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看过的纪录片读书
《读书的力量》:这是一个需要阅读的时代

《读书的力量》:这是一个需要阅读的时代

作者: 丹凤立阳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9:27 被阅读810次

看一篇巨家一千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胜过看十本三流写手三百万字的网文——某网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候说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管在于何种场合发表相关演讲的时候,习总书记总是提到读书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所产生的作用。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对于读书的力量能够看得那么透彻,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恰恰好,这部历时3年时间打造、跨越半个中国采访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成为了为全民阅读纪录片首创之作。

《读书的力量》它分为“文明根脉”“精神底色”“历史之轮”“书写人生”“全民阅读”这5个主题。前三集则邀请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再现东西方文明史中那些巨人的著作和伟大的故事;第四集通过钱镠家族、翁同龢家族、蒲松龄传奇等,揭示人生的高度与读书之间的关联;第五集则展现了全民阅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文化影响。

它以跨越大半个中国的现场采访,用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最具权威的学术观点,从文明、精神、历史、人生、强国五大角度。对“读书的力量”进行深入、全面的发掘与展现,还原了人类通过书籍改变命运的文明史诗。同时也在其中深刻阐释了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的重大现实意义。

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当人类文明的三个伟大成果在同一时空不期而遇,现代意义上的书籍便横空出世。它既是文明累积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又肩负着传承文明的巨大使命。

读书变成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如涓涓细流汇成了一泻千里的奔腾江河。

古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子孙虽愚,诗书不可读”。可以说读书是一个民族在实现复兴过程和社会在持续发展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力量。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读书不仅关于个人修身养性,还将决定一个人的最终高度,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三个巨人,同样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笔著作,而承载他们思想观念的书籍又分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记录孔子思想的《论语》、记录苏格拉底思想行为的《对话录》和描述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可以说,那些及时记录他们思想言行的学生和门徒与这些巨人具有同等伟大的文明贡献,没有他们以书籍的形态及时传承,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就可能昙花一现,文明的火种就可能再一次熄灭于历史的漫漫长夜之中。

书籍像一粒种子,每到一地便生根发芽;书籍有一种力量,是数十亿地球人灵魂深处的动力。因为人类旺盛的求知欲,世界便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在以书籍为核心媒介的传播影响中,我们的世界在充满戏剧性的变幻中演进。

回首千年历史,那些活跃于乡间,或教书育人,或救死扶伤,或著述传世的落第者,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其中不乏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这样自成一派的大家。他们用读书人的视野和胸怀构建起中华文明宽厚深广的底盘,成为这个古老文明虽历经风雨却绵延不断的坚强支撑。

读书是件很美好的事。它沉淀了心灵,激发了梦想。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书里去很多没去过的地方,看很多的风景人物,看春夏秋冬、爱情、友情、人性的脆弱和伟大等等 。

总之,少点时间给手机,捧一本书,给自己放个假。


以片中这段话作为结尾吧!

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么,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能脱颖而出。而就是在书籍伴随人类的这3分钟里,无论是处于时间纵轴上的古代文明,还是处于空间横轴上的异域文明,终于由各自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泻千里的奔腾江河;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和更为广阔的视野空间;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世界日新月异,在目不暇接之中“换了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的力量》:这是一个需要阅读的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vs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