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共光辉人生格局的修炼文学共济会
学《马恩》(15):废除私有财产的原因及可能

学《马恩》(15):废除私有财产的原因及可能

作者: 宋剑平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23:59 被阅读2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分析,指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也是人异化的结果。对此共识我不再多议,仅对马克思就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和最高阶段的表述谈谈认识,借以简释废除私有财产的原因和可能性。

    “现代英国经济学十分清楚地揭示了工资和资本利息之间的反比例关系,指出资本家通常只有通过降低工资才能增加收益,反之则降低收益……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分析:

    1.“资本利息”是指资本的收益,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学不仅将利息和利润混用,还把利润包括于利息之中,如“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注1)

    利息和利润的混用是由于欧洲人中世纪的思想,即教会规定基督徒不得放款收息,视银行家为小偷,是不创造价值、盘剥劳动者的吸血鬼。但是,随着金融资本的强大,人们不得不把利润列入了资本的收益,直至与利息彻底分离。

    2.“工资和资本利息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的认识来自当时的匮乏经济。在那个“匮乏”的岁月,人们还不能产生“提高工人待遇,有利于创造利润”的企业管理意识。

    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我们一定不能脱离当时经济“匮乏”、劳动者生活窘迫的客观环境,否则,站在当下物质丰富、经济发达、阶级矛盾缓和的角度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势必对其理论难以理解,甚至会造成误解。

    3.“资本家通常只有通过降低工资才能增加收益”,说明马克思的年代,技术创新对企业利润影响还不是太大,远低于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压榨工资形成的利润。而这种情况说明一方面劳动者的收入微薄,另一方面劳资关系也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

    4.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极限可以分为两种状态:

    (1)劳动收入最低、资本收入最大。

    这是完全的按资分配状态,劳动者获得的仅是维持生存的收入,劳动者只是一个物件,是奴隶,不再是人,资本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劳动者。

    在这样的状态下,资本如果仅以收入最大为目标,那么收入最大的资本只能是实力最雄厚的资本,其余的小资本、小资本家都将消失,所有的社会财富最终归一个人所有,私有财产也不会再存在,这样的社会只能是最集权、最专制的社会。

    (2)劳动收入最大、资本收益最低。

    此种状态是典型的按劳分配,资本对分配不再拥有支配权,社会由资本主义变成了“劳动主义”,真正实现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注2)

    但是,由于劳动者的能力天生存在差异,单纯的按劳分配必然会造成收入差异,长而久之出现新的不平等,而要消除这种不平等就只有限制按劳分配,实行按需分配,按需分配的财产就不再具有排他性,人们无需私有财产,这样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综上分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上述第一种状态属于设想中的极端专制社会,财产归于一人所有,现在和未来不可能发生;第二种状态曾在氏族社会存在过,人类已作出探索,但还没能再次实现,例如我们从单纯的按劳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现第二种状态的困难和艰辛已使世人觉得它是空中楼阁、痴人说梦,忽视了消除私有财产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

    1.团结共存是人类存在的前提。

    单个的人对抗自然的能力比不上豺狼虎豹,人类在诞生之初必须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在原始社会物质极度匮乏状态下,人类必须共同占有那少得可怜的“财产”维持生存和发展,不会存在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直到母系社会后期由于财产的增多开始出现所谓的私有财产。

    所以,共有是财产的天然属性,是必然的;私有只是人类后期发展的产物,是偶然的,根本不具备“神圣性”。

    2.共有性是财产的本质属性。

    (1)不能共有的财产无法私有。承认每个人都具有拥有财产的机会和能力是私有财产的存在前提,财产必须能够让每个人拥有潜在的所有权,否则,私有财产不可能出现。

    (2)私有的财产可以共有。从来不存在所有者对财产无限的所有权,公共需要可以有条件的剥夺所有者的权利。违反这一原则,即便是专制的暴君也会灭亡。

    这是因为“纯粹自然的集体是由整个人类组成的,那么意向上的占有权便隐含着物的原初共同体的存在,并由此而来。倘若我们撇掉了这种共同占有的观念,个体所有者所表现出来的约束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就不可理解了。”(注3)

    3.人类需要建立消灭私有财产的目标。

    私有财产消灭之时就是人类摆脱物的奴役之日,消除异化、物化之日。尽管道路曲折漫长,但人类必须将此作为心中的目标。因为现实的、可得目标虽然暂时有助于人的发展,局限于此,却会使人变得狭隘和自私,最终走向自己发展的反面,而不易取得的高尚目标能够促使人始终走在追求前进的路上。

    4.要相信人自身发展的无限性。

    现在的确不具备废除私有财产的物质条件,但我们不要忘记私有财产的慨念和范围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和调整的,不能以此为理由拒绝未来的变化。

    我们能力的发展总是超出我们的预测,物质条件的变化超出人们的想象已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过,作为物质的、束缚人的私有财产岂能不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马恩》(15):废除私有财产的原因及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xy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