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心理方面的基础书,为什么说基础,里面讲的很多道理都和生活密切相关,一些方法是我们常遇到但是确实糊里糊涂的,但是伟大的人就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总结出许多的生活规律,这些规律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习惯。越了解人,了解这个群里的普遍规律,通过思考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去处理他。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一直缺乏对生活思考的人非常的有用。
本书分七个章节8个部分来讲述,主要是:1、影响力的武器。2、互惠。3、承诺和一致。4、社会认同。5、喜好、6、权威。7、稀缺。8、即时的影响力。
一、影响力的武器(武装自己):
按一下就播放。触发者并不是对手这个整体,而是对手具备的一些特征。
我们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是能给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价格贵=东西好。
文明的进度,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渔利的奸商。以柔克刚
二、互惠(给予,索取,再索取)
每一笔债都还得干干净净,就好像上帝他老人家是债主——拉尔夫·沃尔多·艾默生。
互惠原理,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互惠原理适用于强加的恩惠。互惠原理可触发不对等交换。
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互惠式让步。它迫使接受了对方让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由于接受了让步的人有回报的义务,人们就乐意率先让步,从而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
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仅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三、承诺和一致(脑子里的怪物)
一开始就拒绝,比最后反悔要容易——达·芬奇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言出必行: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城市感的核心。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奇妙的行为: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
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
众目睽睽: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额外的努力: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加珍视。
团队成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能极大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加生存概率。
对于一个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团队来说,入会活动的艰辛能带来一项宝贵的优势,这种优势,是该团队绝不愿轻易放弃的。
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做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四、社会认同(脑子里的怪物)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多元无知效应,好可怕。
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五、喜好(有好的窃贼)
我喜欢你的理由:1、外表魅力。2、相似性。3、恭维。4、接触与合作。5、条件反射和关联。6、如何拒绝:把交易和交易者分开。
六、权威(教化下的敬重)
权威高压的力量。
盲目服从的诱惑和危险。
内涵不是内容。衣着、身份标志。
如何拒绝
七、稀缺(数量少的说了算)
物以稀为贵
逆反心理
最佳条件。
如何拒绝:稀缺的东西并是不是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
尾声:即时的影响力(自动化时代的原始顺从)
自动反应
捷径应受尊重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上午又把这本书重温了一遍,感觉里面的很多内容还没有完全的消化和吸收,这本书里面的讲的道理可能之前都有听说过,但是关于应用这块看了这本书却让我陷入了沉思。《好好学习》中成甲老师说要提高认知的深度,这本书的意义就是认知的深度,如果把里面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方法,那将是会终身受益。
特别是第4章的多元化思维效应,我看了之后回想一下自己的周边确实是这样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我打算给自己的家人们分享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