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词赋文章
《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作者: 江边树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09:53 被阅读225次

            一直以来,无论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交际中,语言的艺术被人推崇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现在的市面上已经有太多教人好好说话的书了。当翻开中国古文精选范本《古文观止》,才发现我们玩儿的这些套路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已经玩儿过,还玩儿地炉火纯青,臻化入境。在古代,为了向帝王进谏、陈述事实时不招致杀身之祸,知识分子们总是绞尽脑汁,试图把话说得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事实上,任何专制统治者都不允许别人违背他的意志,做臣子的,永远只有服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想说服帝王,改变其原有的立场,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汉末三国与西晋易代之际,蜀汉旧臣李密写给当朝皇帝晋武帝的《陈情表》,言词恳切,委婉畅达,帮他摆脱了忠孝不能两全的两难困境,还意外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这篇表文可以说是李密的救命文章,晋武帝三番五次地召他入朝为官,他以祖母无人供养为由,辞不就职。统治者的耐心毕竟是有限的,李密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陈情表》中,他终于放了大招。文章表面上真情流露,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一场李密与晋武帝刀光剑影般的心理之战。这就像两位武林高手盘腿静坐,四掌相对,旁人看来一片祥和,其实暗地里内功的较量早已硝烟弥漫。想看清楚李密暗地里出的什么高招,就得想明白两件事儿: 一是晋武帝为什么非得要李密出来做官,二是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

            中国古代以“忠孝”治天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此乃人之伦也。晋武帝处在三国乱世的尾声,他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了帝位,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晋武帝司马炎没脸也不敢以“忠”来号令天下,因此转而以“孝”治天下,那么,混世魔王司马炎又为何如此高看一个蜀汉旧臣- 李密呢? 

            晋朝建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稳定政权,要做到以“孝”治天下,就得选好政治宣传。李密当时就以“孝”名满天下,是搞政治宣传的不二人选。同时,李密德行和才干过人,在当时的蜀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司马炎为了顺利推行对蜀汉旧臣的“怀柔”政策,笼络西蜀人才,加强对蜀地的统治,就从李密这个蜀国郎署入手,搞定了李密,就可以借助其在蜀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稳定蜀地局势。在这里,司马炎表面上是赏识李密的才干,暗地里却给李密出了一道致命的的难题: 为什么你李密在蜀时就能做官,到我晋朝时就不能做官了?这是个搞不好就掉脑袋的问题。

            那么,面对这么难破的招数,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李密为什么还不肯应诏为官呢?仅仅是因为祖母无人奉养吗?李密六月丧父,六岁失母,九岁不行,常年多病,是祖母躬亲抚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感情不可谓不厚,供养祖母确实是不肯为官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李密应该还有其它的政治考量。

            当时蜀国刚刚破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忠孝总是不分家的,大孝子李密作为蜀国旧臣,不可能没有忠君之想,故国之思,更何况晋朝政权刚刚建立,司马氏杀伐心太重,不断铲除异己,阴险毒辣,而招降李密心情又如此急迫,让李密无所适从,他对司马炎的招降真心存在疑虑。李密又很清楚自己当时的政治形势,“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人微言轻,基石不稳,李密觉得这个时候出山,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他还需要等待与观望。“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这一句一方面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折中方案,给足了晋武帝面子,一方面又为李密进一步观察晋武帝的政治作风和晋朝的政治生态争取时间。

          《陈情表》陈上去之后,晋武帝非常感动,说:“士之名,不虚也。”不仅同意了李密的请求,还赐给他两个奴婢,还让地方官员给李密的祖母提供生活用品。一篇文章,不光免除了杀身之祸,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李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把真情和假意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用真情包裹着假意,用假意反衬真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达到了隔山打牛,敲山震虎的艺术效果。

    《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以及“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这些给统治者戴的高帽子“假意”全为下文的“陈真情”张本,极力夸赞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就是为引出下面的“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从而给晋武帝出了个难题。为了回答晋武帝出的最难的题目: “为什么你李密在蜀时就能做官,到我晋朝时就不能做官了?”李密以退为进,先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官迷,“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再放低自己“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目的就在于迷惑和麻痹晋武帝,是向统治者“示弱”的一种反抗。

            文章除了劝说技艺高超,其文学魅力也格外动人。全文结构精妙,层层铺垫,叙事严谨,语言上,骈体句式的使用,使得文章铿锵有力,浓郁抒情,充满了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文章最可贵的是情理兼备,理出于情,发乎情,止乎理,言词恳切,说理透彻。

            常言道: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言的艺术同样是这么个道理。李密的《陈情表》抓住了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同样的,李斯的《谏逐客书》紧扣嬴政“一统天下”的政治愿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通过赵太后的爱子情深达到劝说目的。万变不离其宗,再多的技巧最首要的成立条件都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清楚别人之所思所想,再通过迂回曲折之术,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情表》中的真情与假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zv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