的天才.我们能不能也像乔希一样,把学习本身,当做一种道去领悟?去深化?去实践?去不断拓展?当真正地把学习融合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时,学习的效能真的就是非常可观.
效能是产量,而效率是每日产出.
所以,我们不能把每天我读了多少书放在嘴上,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读了什么书,为什么读这些书,这些书还有什么同类书,这一系列的书有什么样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仅仅满足与读了多少书,即使读了破万卷,那也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机器而已,毫无创新与自我能动性.虽然我很希望我能够读书破万卷,但我真的不希望我自己变成这样子的读书机器.
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因为我能够在工作中追求一种智力刺激,获得成就感,并且能够获得经济报酬.但是我最终的工作目的是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现在的这些价值观而已呢? 我是否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促进他人成长,实现帮助企业变得更好,实现自我内部创业的增值快感呢?这个完全可以做到,而且这才是真正能够推动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我喜欢运动,现在将日常的运动感悟分享出来,并且帮助身边的人变得身体更好,这也是一种高效能之举.在高效能的前提下,高效率地去完成每一件学习和探索的事情,这样子的未来,肯定很好玩,很精彩.
高效能确实非常值得追求,特别期待,每天都在成长中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