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凌晨醒来睡不着,在脑海中模拟录制一期和四叔风格相似的视频,当做一种交流方式;甚至想请同事帮忙后期把四叔的书房背景给我P上)
你好哇,这个你好哇是呼应你们四叔的。
就是那个长着绝对青春面孔、但全身散发老男人魅力的男人
之所以录这样一期视频,当然是因为看了四叔的视频,很喜欢,看完觉得“就这,我也可以”
开玩笑的啊,以上那句狂妄之词是为了引起四叔注意而已。
说回正题;通常来说,完整的书籍解读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写作手法、时代背景,以及他的作品产生的一些影响和不同领域专家的不同看法;甚至哪个译本最好。但那些我都不了解,查了些资料也不充足。
但有一个关键点要提,小说中的大背景,是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席卷捷克斯洛伐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我其实不理解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时代比现在这个时代更适合写诗人的故事了”。
然后我本人,知识范畴也不是很广,局限于心理学;所以我这期的解读可能比较心理学派、比较哲思。
视频会从以下四个板块展开:
1、概述这本书的剧情和主旨;
2、讲书中写到的俄狄浦斯情结;
3、讲书中写到的男女关系;
4、总结收尾,讲我对本书主旨的理解。
第一,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诗人,从出生到年轻就死亡的一生。
其实诗人的人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个时代在发生很多大事(),但他并没有真正参与,贯穿他人生和本书的事,无非是两件,一个是和他母亲长期的斡旋、纠缠,想断断不了;以及他在性启蒙期,探索女性身体的一系列心理挣扎;
这些都被他写成诗,他在写诗的过程,我觉得可以认为是他个人意志的表现,但也是他对外塑造的一个浪漫形象,他自己也痴迷于这个面具般的躯壳,并投身其中,不见自我。
同样喜欢深挖人心的朋友,或者对于亲子关系、对于爱情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读读这本书;我相信你会喜欢,并且有所感悟,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了解爱情的本质是什么,或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然后对自己假想的爱情更理性,对脱离父母笼罩更有力量……(这些当然也好,但不一定一本书之后就能做到对吧)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读了这样的书,我们会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更诚实;比如不必再拘泥于伪善(指做好事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而取悦自己那一套);也不必陷入自己假想的爱情中自己把自己演成一个深情或伟大的人。
我喜欢读米兰昆德拉的书,主要就是喜欢这点。
米兰昆德拉一向对人心的把握和描述,十分细致、深层;而且会用很绝妙的、新奇的比喻,让你忍不住赞叹。当然你也可能会读到自己内心丑陋的一面。
比如这本书里,他描写主角母亲的爱情,一个富家千金下嫁穷小字的故事,在偶像剧我们只能看到女方是多么的奋不顾身抛却过去,献身爱情,但这不是现实,现实不止这一个表层;
米兰昆德拉写出了为什么富千金要通过选择一段家人不认可的爱情,来叛逆、来宣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人生主权,因为这是一个追求理想浪漫的女人,她要一种命名为伟大的爱情,去标榜自己的生活,去和父母平庸而规律的生活对抗;
而且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当这种爱情在现实面前褪色的时候,米兰昆德拉没有写这个女人如何继续自欺欺人,编造她和老公的爱情,而是描写了女人的两个心理变化,一,她把自己的爱情从账户收回来;二,她把自己对诗意人生的追求,放到了儿子身上。
