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买买买、花花花”中,我们讲到了消费支出规划中的房贷收入比,即房贷月供占家庭月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最好控制在25%左右,这样既不会降低生活质量,也不会对结余产生太大影响。这一期来说说如何规划我们的日常消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69357/ddcf23b99388da8f.jpg)
二、日常消费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花钱远远突破了那七件事的范围,而变得越来越容易——你出来没带钱包,没关系,有手机就行;支付宝懒得输密码支付,没事,刷脸就行,或者可以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大型的商超、中小门店自是不必说,各种付款方式多得很;哪怕实在集市上,如果没有收款二维码就出摊,连摊主都会觉得自己不是诚心卖东西的。所以现在的消费,越来越让人们“无感”,因为我们很多情况下感觉不到钱包渐渐变瘪,而只是账上的余额变少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思考,我是不是花多了?到底每月消费多少钱是合理的?我该攒多少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69357/57ccc1dcdd10c422.jpg)
1.结余比率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看看家庭月结余是多少,这非常容易计算,家庭月税后收入-家庭月支出=家庭月结余。月结余比率=月结余÷月税后收入×100%这样计算出的结余比率参考值为30%-50%,我们还可以把时间周期由月改为年,同样的,参考值仍为前值。结余下来的部分,可以用于投资或积累。结余比率越高的家庭,财务状况就越好,家庭现金流就越充裕。至此,家庭税后收入就可以进行如下安排了:日常开支控制在税后收入的25%-40%,房贷支出控制在税后收入的25%-30%,结余维持在税后收入的30%-50%。
2.负债收入比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69357/4f571569482059ea.jpg)
仅靠结余比率去规划消费支出是不够的,还要看当期债务本息是否过高,这就涉及到负债收入比。负债收入比=当期债务本息÷当期税后收入。首先来认识一下当期债务本息,如果以月作为观察周期,那就要看当月共有多少债务本息,这其中既包括房贷、车贷,也包括信用卡、各种花呗、借呗、白条等,还要包括个人借贷要偿还的本息。当期税后收入就不必赘述了,如果前述当期债务本息是以月为周期的,那么作为除数的当期税后收入也要用月税后收入;如果前述债务本息以年为周期,那么除数也要用年税后收入。负债收入比的参考值是30%-40%,也就是说当期各种债务本息以不超过当期税后收入的40%为限。
到此为止,在家庭消费方面,用结余比率和负债收入比就可以做简单的规划和安排了,但是每个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还需要大家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