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湖南洪水,新闻头条评论里很多人骂政府部门。年年涨水,不是五十年一遇就是百年一遇,怎么不反思自己。让我不禁想起家门口的那口承载了我童年记忆的池塘。小时候,它的水很深,爸妈总是叮嘱我和弟弟不能下水去玩,一次妈妈让弟弟去丢死老鼠,弟弟一不小心掉到池塘里去了,幸亏邻居及时发现,才捡回小命。池塘里总是养着鱼,叔叔和我们轮流养着。轮到我家养的那年,我每天放学回家就有任务,去找鱼草。记忆里无数个没下雨的日子我提着篮子去山上,菜地里割鱼草。好不容易割回一大篮子,倒到池塘里,那些鱼儿不一会就过来吃光了,妈妈回来晚点还质问我有没有拔鱼草啊。我说有啊,鱼儿太多了,一会就吃光了。后来,我去城里上学了,放月假回家,爸爸就去池塘捞鱼给我吃,还要带干鱼去学校。再后来生产对改革,抽签分鱼塘,我和叔叔家运气不好,被村上其他人家分走了。妈妈心里挺遗憾,怕我和弟弟吃不到鱼,于是在鱼塘下面的田里挖了很大的坑,继续养鱼。只是坑终究是坑,素质差的人晚上把好多妈妈辛苦养的鱼偷走了。我们也大了,妈妈不再养鱼了。上面的鱼塘年份久了,没水泥加固,漏水越来越严重,村上青壮劳动力也陆续外出打工,不再以种田为主业。他们再也没时间回来修池塘了。我们家门口的塘淤泥越积越多。渐渐的不再是池塘了,村上其他一些小池塘跟这池塘同样的命运。没有池塘,就没有水种菜种稻子了。于是池塘周围很多田也荒了,杂草丛生。前两年,家里干旱,池塘彻底干了,也长满了杂草。我再也看不到小时候记忆深处的池塘了。村上两口大的池塘,政府投资用水泥加固了,继续灌溉着周边的田地,养着可爱的鱼儿。前年政府又投资修鱼塘,但是不是村民自己弄,是请的外地人。舅舅说他门口的池塘工程只能算豆腐渣工程,会漏水。我不知道这次洪水与那些小池塘的消失,与那些大池塘的豆腐渣工程有那么一些关系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