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一班二班都是最后一节历史课。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四五天时间,心里恐怕学生前学后忘,像小猴子下山,丢了玉米,扔了西瓜,跑了兔子,最后一无所获。
在读到《教学勇气》“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一章时,看到这样几句话“如果教与学分离,其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帕尔默博士指出:我的内在的、隐形的自身认同感,只有在与外部可见的“他者”相遇,才能被人知晓,甚至被我自己所认识。
我想,如果学生的自身认同感被“师者”相遇,是不是潜能也可以被激发出来呢?
下午第一节是一班的课,讲完滑县2018年期末试卷,梳理一下考题类型以后,我在黑板上写上:
一班一班,
猛虎下山。
历史第一,
狂甩二班。
学生看到后,群情激愤。因为二班历史几次考试都是第一,超越二班那一班就是第一啦!我告诉大家,只要你们班认真、细心,可以狂甩二班一条街!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背诵热情自不必说。
第二节二班有课,同样是评卷、总结知识点、梳理考题类型。结束后,我故意板书两句话:
二班一直是第一,
当次第二又如何?
二班学生立即炸了锅:不同意,不答应,不可能!
看来激将法发挥作用了。
我承上用红色粉笔板书:
不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人心齐,泰山移,
远超众班有实力,
二班仍要当第一!
瞬间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自身认同感被激发,自主背诵、对子提问,学习热情似火般被点燃,一直到下课铃响都停不下来。
晚上,是九班的历史课,我觉得也有必要调动一下背诵积极性。
评卷、总结、梳理后,得想办法让九班沸腾起来。因为期中考试九班没有达到我理想的成绩,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到:
九班学生并不差,
只是潜能未激发。
百花开时我不开,
我花开时百花杀。
我问大家理解什么意思吗?
学生说前两句懂得,后两句啥意思呀老师?
我告诉他们,这个“杀”,是“凋零”的意思。
原来别的班考得比较好,百花齐放,我们班学生没用劲儿呀。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学生都是潜力股,本学期最后一次考试,说不定别的班都疲惫了,该咱领先啦!是花总是要开放的。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对不对啊!”
“对,一定考好!”
我顺势而为,“至圣”孔子就非常注重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相结合。咱们也要这样,光有一腔热血不行,还得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成功。
我告诉他们,剩下这几天,以课本为依托,《基础训练》为巩固,再把本学期以来的试卷订到一块儿,选择题只看错误的,所有的材料分析题考前过一遍,效果会非常明显的。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做,我们既要玉米,又要抱着西瓜,最后追上兔子,满载而归,好吗?
“好!” “明白!”
这是学生最响亮的回答,期待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