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 Beyond Feeling -- A Guide To Cri
继续说《美国工厂》。
另一个细节是:一位考察人员看到福耀每天工作前都会让员工列队进行报数、喊口号这类程式化的行为,觉得很好,于是他在回到美国厂子里时也在第一天早晨把员工召集在一起,看着一脸茫然,队伍松散的美国员工他也只是尴尬地说了句“大家加油干吧。”于是大家尴尬地散场。
如今美国人也要这样幼稚地来学中国了。改革开放初期高喊“和国际接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我们反过来教育了一次我们的老师。很显然这个美国人学得并不好,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当一名普通员工,深入到具体工序中,自己当几天基层工人,感受一下自己能否接受福耀模式,而且绝不是照搬,一定要加以变通才能适用。
这些这个美国基层管理者都没做,他只是用手机拍拍照,看着觉得好就回去交差了,自己的考察收获连自己都不看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放弃了……
片中在对中国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时,培训官说:“美国人崇尚自由,表达直接……”福耀的确感受到了美国员工自由到懒散,直接到公开对抗的个性。福耀和工会的斗争从开始就针锋相对。开幕式上本来需要说些祝福的废话的当地工会主席公然表态要入驻福耀,差点被赶下主席台,接下来活动再没有他的身影。接着工会死死抓住几个工伤的美国员工不放,让他们以自己的事例煽动工人投票申请工会介入。而美国员工和中国管理层的矛盾也逐步尖锐起来。
用一个基层管理者的话说“我们在中国,每天工作12小时,每个月只休息两天;他们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都要休息一天。”
“太慢了、懒散”是福耀管理层对美国员工的普遍评价。但这话到了支持工会人的嘴里就截然相反,“他们很拼命地工作,真的……”“我在通用工作了20年一次工伤都没有过,一次都没有过,但我到了福耀不到一年就受了工伤……”
也许美国员工想的是:我只想以现在的表现来要求生活变好。而工会给他们信号恰恰是“以你现在的表现值得获得更好。”他们只想入驻公司获得利益。
曹德旺在一次会议中告诫美国的总裁“慢亏比赔本更要命……你要听我的劝,坚决不能让工会进来……”
这位美国总裁没有听劝,最终黯然离场,画外音是曹德旺的声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我只能认为你们美国人不欢迎我的到来,我就只好换人。”新上任的华人总裁斥资100万美元请了“反工会咨询公司”(真是能想出各种赚钱的方法)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影片最后没有给出评论,只是说福耀在2018年终于开始盈利,但对工人的劳动保障依然是饱受争议的问题……
福耀在美国建厂是拓展欧美市场,打造跨国企业形象的重要一步;对美国来说需要解决当地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唯一的共同点只是需要一个工厂,根本目的不同,产生矛盾在所难免。
中国还未产生如同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国际品牌,不会是曹德旺领导下的福耀,只因片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大厅中曹德旺的浮雕或办公室中的画像,一个怀着伟人崇拜梦想的人不会带出一支藏龙卧虎的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