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常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读书已经成为了历代中国农民望子成龙的必经之路。
虽说自民国以来,废除了科举制,但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一切将孩子学籍从乡下转入了县城,而自己也随着孩子开始了伴读。
自我小学六年级离开了家乡,转入到县城后,至今已有了七个年头。每年的寒暑假虽说都会回一趟家,但总是聚少离多,与周围的大爷、二爷、大妈、二妈……也就见面时打个招呼,称呼一声,颇有一面之交的意味。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与家乡周围人的关系渐行渐远。而今天早上去村子的生活广场领东西的时候,发现大多人我已经不知道怎么称呼了,还有些人虽然知道怎么称呼,却是少了些许的热情。
虽然说求学是一个方面,但是与我相玩的幼时玩伴,虽然没有入县城求学,依旧少了些对周围人的认识。当然,我们之间的友谊依旧存在。
也许代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原因,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善言语吧!但在我看来,可能成长就是这样的过程:慢慢地舍弃了一些人,慢慢地不会再说一些话,慢慢地忘记一些人,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铭记在心中。
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