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八(三辩2)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八(三辩2)

作者: 小隐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8-13 08:36 被阅读0次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命曰《驺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上午抽空,签到之后的空挡时间段继续读书学习,并安排指尖努力把心得体会记流水账完成打卡任务。

墨子先生说:“以前的明君圣贤尧舜大帝当时住的只是茅草盖的屋子,并且也是心安理得最讲究礼仪,并以此为乐的(所谓礼乐无非就是这样的)。到了后来商汤王把夏王桀打败放逐到了大水这地方以后,统一了天下终于自己成为了君王,前面的事情做得成功所以有得天下的功劳成就,真的也就没有了什么大的后患。于是后来就得以继承沿袭他的先王制度礼乐,后来又制作自己王朝的新礼乐,取了名字叫做《护》,又修修订完成《九招》之乐。

再以后周武王战胜了商殷王朝,最终杀死了商纣王,统一了天下终于自己成为了君王,也是同样的当时没有什么大的后患,于是继承自己的先王之乐而自作新乐,取了个新名字叫做《驺虞》。(后来是一代不如一代)周成王治理天下的能力,实实在在地不如周武王;周武王治理天下的能力,确确实实也不如周文王和商汤王;(继续往上推演)周文王和商汤王治理天下的能力,真真正正不能和尧舜大帝相比。所以注重音乐形式主义越是更加繁杂的国王,他的治理国家社会的实绩成就也就越少更小。由此看来,音乐确实不是主要用来治理天下的。”

一段话洋洋洒洒,说的都是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结论也是朴素浅显易懂的,德能勤绩廉才是干事创业最好制度的标准。

相关文章

  • 读《墨子》三辩

    三辩是墨子对于非乐的一个论述。“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因为无智矣”。认为饿了去吃是种智慧的话,这种智慧等于...

  • 墨子.三辩

    【原文】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

  • 墨子智辩

    《文坛掌故全书》精选了中国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坛往事,共分奇言妙语、诙谐嘲讽、臧否人物、轶闻拾趣、奇诗趣文、机巧敏...

  • 墨子智辩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鲁国的大思想家,他主张“兼爱”、“非攻”。 一次,有个名叫巫马子的自以为是的家伙对墨子说:“我与...

  • 《墨子·认知》:用“三表”判世事是非,从“三知”识大千世界

    “三表”衡是非 墨子在其著作中根据“辩乎言谈”的要求,提出了衡量一种学说的是非的标准,即墨子所谓的“三表”。“言必...

  • 017《三辩》第七

    017《三辩》第七 本文可以视为《墨子经义释诂》的缩减版。由于儒者大幅度“校改”墨子书,并形成了认知惯性。导致我们...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 伤寒论之条辩三八

    条辩内容: 三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条辩释义...

  • 犹一蚊一虻之劳丨《天下》章八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

  • 墨子.鲁问

    【原文】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八(三辩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zq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