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争与论(伪)学术篇

争与论(伪)学术篇

作者: 自羽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19:01 被阅读0次

观前提醒:这些全是个人理解,目前是不成熟的观点。因为这需要系统学习才能得到完善的结论。现在我没钱(每天只能吃清汤面的程度),还在忙于生计,没有时间深入学习。随着生活改善,与学习的深入,会完善的。(我求生欲极强的)

还有,这是我的草稿,看不懂正常,修改后的点在这里。

争论:一般指两个或者多个人由于目的或者价值观的差异,无法和别人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而互相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过程。(来源百度百科)

个人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等情况不一样,导致每个人的认知不一致,引发的非理性且无法通过客观事实检验真伪的讨论。(这里应有“理性讨论”与“非理性讨论”相反。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问题,笔者暂时说不清,故不展开谈论。理性讨论是正确做法,如何做到?怎么做到?为什么做?只有解决这四个问题才能立证,理性讨论的是真的正确做法。)

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来源百度百科)

个人理解:判定客观事物的不同取向或观注点差异。客观事物=存在事物,不加主观判断的事物。


苏格拉底——如果我们两个仅仅因为争论两个数字哪一个更大这样的问题,会严重到引发愤恨的情绪吗?

我想那种情况我们大概只会去用算术的方法来解决争论而已。”

“我们会因为对物体体积的大小判断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不休吗?当然不会,因为直接测量一下得到答案。我们这样的人一定会用行动直接解决这类争端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我们难以达成统一,甚至会发怒到势不两立,导致矛盾不可调和的问题,很可能是关于是非、好坏、贵贱之间的判断。只有这些能各执己见,并能自圆其说的事情上,才会让双方水火不容。”

个人结论:只有这些能各执己见,并能自圆其说的事情上,才会让双方水火不容。

补充:自圆其说的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大脑创建的客观事实,大脑根本不在乎客观是事实。灵感《深入大脑》),并没有客观事实做支撑。

来源:中国华侨出版社,黄颖译,柏拉图著,p182-183来源:中国华侨出版社,黄颖译,柏拉图著,p182-183

个人理解:苏格拉底口中的算数和测量体积指的是存在于现实事物,才能用测量和算数解决争议。但是个人的观点,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能在现实中找到事物,来测量对错。

或许用哲学更好解释。哲学有两种主义,唯物主义——物质层面;唯心主义——精神层面。而算数和测量体积属于物质层面,观点属于精神层面,它没有事物可以让人测量。


现实案例:

正方观点:只写一个“句号”,给自己点赞赚收益,不属于违规行为。

论据:

一、平台锁文,关乎敏感字,不关乎“句号”,不属于违规。

二、首先遵守规则,再利用规则,不算违规。

反方观点:只写一个“句号”,给自己点赞赚收益,属于违规行为。

论据:极少成会有很多“流失收益”,对于认真创作写四五千字的人不合理,属于违规。

我的结论:

这个问题是由立场决定的,不同的立场人做会不同的行为,也会诞生不同观点。

立场一:资产太多,当然不必做这种行为,他们只需要点赞别人就行,这种行为是费力不太好。

如果资产太少,那人又急于求成,只能这么行动,没有收益自己创造,又没违规。

立场二:辛苦创作的人,认为自己付出了血汗,应该得到应有的收益,感觉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引用《深入大脑》纪录片,作者:大卫·伊格曼,斯坦福大学脑科学教授(28分34秒-31分10)。

为了说明这件事,有个人设计了实验,让一个人盯着一副名为《不速之客》的画作几秒钟,并且让盯的人,记住画上的情况。几秒钟后,实验人员提问,画上有一共有几个人?受测者答错了。但是他知道,画上那个最大的人是不速之客。


或许这些例子有些远了,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是一个没有做出任何犯罪行为的人,但是某一天、某一刻,我想从事犯罪活动——洗钱。因为那时,我已经没有钱了,能用的只有不到一百元,只能吃五天,我很焦虑,那时正好在网上看见信息,说一天可以拿六七百。我问了,问得特别细,就差一点点我就可以得六七百解决生存问题了。

如果我是懦弱的人,或许会成为乞丐去翻垃圾堆,如果我是一个强横的人,或许会成为强盗;如果我是一个不懦弱,也不强横的人,我或许会成为一个小偷。

现实的情况啊,我什么都不是。我是一个站在所有立场考虑,不会去评价对错的人,对我来说对错就是立场和环境问题。要是成为了一个小偷,说不定能认识一些小偷,我问他你为什么做小偷?他会说一些义正言辞的理由,不过更多的人是说,我不知道。因为这是受环境决定的,他们当然不知道。(灵感:一次我问周围的人,“你想怎么过一生?”那人说,“不知道。”)


站在他们的立场说,“他们犯法没有错”,读者会认为是非常荒诞的事,尤其是被抢劫过、被小偷造访过的人。这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了正确和正义活着,是为了维护自身构建的思维方式而活,所以无法感知到真正现实。(理解灵感《深入大脑》作者大卫•伊格曼,斯坦福大学教授)

争论是无意义的,但是理性讨论是有意义的,因为一方面可以看清自己的不足,进而改变自身想法,然后行动,接着观察理想和实际偏差,逐渐接近理想情况,便是提升。不同的立场,做不同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固执偏私永远是不对的。

那么立场是否可以调整和统一?

可以。大多数的时候,立场诞生有两个:一是、客观原因,二是人为原因。例如,今天我去找工作,然后有人把钱给我了,当然不会变成强盗。最近疫情当前,公司不好存活,只能裁员。在公司的立场来说,裁员是必须的,这是客观。不过客观立场可以通过人的行动改变。例如,公司打了一张借条,在来一些利息,向员工借钱调薪,把人留下,继续工作。并承诺经济一旦好转,连本带息还。这样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保证,他们肯定更乐意为公司赚钱,底层员工带领公司走出经济寒冬,也是有可能的。客观原因与人为原因是相互的。

关于这次争论,可以让平台找到那个人,向他卖写作相关书籍、教程提升写作水准,而不是发“句号”因为争论是不对的,讨论是对的,讨论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就需要学习。

“让平台找到那个人,向他卖写作相关书籍、教程提升写作水准”这句话就是人为原因,改变立场。

这是争与论学术版,如果你想了解始末,请看这个;如果你想理解,请看这个

相关文章

  • 争与论(伪)学术篇

    观前提醒:这些全是个人理解,目前是不成熟的观点。因为这需要系统学习才能得到完善的结论。现在我没钱(每天只能吃清汤面...

  • 古之士今之读古书

    古之士者,读书为在天下中争一席之地;今之读古书,只论学术高低。

  • 2018-03-06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 原则

    常与同好争高下 不与傻瓜论短长。

  • 2018-01-06

    常与同好争高低 不与傻瓜论短长

  • 2017-06-19

    常与同好争高低,不与傻瓜论长短…

  • 最重要的事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只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 清晨语: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 2019-04-13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争与论(伪)学术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ds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