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了几十年基础教育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习惯。”
这教育,即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家庭教育。这习惯,有学习习惯,更有思维习惯。
1、家庭教育
①熏陶
家庭教育重在熏陶。
矛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说过这样一段话:
“ 父母教我识字,教我算术,教我汉语拼音。但那么个强度远不如现在家长们在应试教育背景底下,让他们考一个好成绩,然后逼着做作业、读书更高。它的强度是非常非常低的。可是这些低强度的开导和教育,它有价值就在于目的性没那么强,更多的是形成了一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底下,形成了一个很高级的东西,就是熏陶。”
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读了一份叫《参考消息》的报纸,一个孩子从小就知道世界是宽广的。绝不是那么一点点,绝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小村庄。《参考消息》对他未来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它决定了他的思维。
他说:“像他这样的人,在成为作家之前,实际上已经是作家了。只不过作品还没写出来而已,所要等待的就是把那些作品写出来。因为你是有标准的,一旦有了标准,你做什么什么事情都方便。或者说,你一边干,一边寻找标准的时候,一定比人家吃力。而这个东西,就是熏陶,一种思维习惯的熏陶。”
李笑来父亲是东北师大的英语系教授,用过的教案密密麻麻都是修改的痕迹,李笑来在新东方教学的时候,这种习惯在他身上得到了继承,他在不停的修改,精进,他上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出版的词汇书几十年还在畅销。在父亲工作模式与思维方式的熏陶下,他习得了一种精益求精的习惯,和不断精进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他所说的追求成长或成长率的思维模式。
巴菲特并没有把财富留给子女,但子女从他这里继承的是比财富更值钱的东西,那就是他的思维方式。他不用看报,却知天下事,这是长期分析形成的一种预测能力,一种思维方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理财方面自然不知强出别人多少。
一个好父亲或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对孩子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影响意义深远。
②婴育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很多家长由于怕麻烦,图方便,过度保护等原因,采取怀里“抱着走”的方式,不能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看待。
学校组织看电影孩子不知道电影院在哪里,开车送送吧;
郊游那么危险,干脆让孩子取消吧;
课程那么多,给孩子排个时间表吧;
高考竞争那么激烈,让孩子出个国吧;
学习问题那么多,给孩子报个班吧;
不让孩子输在起步线上,报班报班,哪个贵报哪个……
不愿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头,面对一点点风险,也不允许孩子犯错。给了孩子自己以为最好的,却一次次的剥夺了他们自我保护、自我修复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那些从小被抱着走,从小就被逼着学,无法独立,离开奴隶式教育就自爆自弃的孩子认知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而认知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最根本的、最大的能力差距。不管是成人与成人之间,还是成人与孩子之间,冲突的存在,根源都起于认知的不同频。
认知资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真正的人生财富,而且是持久不竭的财富。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这种财富的积累。因此,一个人的精进成长,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不断挖掘积累自己的认知资源。
那,一个人的认知资源究竟从哪里得来呢?
实践。
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
行动中的思考。
有些路终究要孩子一个人走。人生,最终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早点学习这项本事,体会到主动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比起被动和顺从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安排,要靠谱得多。
③发现孩子是什么
教育不仅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还在于我们是什么。
蔡志忠,著名漫画家,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然后一直画,不知不觉就成了大漫画家,名利双收,从没有觉得过得很辛苦。
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不用特别努力就能上台阶;如果找不对领域,再努力也只能做水平运动。
而好奇心就是人生那一步,找到自己的领域,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能量。
让孩子有好奇心去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在关键期给予培养,人生想不开挂都难。
12岁以前,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错过这个时期,再开发就很难。(关键期)
语感,球感,乐感,审美,它一定是在身体完全发育好之前,一点一点到你的身体的内部,成为你的肌肉,成为你的筋骨,成为你的感知能力。
所以,童年和少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你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语言和语言美学的认识,这些东西如果都植入到你的身体内部去的话,它总有一天会呼风唤雨。
2、学校教育
学习不是单纬度的灌输,而是一门复杂的活动,既有内容的传授,又有方法的点拨,还有规范的传承。在这门负责的活动里,老师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人处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也处于不同的境界: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大多学习能力水平处在第一个境界。
对于这个水平的孩子来说,一个好老师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虽然不是孩子群体的成员,却是他们的领导者,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变孩子群体中的文化,从而影响到每个人。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语)“导而弗牵”是好老师的最基本的素养。教师时代应该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导师时代。
3、好的环境
不要小看了同龄人对孩子影响。虽然孩子很小,但他们也遵循人类行为的特点——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个人的行为,与大多数成员不一致时,这个人就要改变。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同龄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我自身为例,我上初二那一年,遇到一个同桌,特别爱看书,小说、杂志、经典名著,各种书都看,涉猎面特别广。上课看,下课看,无时无刻不在看,我也受到了她的影响,看起了书,各种期刊杂志,小说,自己买,问同学借,班里同学的书被我借了一遍,那一年我看了很多少,古龙的小说《神偷小千》印象特别深刻,看的第一本小说,《家》、《骆驼祥子》、《简爱》、《傲慢与偏见》、《复活》、《项链》……那个时候借得一本没看过的书,如获至宝,周末最愉悦的事就是看书,那一年我文笔也最好,作文比赛获得市特等奖……那一年我也特别聪明,不怎么学习,英语数学语文门门拔尖……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因为家人不允许我看小说,或许是因为学业繁忙,我看的书就少了……自然,文学的天赋可能还没来得及开发就泯灭了。
4、阅读的弥补
有人说,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遇上一个好父亲或者一个好老师。如果不幸两者都没遇到,那么就剩下多阅读书籍这一条捷径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58本,而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儿童的6倍。孩提时代薄弱的阅读习惯,会导致成年国民巨大的阅读量差异。
“每天10点半睡觉,5点半起床,起床后半个小时读书”,芬兰人坚持“三个半”的作息时间,读书就已经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公园里,地铁上,咖啡馆里,你可以随处可见读书的人,一本书就好像是一个世界。
无需拘于环境,无需顾及场所,书是沉默寡言的芬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是他们通往渊博知识的媒介,每个芬兰人都是孩子阅读的典范。
阅读能扩展我们的认知范围,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最终,肯定有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并且,一旦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体系化也会自动形成。有些人,他们脑子里只有零星几块砖头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还有一些人脑子里有高楼大厦,更有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整个城市……
5、孩子应有的素养
语言、数理逻辑、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运动与健身、信息、环境和财商等九大领域(学科)素养;
质疑与批判、创新与创造、热爱并终身学习等三大高阶思维素养;
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生涯规划与人生幸福等两大个人素养;
沟通与合作、跨文化理解、领导力、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四大社会素养。
6.父母能做的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除了给予的基因,就是为他们塑造并挑选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