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晴
以前我们见面多会寒暄,吃了吗?吃了!看似没啥意义的问答,其实是一种交际的打开方式。近两年,这样的寒暄方式又多了一种,比如:打了吗?打了!
随着yi情几年的反复,如今见面时不时会聊到打疫苗的话题,尤其最基层的老人们。最近我就遇到两位老人家,聊到这话题,顺便也问了她们,居然都打过,为咱们祖 国的防yi管理称赞!这么大的家,这么多的人,在疫苗管理这块却能做到如此精准到位,只有咱们的国咱们的家才可以一声号令全做到!
前段境外新增病例单日居高不下,而他们并不为此感到担忧,反而担忧打疫苗,不喜欢戴口罩……戴口罩是不舒服,是受束缚,可是与yi情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对人对己负责也是必须,这么明显的道理就是不愿意去做,让我等百思不得其解!
年前去小弟家,英子将74岁的老母亲接来过年,当时聊天中,我突然想起了解下,就问:“亲妈(对英子母亲的称呼),您打疫苗了吗?”这一问,亲妈居然有些自豪地说:”打了,三针都打了,别人说打了有反应,我打了一点不舒服的反应都没有。”我竖大拇指说,这说明您身体好!
亲妈家在我们市另外一个县,她说,到时间了就会通知我们去打,我家俩儿子家里和我都打了的,都没啥反应(指不舒服)。七十多岁的亲妈还知道哪几种疫苗可打,从亲妈的聊天中我体会到我国防yi的宣传真真实实地深入到最基层百姓家庭,一个不漏,一个不少,应打尽打!
昨天去二姐家,我们照例去了幺幺(母亲的妹妹)家拜年,见到已经八十岁的幺幺和八十一岁的姨父。二老身体还比较硬朗,每次见到幺幺都会想起我母亲,以前会忍不住泪目,昨天没流泪,而是忍不住拥抱幺幺。幺幺很懂我,也热情拥抱了我。想到简友龙在文章里说“想妈妈”,我深有体会,触人生情。我是每次见到母亲的妹妹就忍不住想起母亲,小时母亲对我们严厉,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铭记在心。也许真的只有失去之后,才会痛彻心扉地意识到原来母亲对于每个儿女都是那么珍贵!
幺幺和姨父热情地让我们坐,拿出很多好吃的,我又关心问起二老打了疫苗没?不仅关心,也想侧面了解下基层防yi情况。没想到二老都高兴地说,打了,都打完二针,还没打第三针。我说那挺好,第三针要在二针满半年后才能打。
幺幺就在我们区的最基层,都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他们都能安全完成打疫苗的事儿,可见我国对此事的重视和决心。不是说说,而是必须一个一个地落实,在防yi大网的落地上,十几亿的子民全部免费,应接尽接,世界上只有也唯有咱们国家有这样的实力和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