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过往经验,套用在被人身上,用自己的过往经历,去理解别人的生活,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这就好比你是眼科医生,你对每一个来看病的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是摘下自己的眼镜给患者戴上,用自己的眼镜,治疗每一个患者。但是你透过自己的眼镜看清楚了世界,别人却未必能透过同样的眼镜看清楚。
心理空气
除了物质,每个人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于心理,即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尊重、被欣赏。物质生理需求是生存需要,空气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心理需求是社会需要,同样的,需要心理空气。心理空气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被理解、被认同、被尊重、被欣赏。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却未必都能时时用这句话警醒自己。当你渴望被理解的时候,首先要去理解别人,给对方一方心理空气。所以正确有效的沟通,应该是知彼(理解对方),然后解己(寻求对方理解)。
知彼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很想理解对方,而是单纯为了作出回应。这些人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耳朵听着别人说话,脑袋却在高速运转,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应对,下一句该说什么好。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在别人面前显得睿智、成熟、风趣、幽默,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思考怎么使用各种社交技巧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匮乏的表现,因为渴望得到认可,渴望被尊重、被称赞,所以在沟通过程中运用了太多技巧,却适得其反,让对方产生了无法被理解、被尊重,甚至受辱的感觉,等于抽走了对方的心理空气,结果往往是沟通索然无味,甚至无法继续下去,不欢而散。
知彼,要求我们在沟通中先学会聆听。聆听的最高层次,是移情聆听,要以理解对方为目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从而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的理解对方。移情聆听,就是给对方心理空气。
解己
移情不是同情,移情也不是让你无条件赞同对方,而是去深入理解对方。在理解对方,满足了对方被理解的需求之后,就可以着重于表达自己,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并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