这其实是现实生活中也能对应上的情景,不如意的婚姻,然后转移注意力到孩子身上,不仅是把自己曾经的人生梦想寄托到孩子身上,甚至到了捆绑孩子、侵吞孩子的程度;只是平常我们不这么去解释,不这么去深挖。
这就是我们基于本书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俄狄浦斯情结怎么影响主角诗人的一生。
(刚好去年我也读了这本书)
俄狄浦斯情结其实多数人都听过,就是引用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一个儿子弑父娶母的故事。女孩也有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就我们都有原始的,和父母发生关系、彼此占有的冲动,其实我们都会有受过这种冲动煎熬的时刻,内心冲突可能会表现为攻击性,我把这理解为一个必经过程。然后正常情况下,我们良好地压抑、或是消解了这种冲动,这种消解可能会持续到我们独立结婚生娃;那相反的就有人没能处理好这种心理冲动。
这本书中诗人和母亲,我觉得就是受俄狄浦斯情结束缚的两个人。刚好我翻出了去年读另一本俄狄浦斯情结时做的读书笔记,发现这一段特别对应。
“母子关系中会产生高浓度的爱恨,父亲的作用就是提供涵容这种高浓度的爱与恨的空间,如果他不在,这个空间就没法建立。
具体这个空间如何创造,如何发挥作用,我只摘了这一句:父亲通过自己的存在,一是提供爱,二是提供对孩子的攻击的处理。”
而本书中,确实是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当父亲本人在家里的时候,他的实际上在母亲心中没有地位,母亲更在意一个代表了浪漫主义的雕像,母亲会被画家所引诱;后来很有趣的,当父亲因战争离世,反而重新占据了母亲一点心里的位置,当然后来因为知道父亲有别的女人,父亲又被母亲排除在外了。
而当没有一个爱人投注的时候,母亲就会把所有的爱、占有、期望,都放在儿子身上。比如从小花尽心思打扮孩子,把孩子塑造成诗人;诗人长大后,不放手他去恋爱去交友,又比如,迟迟不肯原谅他,是为了让儿子的手多停留在她脸上,书中类似这些母亲对孩子的情感绑架很多很多。
当然中间诗人有试图挣脱过,有去追求他独立成熟的存在,去谈恋爱,但最后诗人去世的时候,他说的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真正讨过我的喜欢,只有你,妈妈,你是最美的。”
当然我也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家,我的解读也不一定正确,就是提供一种思考的视角吧。
俄狄浦斯情结,我觉得是值得大家都去了解的;因为它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广泛存在、甚至无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比如说你在学业工作中,重要时刻掉链子,有胜任机会但也不敢去,有可能这背后的深层信念是,你无法超越自己的父亲,做得比父亲好会让你有负罪感、恐惧感;
这一点在其他学派,比如家庭系统排列,会解释为是子女对父母的忠诚;不管怎么描述,实质就是很多人的职场中年危机,都跟和自己父亲的关系有关;
又比如亲密关系中,无法自然地和异性沟通相处,或者谈恋爱以后,有一些自己都知道不该那么担心的想法,有很多自己找虐的冲动,有可能也是在重复我们在俄狄浦斯情结里没有顺利度过的那个情结。
这个很复杂,这里也讲不明白,我选了一句,算是概述比较简单清晰的话——“俄狄浦斯情结伴随着父母的性化而开始,伴随着父母的去性化而完结。去性化最终将引领孩子导向成人性的身份的认同。”
这句话我也不能强行解释,但我觉得后面,孩子导向成人性的身份的认同,刚好可以接着讲下一个话题,就是书中写到的男女关系。
讲这个话题,不得不提的就是,过去米兰的小说,好像是被认为是情色小说,因为书里有太多关于情欲的刻画,包括身体的、心理的。
我会有种感觉,有的书是从爱情去讲性,而米兰昆德拉,是从性欲去讲爱情。我觉得也完全成立,甚至也不失为爱情的一种本质。
而且在米兰昆德拉的书里,通常不止一种类型的男女关系,出轨、偷情、年龄差;美丽的女人、丑陋的女人,什么搭配都有,所以我们讨论下不同种爱情,都是怎么发生的。
