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85154/49882454c7d9b9be.jpg)
运华日记第309篇(2018.10.21 周日)
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个案(一)
课前‖
今天我们讲师班的学员又齐聚在慧和心理咨询公司,聆听我们敬爱的,在十堰心理界也颇负盛名的王老师的课程。
课程以老师不经意间分享自己学习成长经历开始:老师几乎每天早上5-——5:30分晨起,就开始一天的学习。
1 勤学,巧学。
每天变换不同的学习方法,然后分析总结出自己最佳学习方式方法;读书一定要做笔记,分类标注不同符号记号,便于自己分类并寻找规律;自学思维导图,使自己具备核心学习力!出门学习笔记及时整理归类都有厚厚的十多本!
2 集中时间学习。
一个时间段只攻克一门技术,将这门技术弄懂吃透,成为这个行业的高手;
3 巧借外力。
对于自己不擅长的技术,借互联网及高科技的力,购买技术装备,釆用一些手段弥补自己的短板。使自己更高效更快速的学习成长!
看着两鬓斑白的老师每天如此精进,巧学,善学,我低下了头……
这样的老师,既使什么也不教我们,本身的呈现已是我们的楷模,更别提他再教我们……
阅人无数,不如遇名师指路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5154/818834a8f3e2dca8.jpg)
上午课‖
今天的课程以一个学员的案例开始。该案例是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不是太好。
以往不同的是,老师将原来从头做到尾的个案,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点,就个案某一个点展开来做,这样呈现的更精微更祥细,相当于手把手教会我们应用家排的方法做个案!
这可是我们跟随老师学习最想收获到的,由此看到老师对我们的的宅心仁厚!
![](https://img.haomeiwen.com/i4985154/65bd38aac253c77b.jpg)
老师先让个案选一个代表母亲,然后让他与母亲相互之间陈述事实,表达感受。然后又选出外婆外公,舅舅,姨。让个案自己排列这些人的位置。
排列呈现:大舅妈妈外婆紧紧的站一排,外公被孤立在外,其他人员也站一排,与妈妈他们这一排面对面。
由表达带出感受(感受是灵魂的语言,是彼此表达爱,呼求爱的语言),让爱在彼此间流动!
可本次个案呈现的是受害者模式,一直沉浸在自己受害模式中出不出来,一味地问妈妈索要爱(指责报怨),却看不到妈妈为什么给不了爱!
老师为了让个案从这个角色里跳出来,于是让个案自己来当妈妈,另一个学员当他自己,重新演绎刚才的呈现。结果他自己体会到妈妈对他的恐怕害怕厌恶,所以他越追妈妈,妈妈跑的越远,甚至屏敝(打100次电话,99次无人接听)他!
原来,事实是妈妈没有能力给到他爱,也看不见他(妈妈注意力在他的舅舅、姨身上),这让他很抓狂,近40年都是拚命向妈妈要爱,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妈妈。可他拼命讨要的方式让妈妈后怕,从而选择逃离!
当他自己体会到妈妈的感受时,相信他已深深地理解了妈妈的行为!
接着老师又用人格排列方式帮他呈现他和母亲的人格模式,结果发现他和他妈几乎是一样的人格模式,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她对妈妈的爱!
这就是老师讲的“深深的理解深深的爱”!“看见即疗愈”!
而我从中收获到:
1 爱恨背后都是爱!有多恨就有多爱,是想得到而未得到爱的反向表达!
2 对沉浸在自己情绪而无法抽离的人,可釆用互换角色的方式帮助他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3 每个点每个点的击破:如个案母亲的关系,就只呈现与母亲,母亲与外婆外公的关系!易学,上手也快!
下午课‖
练习如何用穿透性的语言来让彼此的爱流动起来!
3人一组。一人当孩子,一人当爸(妈),一个人当导师。孩子和爸(妈)面对面站立。
练习之后收获:不带评判的如实陈述事实,才会让对方听到或意识到这件事对对方的影响,由陈述事实带出感受,才会让对方心生感受情绪,才会真正理解看到对方,彼此之间爱才开始流动!
例如:
女儿————爸爸妈妈
女:在我7岁时你就把我送到奶奶那里,我那么小,学习生活中不管是遇到的大事小事都由我自己扛。我多么渴望我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得到您们的呵护和关爱!我对您们的行为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妈:我亲爱的女儿,听到你的话我好心疼和内疚,我不知道这件事对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对不起!
女:是的,你知不知道你对我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吗?陈述……
妈:女儿你受委屈了,如果知道是这样,说什么当初都不会送你去爷爷奶奶家!我只是考虑让你上个好学校,却没考虑过你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亲情比成绩成就更重要!
女:妈……两人拥抱!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