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策略——孩童意识状态的外显行为
我们容易被最会激怒我们的人所吸引
当我们确定某事对别人绝对是好事时,要约束自己不去告诉那个人还挺困难的。然而,我们的动机却又不全然是纯粹利他的。在这个好意的背后,是想去改变别人的一股欲望。
要包容自己所有的挫折、抑制期望,忍住不发表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还真得好好克制一番。不过很重要的是知道那是策略。然而,如果觉得是受邀而提出意见,或别人允许我们给他建议,就另当别论了。那时再给意见,就会很感人,充满爱的氛围。
当我们在一段感情中,却又矢口否认自己有无法联结的痛苦和问题时,这种状况也并非不常见。把自己的眼睛、耳朵和感受封闭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许多人都已被制约成否认自己的感情。从小就学会这样。这真是个有用的策略,因为不必去感受痛苦。安全地躲在自己孤立的洞穴里,不必知道自己失落了什么。
当所有的策略都告失败时,我们总是躲进这里。我注意到藏身在自己的厌弃背后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深深怒气,还有要事情改变的愿望。
对任何状况而言,放弃都不是一个合宜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它只是冰冷的怒气和怨恨。
没有爱,便无法生活。放弃,让我们变得沮丧或冷眼看待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一度兴起厌弃的念头,然而因为对爱的殷切需求,终究还是会走出洞穴,再试一试。
这里有几个可帮助我们辨认出策略的面向:
1)每一个策略都是用来影响别人、改变他人行为的手段,好让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换句话说,它是一种企图把失望转换为满意的途径。当我们想要从某人身上得到什么,却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内在状态时,就会故技重施。
2)策略运用是我们人格特质的面向之一,是属于人格层的第三圈,外在的保护层。这些和我们的基本天性无关,然而我们积习已久、积非成是,误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3)由于这是我们人格特质中用来影响他人的,结果可能会唐突地冒犯到别人,因而招致负面反应。那时我们会有被推开的感觉,以为自己的存在是被拒绝的,于是又运用策略去响应。如此一来我们老是被拒,痛苦就像一直往下沉沦的旋涡,没完没了。
4)这些策略都是在孩童时期为了得到想要而学会的行为,都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我们在小时候为了求生存而学到的行为,到长大成人,还无意识地套用到现在。
5)要摆脱策略的运用,就必须去感受策略背后的内在脆弱。
6)当策略奏效时,我们会更加固执不放,因而想发展出对策略的觉知就难上加难了。
7)要认出自己的策略真是不易,盲点太多,对于别人的响应又太过敏感,因为我们会有被攻击的感觉。
感到失望、被拒绝,或有需求时,我们不会直接表达,而是用策略来反应。结果对方也用他或她的策略反弹回来,双人策略之舞就这样一直跳下去。通常是落得冲突、疏远和痛苦的下场。
检视自己运用的策略模式,是有效检视内在的窗口。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发展觉知,看穿自己许多害人害己的无意识把戏。把意识带入对策略的觉知,可以深化我们静心和进入亲密关系的能力。
一开始要将更多觉知带进策略时,通常都会在向内看的过程中,批判自己的种种不是。但是我们必须怀着悲悯之心,像科学家在探索内心世界和无意识行为一样,来接近和探触我们的内在。
爱人和朋友之间时常彼此激怒,这是很自然的。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被最会激怒我们的人所吸引,因为对方会迫使我们孩童时期的经验再度苏醒。
每当我们使用策略时,就不会与对方有真正的联结。也许我们没办法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当感受到无法与人联结的痛苦时,就透露了某种策略正在运行。两个饥渴任性的小孩,没有办法彼此好好联结,也不能互相滋养对方。如果我们真能了解策略不管用时,或许才会甘心停下来。
这可以从愿意为自己花一点时间开始,即使只是几分钟也好,先停下来,闭上眼睛,然后进入。当我们进入到内在空间时,可以选择观察呼吸、感受身体的各种感官、看着思维,或甚至允许自己什么事也不做,只要看着、感受着自己的情绪流动。这种静心练习是一条让我们与存在和谐联结的管道,渐进地教导我们情绪的释放,并重新拾回信任。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作者【美】克里希那南达和阿曼娜夫妇,本书从内在小孩的角度,讲述从恐惧到爱的旅程。
本文转载:洁懿读书汇,其版权归原作及网站所有,如有疑问,敬请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