之前提到过,诗人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是来自于母亲向往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那个男人是她脱离原先生活,去到另一种未来的中介,也是她兑现自己浪漫主义的凭证;
其他的,诗人母亲,和画家走到一起,是因为画家的称赞,尤其是对她身体表现出的无条件接纳,给到她的这种自恋满足,让她松动了、沦陷了;这也很容易理解,一个原本因为生育对自己身体感到不满、羞耻的女人,出现一个男人,他的渴望,抬升了女人对自己的定义,他的触碰,让女人充分享受自己的身体,在这种情景下很难拒绝。
第一段爱情,是母亲年少轻狂主动选择或者说创造的爱情,而第二段爱情,是猝不及防出现的,是母亲青涩、被动的爱情。
至于主角诗人的爱情,我理解为是他对男女身体的探索,和自己作为男性身份感的认同历程。
书中也提到,诗人诞生的家庭往往都离不开女人的统治,于是诗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在自己的脸上寻找男子汉的特征。
诗人会因为女人身体表现出的对他的顺从和依赖,而产生浓浓的爱意;也会因为自己的身体无法顺从自己的意志,而为了掩饰这种不堪,就否认爱情。
后来,诗人因为一个女人囚犯般的神态,感到一种和对方命定的亲近;这其实是人心里的英雄主义作祟,因为想拯救对方而产生的爱意,也是很常见的爱情。
有句话说,感动不会是爱,但心疼对方、可怜对方,反而更容易演变成“爱”。因为我们会赋予自己一种无限的伟大意义,那就是我的存在能救对方脱离苦海,这种情感就被伪装成爱。
后来诗人又和一个他本来看不上,但解放了他身体的红发女孩在一起……
这些不同的感情,给诗人带来的诗歌灵感也特别有趣,提到了我们可能在恋爱中产生的各种情绪:懵懂、憧憬、忸怩、嫉妒、欲望、自我感动……
以上这些,我觉得在生活中的爱情也会有对应,毕竟人性是一致的。我的概述只是一个提炼,具体的更深度的、细致的,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读一读。
最后,讲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书名,和主题的理解。
生活在别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忽略和逃避。比如诗人母亲,总是投入在一个遥远的、不属于自己的生活中;诗人呢,当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现实危机、心理危机的时候,他就会逃到诗歌里去创作。
我觉得这分别代表了我们的贪婪和懦弱。
贪婪的是,我们总想要自己没有的;贪婪蒙蔽了我们对现在生活的感知,让我们时常觉得另一条没有选择的路更好,或是执着于缅怀过去的辉煌;但实际上选择对不对,要看你下一步怎么走;过去之所以美好,或许也仅仅是因为你过去没遇到现在这么大的挫折挑战,过去没有受过伤所以骄傲自信。现在的自己其实已经比过去,更成熟、更能干了。
懦弱的是,太追求完美、强大,像诗人是追求他的男性气概,反而会显得更脆弱,经不起挑战、经不起反对。
我也会有这种贪婪,有时觉得自己想在一次人生活几种样子;比如我一直过得是一种变化的生活,换城市、换工作,约出来的朋友也就跟着换,所以极其容易被那些固定不变的吸引,内心深处也很向往稳定的生活,但还没得到,就还没到养老那一天,我也不想因为这种没得到的欲望痛苦吧;而且其实我知道,我也喜欢变化,反而会不习惯那么早固定。
你特别痴迷的,其实真的不一定适合你。我们没有得到的,其实也不一定无可或缺。
当然这两种人性,也不一定是负面的,轻度的、合理选择的贪婪,可以是正向的渴望和向往,给我们创造更多丰富生活的动力;适时的、偶尔的懦弱,可以是暂停休憩,可以是承认自己的局限。
而且逃到文学中也没什么不对啊,创作很多都是这么来的,写完了还会回来,那就是消解和升华。但如果永远不真正面对和参与自己的生活,我会觉得是对生命的一种怠慢。
那天下午我正在看书,就突然想起还没搞定的工作,一瞬间有点警惕,然后就关上了书。
最后像借用塞思·戈丁的一句话,“与其期盼着你的下一个假期什么时候来临,不如开始一种你不需要逃避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