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故事

作者: 胡二2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20:08 被阅读29次

我在北方呆了两年多时间,你要问我北方什么最好吃,饺子,饺子当然好吃,但不是最好吃。

最好吃的是小米馅饼,用糯小米粉的面做皮,里面包的是糖馅,然后烙熟,金黄的,软糯的,咬一口,糖汁儿流一嘴。

我在孔村学校读书的时候,去河北新河寻寨的堂兄家,大嫂给做的。

小米没有脱粒的时候叫谷子。

孔村的学校里有片谷子地,就在靠北面的羊圈前面。晚饭后,我溜圈时经常路过那里。

谷子是中国最原始的食粮。

我曾写过一首有关谷子的诗:

突然,想起了北方的谷子

我是那么地喜爱着她

谷子地边的野草枯黄

谷子稀疏

黄昏,牧羊老汉和羊群一起回到校园

我正拿着两个馒头

女孩含笑而过

阳光打在灿烂的笑容上

让我迷恋着青春

馒头堵塞在嘴里

我在沉思

晚上要不要去老师家的菜地偷红薯

带着铁镐

带着书包

也带上那微笑的女孩

(小米和野草被铲去,羊圈推倒成废墟;

高楼矗立,男女在楼上温暖里欢歌;

老汉走了,羊成了一锅鲜汤

女孩成了他人的奶奶

没有我们喜欢的黑暗

没有我们喜欢的野草

没有青春的谷子地

校园的荒芜,青春在这里零落)

后来有一天,我在南方,从小镇的街上走过,书店关门歇业,我进去,找了两本书,《汉书》和《后汉书》,在《汉书》里有一篇叫《律历志》,讲到谷子(小米)和中国的历史起源,我大为惊讶。

谷子,才是我们的起点。

黍离之悲与周公制礼作乐

有个成语叫黍离之悲,来自《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是一种粮食。

古代北方有五种粮食,叫五谷:黍(黄米)、稷(高粱)、麦、菽(大豆)、稻

黍,shǔ,糜子(糜烂的糜),禾属而黏者也。——《说文》。今北方谓之黄米。

粟su,小米,也就是北方的谷子。

以前南方是荒蛮之地,,叫东夷南蛮北狄西戎,中国的中心主要在华北一带,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

夏是在山西,今天山西还有个夏县,是夏朝的都城所在,在山西运城靠河南三门峡一带。

商是在河南商丘一带,后几次迁移到河南安阳(殷商),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商朝的东西。

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器物上可以知道商朝是很奢靡的,你像司母戊大方鼎有832公斤,中华民国撤离大陆的时候,因为太重而带不走,所以可以想像商朝的繁华,那个时候周的部落还在甘肃的陇上放羊。

周和秦是西戎的部落,周姓姜,还有一个羌族(青海),他们在古代应该是同一个部落,都是放羊的。

周武王从陕西岐山出发,联合了当时800多个部落,“会盟津者八百诸侯” 《史记·周本纪》干掉东方的商。

然后周朝建都咸阳边上的丰镐。

周朝总结商朝的失败是没有规矩,没大没小,就由当时的辅(CEO)周公制礼作乐,以规矩天下。

周公制礼作乐时,以黍为衡量天下的母本。

黍与长度

当时规矩天下的有度,量,衡,乐,律这样的一过过程。

这个过程都是从黍开始来确定的。

《汉书·律历志》(班固)有记: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

取黍(黄米)大小差不多的,一粒长度为一分,十粒直线排列为一寸,百粒直线排列为一尺,千粒为丈,万粒为一引。

商代,一尺合今16.95厘米,男人身高约一丈左右,“丈夫”之所以此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

里以前是一个村庄,“五家为邻,五邻为里”,25家组成的一个村庄,有田(井田),方方正正,一边的长度为一里,村长叫里长。

寻,八尺,寻(八尺)常男儿。

常,2寻为一常,寻常。

仞,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说文》

咫、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说文》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一步为五尺。

长度是“职在内官,廷尉掌之

黍与量器

量器是这样定义的,《汉书·律历志》(班固)有记:

量者,龠yuè、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状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圜而函方,左一右二,阴阳之象也。其圜象规,其重二钧,备气物之数,合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声中黄钟,始于黄钟而反覆焉,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黄钟律之实也,跃微动气而生物也。

取1200粒黄米,放在龠yuè(一种管乐器)中,两龠yuè为一合,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hú

量器的管理是“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

黍与衡器

衡器是这样定义的,《汉书·律历志》(班固)有记: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忖为十八,《易》十有八变之象也。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余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也。铢者,物繇忽微始,至于成著,可殊异也。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二十四铢而成两者,二十四气之象也。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铢,《易》二篇之爻,阴阳变动之象也。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钧者,均也,阳施其气,阴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权与物均,重万一千五百二十铢,当万物之象也。四百八十两者,六旬行八节之象也。三十斤成钧者,一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物终石大也。四钧为石者,四时之象也。重百二十斤者,十二月之象也。终于十二辰而复于子,黄钟之象也。千九百二十两者,阴阳之数也。三百八十四爻,五行之象也。四万六千八十铢者,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功成就,五权谨矣。

取1200粒黄米,为12铢,2400粒黄米为一两,然后16两为一斤(香港还是16两制),然后30斤为一钧,120斤为一石。

两,是两黄钟律的重量,24铢表示24节气。

16两为一斤表示4时(春夏秋冬)乘4方(东西南北),一斤384铢表是384爻。

30斤一钧,表示一个月30天,一石4钧表示一年四季,一石120斤表示12个月。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古代人把权(秤砣)衡(秤的中心点)和规矩准绳称为五则:

