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青山轩
【元】王冕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王冕没做过官,早些时候屡试不第。后来屡辞荐举,布衣终身。他隐居会稽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种梅筑茅庐,自号梅花屋主,还造了一条小船“浮萍轩”,在鉴湖一带悠游生活。
“满目青山轩”未必实有,此轩大概是诗人的意中之轩。诗人住的“梅花屋”,除了满目梅花,湖水,应该也都是青山了吧。估摸诗人的意中之轩在现实中也有影子。
青山连绵,望之四处都是,即满眼也。青山一律碧翠,起起伏伏,包围了自己的居所,好像自己进入了画中。风景优美的佳地,正好在此安居。诗人也未必真求道的方外道人,而是隐逸红尘外的隐士。
隐士不恋慕功名利禄,还纳闷权势富贵有什么好的竟让世人汲汲以求?隐士的志向不同流俗,自然离群索居,也没有什么人来拜访联系他。
隐士的生活何等自由自在,一年到头,四季都可以笑傲风月,吟赏风景,寄心在天地万物之上。隐士所以如此洒脱不羁地悠游岁月,因为早知道自己这青山中的小轩不过是今古之间、天地之间的一个小旅舍罢了。轩既为旅舍,人亦为过客。这小旅舍中,曾经有过多少过客?而古今之久,天地之大,又有多少这样的旅舍?想通这一点,自然无可无不可,不执着,不焦虑,率性而活。
尾联出一“我”字,仿佛“满目青山轩”里的“道人”是另外一个人。轩也是他家之轩。诗人是看到了“道人”的“轩”,又触动了自己心上隐藏的林泉癖,勾起了自己隐居“衡门茅屋”终老的念头,不过,诗人自觉还没有“道人”觉悟的那么彻底,所以有些惭愧之情。
实际上,“道人”即是诗人,除了诗人,又哪里还再有一个隐居的“道人”呢?
“乾坤千古一蘧庐”,是此诗的诗眼,也是诗人的认知和态度。即便如此,不同的人依然可以有不同的态度。无所执,固然潇洒,终究还是有一丝虚无。有所执,仿佛愚痴,未尝不带了一分纯真。绝大多数人,还是走在中道,时而有所执,时而有所弃,是为芸芸众生。然,非此众生,亦无红尘。没有红尘,乾坤、千古、蘧庐也就都没有了着落。所以,诗人最后才说惭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