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演讲有一个定义: 演讲即输出 。你发现没有,其实演讲跟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流程是很像的:你要接收信息,做知识储备,然后在必要的时候,表达出去。这不就是输入、存储、输出吗。
关于接收信息和知识储备,这就是平时的基本功了。一台计算机,也需要有足够的信息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那么,怎么来做好“输入”这个基本功呢?我们这个课重点是讲演讲,也就是输出,所以“输入”我就不展开讲了,你可以去听听得到的其他课,比如“怎么有效学习”。
但我可以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你找个笔记本,或者在手机上建一个文档,来收集平时听到的金句、段子、绝妙的比方 。为什么?因为对演讲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表达型知识”。我让你记的这些,就是在演讲中,使用概率非常高的表达型知识。
马云老师有个特别助理,专门帮助他收集互联网上精彩的段子;罗永浩电脑上也有这么一个笔记侠,专门用于储备开发布会用的语料;罗振宇老师也有个笔记本,专门记录杀手级的金句。
罗老师2016年跨年演讲有句金句是:“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就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多么扎心啊,果不其然,演讲之后刷屏了。这是他原创吗?不是,他也是看完记在小本子上的。
提高演讲效率的6招
关于“输入”我只说到这里了,我们回到主题讲“输出”。 既然我们把演讲和表达类比成计算机的输出,那么跟计算机同理,输出信息的编码方式决定了信息接收的效率。 你用代码写个故事,只有程序员能懂;你用中文写个故事,那大多数有阅读习惯的中国人就都能懂了;你要是把故事拍成电视剧,那跳广场舞的大妈也能懂。
怎么能让自己在演讲当中,输出效率尽量高呢?记住了,你需要从这六个维度考虑问题:
第一,口语化;第二,舍得做减法;第三,控制好语速;第四,提供可视化的信息;第五,生动化;第六,结构化。
一共六条可能稍微有点多,但是非常重要,我慢慢给你讲。
第一条:口语化。
在人跟人的沟通当中,口语是最好的编码方式,能让听的人更快速地理解。那什么是口语,什么是书面语呢?口语不是简单地在书面语的基础上加上“呢、了、吧”这样的语气词,而是要从听众的角度去考虑,心里有一个讲述的对象。
想让你的演讲足够口语化,一定不要先写稿子再演讲,而是先讲一遍,然后把口语记录下来,再整理成演讲稿。
举个例子,比如早年苹果刚推出iPod时,是这么介绍iPod的,这是书面语的形式:
“全新的iPod Nano,采用了Cirrus Logic的芯片和最新的电池技术,拥有32G超大内存,我们还配上了非常美观的铝制外壳。售价199美元起。”
你看,你觉得苹果是对你说话吗?你能记住多少?没多少吧。我们再来看,要是把这句话转成口语表达:
“全新的iPod Nano,价格不变,容量翻倍。我们还把续航时间增加到24小时,让你可以全日无休地享受音乐。另外,由于采用了最新的铝制外壳技术,现在你有五种不同颜色可以选择了。售价199美元起。”
是不是一下就能想象出你使用iPod的画面了?这就是口语的力量。
第二条,舍得做减法。
提高输出效率的第二个思考维度是,舍得做减法。你的演讲如果信息量太大,听众接收效率肯定不高。那么如何做减法呢?
我给你的建议是,你把你要演讲的内容的所有要点,认真列出来。做两件事:先认认真真地删掉三分之一,再把剩下的内容删掉一半。
如果舍不得,你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演讲从来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超过87%的演讲高手在演讲之后,即便听众感觉很棒很过瘾,演讲者本身还是会觉得忘记了点什么,漏了点什么。反正都要遗漏,那不如主动驾驭它。
第三条,控制语速。
怎么调整语速呢?听好,我给你一个诀窍: 心里不要想着是对对面的人说话,而是对20米之外的人喊话,语速自然就下来了。
到底一分钟里讲多少字合适呢?语速相当于一个演讲者的输出节奏,这个节奏在什么区间最适合呢?如何掌握停顿呢?这三个问题,我放到第九节课里回答你。那一讲,我会告诉你,怎么拥有明星一样的台风。
第四条,提供可视化的信息。
人类的视觉接收信息的效率比语言至少快6倍以上。 所以你要是能够用图示说清楚的,就别再说了,扔到ppt上好了,所谓的一图胜千言。
当然不是什么样的ppt都帮你做到了可视化。很多演讲者的ppt都糊满了信息,拿着放大镜都看不清楚,这反而增加了听众的认知负担,喧宾夺主了。
对于演讲者,ppt是背景,是道具。 关于ppt还有个常识原则,一是一屏不要超过20个字,二是绝对不要让读者读超过三行的内容。 关于如何用好ppt,我在第八节课里会详细地讲解。
第五条,生动化。
生动化具体怎么说呢?就是要善用比方。比如,你是个创业者,你向别人解释你做的是一个什么项目,解释了半天对方也听不懂,但如果你跟他说你是空气净化器领域的特斯拉,或者你是某某领域的滴滴打车,那么就容易理解多了。
举个例子,马云曾将“大材小用”类比为,将波音飞机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画面感十足。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时间理解为什么“大材小用”会是一件坏事,他们都会想,公司难道不都是求贤若渴的吗?用最好的人有什么不对?但所有的人都能立刻明白为什么飞机引擎并不适用于拖拉机。
每一个论点,都要引发听众脑子里的一个画面,这才是生动的唯一检验标准。
第六条,演讲内容结构化。
你会看到很多人讲话都有一个习惯,讲什么都分成“一二三”,这一招特别有用。当你把信息解构成几个模块之后,信息之间产生了逻辑性,对方会更清晰地接收这个信息。
乔布斯有一年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次毕业演讲,就用了结构化这一招。他是这么说的: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然后乔布斯就围绕着这三个故事展开了演讲,你看结构多明确。乔布斯还用了一个比较高级的结构化技巧,就是用了“三”这个数字。
听众面对一个结构的时候,里面有两点,他最容易记住;有三点,比较常见;有四点,他会觉得你比较专业。但要是多达五个六个点,那就不是演讲了,是你准备讲课或者写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