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

规者,所以规圜器械,令得其类也。

矩者,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规矩相须,阴阳位序,圜方乃成。

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

绳者,上下端直,经纬四通也。准绳连体,衡权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辅弼执玉,以冀天子。汉书·律历志》(班固)

然后由五则导出四方和四季五象五行:

咸有五象,其义一也。以阴阳言之,

大阴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冬,终也,物终臧,乃可称。水润下。知者谋,谋者重,故为权也。

大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夏,假也,物假大,乃宣平。火炎上。礼者齐,齐者平,故为衡也。

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秋也,物敛,乃成孰。金从革,改更也。义者成,成者方,故为矩也。

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木曲直。仁者生,生者圜,故为规也。

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土稼啬蕃息。信者诚,诚者直,故为绳也。

五则揆物,有轻重、圜方、平直、阴阳之义,四方、四时之体,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顺其方而应其行。职在大行,鸿胪掌之。《汉书·律历志》(班固)

 

黍与律历

黄钟等于90粒黄米的直线长度,音乐以黄钟来定,《汉书·律历志》(班固)有记:

五声为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也。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亡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有三统之义焉。其传曰,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律是用竹管做的: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音乐的律有12个,阳6,阴6,相当于12个月,阴阳相当于雄雌,律加上五音阶(音调的高低:宫、商、角、徵、羽)就可以形成音乐了。

用八种乐器演奏:

土曰埙,匏páo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祝。汉书·律历志》(班固)

言以律吕和五声,施之八音,合之成乐。《汉书·律历志》

古代音乐是用来调和人心的;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顺以歌咏五常之言,听之则顺乎天地,序乎四时,应人伦,本阴阳,原情性,风之以德,感之以乐,莫不同乎一。《汉书·律历志》

古代讲和,天地人和,和也就是顺,后来和给日本拿去了,叫大和民族。

宫、商、角、徵、羽又和五行相对,还有五德仁义礼智信,五官貌言视听思,君、臣、民、事、物。

黄钟为天,林钟为地,太族为人:

“于三正也,黄钟,子,为天正;林钟,未之冲丑,为地正;太族,寅,为人正”《汉书·律历志》(班固)

古代音乐的律和天文的律是统一的:

黄钟(阳),子时,农历11月;

大吕(阴),丑时,农历12月(帮助黄钟疏通气流而使万物萌芽);

太族(阳),寅时,农历正月(阳气大,奏地而达物);

夹钟(阴),卯时,农历二月(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

姑洗(阳),辰时,农历三月(阳气洗物辜浩(洁净));

中吕(阴),巳时,农历四月(旅助姑洗宣气齐物);

蕤宾(阳),午时,农历五月(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

林钟(阴),未时,农历六月(助蕤宾君主种物使长大茂盛);

夷则(阳),申时,农历七月(阳气正法度,使阴气夷当伤之物);

南吕(阴),酉时,农历八月(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

亡射(阳),戌时,农历九月(阳气究物,而使阴气毕剥落之);

应钟(阴),时亥,农历十月(阴气应亡谢,臧万物而杂阳阂种)。

然后一年四季,阴阳调和。

古代天地人之律是不能逾越的。

六,黍与正六边形

正六边形是最稳固的图形,蜜蜂的蜂巢就是正六边形结构;

在《汉书·律历志》讲到正六边形与律构造:

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历十二辰之数,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数备矣。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径象乾律黄钟之一,而长象坤吕林钟之长。其数以《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至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千万,其法在算术。宣于天下,小学是则。职在太史,羲和掌之。

用竹签,直径一粒黄米,长60粒小米。271根成正6边形,为一握

以上都来自“使羲和刘歆(注:刘向之子)等典领条奏,言之最详。故删其伪辞,取正义著于篇。”

 

突然想起了罗大佑《光阴的故事》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2018-05-27

相关文章

  • 谷子的故事

    我在北方呆了两年多时间,你要问我北方什么最好吃,饺子,饺子当然好吃,但不是最好吃。 最好吃的是小米馅饼,用糯小米粉...

  • 鬼谷子的故事

    一、身世传奇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赵的和一家姓周的,他们是邻居,赵家经商,周家务农,两家相交甚厚,关系密...

  • 历史小故事之《二百五的来历》

    这个故事和苏秦有关。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 早年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是鬼谷子的学生。 苏...

  • 诗 | 一粒米

    一粒米一粒乡愁 打谷场驴子碾子秋风上的谷子充满乳水的奶子 风过谷子地里响起俺爷俺奶的故事 2019.5.29

  • 鬼谷子的203句名言

    鬼谷子的203句名言 作家名著名言集锦 鬼谷子 年代: 先秦 鬼谷子作品: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简介...

  • 鬼谷子的203句名言

    鬼谷子的203句名言,物极必反,困则思变 鬼谷子 年代: 先秦 鬼谷子作品: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简...

  • 张一山、孙耀琦携《青谷子》重登卫视,横扫多家视频播出平台!

    2015年9月,《青谷子》剧组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黑龙江省肇源县瓦房村,电视剧《青谷子》的家乡,故事开始的地方...

  • Day122鬼谷子记1季,目录

    我的鬼谷子记一共有十季。 以后我就要正式开始写鬼谷子记的故事了,今天先写下主角前言和目录, 先提醒一下,这是个小说...

  • 鬼谷子的智慧 玩弄别人于鼓掌之中的飞箝之术 三步走套路

    鬼谷子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是历史上纵横家的鼻祖,虽然鬼谷子自己没有留下什么传奇故事,但他的学生们用他的智慧,纵横天...

  • 沉芝麻烂谷子的故事

    村子往南有一道沟,约有10米深,沟下有条小河,如今已经干枯废弃,长满了杂草。 二十年前,这条河可是孩子们夏天玩耍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谷子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a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