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搬家,那天太忙,没来得及日更简书,本抱着侥幸的心理有复活机会,结果系统提示挑战失败,坚持了85天,宣告日更挑战失败,有点打消积极性,因为又要从新开始,看到那个数字发生一点一点变化。
我在想我有这种心理是因为自己在乎那个每日增长的日更数据,还是在乎自己写文章被打断的遗憾。我在想坚持做一件事不是说你一定是机械的每天都要做,每天都打卡,也要给自己一定弹性的时间,一点调整的时间。比如坚持早起不是说每天都要5点起床,而是频率要高,比如每周7天能完成6天,1天自由安排,这样才会有换换脑子思考调整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认为是自己错了。坚持做一件事情很难,因为中途总会发生一些紧急事情打断你的计划,如果你分不清轻重缓急,没有分清要事优先的原则,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总被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挟持着前行,所以步伐移动得比较缓慢。
日更打断了,又重新挑战吧,越挫越勇,不要太在乎那个数字,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天天坚持变好的那种决心,每天坚持输出,去做好一件事情的行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从新调整,坚持重要的事情在没有打扰的时间段完成一件。每日三件总要的事情,在早上吃掉一只青蛙,自己的心理负担就不会那么重,就会释放紧张情绪和焦虑。
在时间管理四象限中,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是最提升幸福感的,但容易让人忽略,因为它不紧急,让自己不会焦虑。它是靠着一点一点积累让自己慢慢成长,比较稳固。在积累到一定阶段会成爆发式的增长,让你体会到复利的快乐。
很多人说一个人他运气真好,其实就是说他没怎么努力就有了好运气,在投资理财中靠的是运气,在技能知识学习中靠的却是原始积累。知识的积累复利不比获取金钱财富收获少,因为他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
你口袋实实在在的钱,是你知识显化出来的,是你认知决定的。所以说贫穷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贫穷上,脑袋空空才会口袋空空,要想赚到钱先提高自己的认知,去坚持做一件事情,1年,5年,10年,甚至一生。
生活中太多意外的事情,我们也容易受到周围的人事物干扰,在自己容易受到影响,分不清轻重缓急的时候,学会隔离干扰。人是环境的财务,为什么我们在办公室和图书馆很容易专注的完成工作,但在家里效率就要低呢?
我一直认为家是休息的地方,不是工作的地方,就像这次我搬到市中心,给自己精减了房间,一个人住一间房加一个阳台足以。现在疫情很多地方好转,不需要居家隔离,在家办公。有了自由的空间,我更愿意到不受干扰的地方办公,比如办公室,书店,图书馆,咖啡馆。以前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在咖啡馆画图,一画就是一整天,感觉时间不够用,当进入心流状态人就会产生一种无比的幸福感。
要事第一,优先选择不紧急但是重要的事情,你会体会到日积月累后的真正快乐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