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看事物有自己的原则,容不下任何瑕疵,一是一,二是 二,眼中非黑即白,没有什么模糊地带。他们给人的印象也是刚正不阿,似乎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但这样真的没有问题吗?其实不然。凡事讲原则是一种品质,但有很多人因为太过于坚持原则而导致失败。比如,春秋时期,宋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决战,宋襄公把仁义看做最高原则,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宋军早已在对岸列队完毕,手下的将军建议发起进攻打对方个措手不及。而宋襄公却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之危呢,非要等楚军过了河以后再进攻。楚军本来实力就强,看宋军一点没有进攻的意思,于是加快渡河,迅速打败了宋军,宋襄公就因为坚持仁义而错失良机。在我们今天看来,宋襄公的做法很迂腐,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还在犯宋襄公同样的错误呢。领导提出了工作思路,你觉得这个思路和自己的不一致,甚至觉得领导的思路不如自己,非要当面让领导难堪,最后领导干脆不让你干了,我想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提出了灰度管理的理念,他指出人性是复杂的,绝不是简单的黑与白,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可见,灰度的本质是必要的妥协,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有的人认为妥协就是软弱的表现,实则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等待我们的结果必然被虎吃掉。妥协是为了生存,也是老祖先传给我们的本能,是一种理性的决策。我们需要的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意气用事。如果无法立刻实现,采取必要的妥协,曲线救国才是明智之举。从哲学上讲,灰度本身也是一种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只有看问题全面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如何运用灰度思维呢?
1.灰度用人
我们很多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走上管理岗位。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很难简单的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而且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作为管理者最该做的是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坚持“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去最大限度发挥一个人的长处,尽量抑制他的短处。任正非对华为的招聘提出要求,要招聘“偏才”、“怪才”、“少年天才”,而不是招一个完人,这就是典型的灰度用人思维。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就是善于用人,谋士陈平并不是一个道德很高尚的人,曾经和他的嫂子私通,又收受贿赂,又反复投靠主子。但是这个人非常善于使用离间之策,于是刘邦给予他四万金,而且不问钱的去向,让他去离间项羽的手下的大将、谋士,竟然成功地除去了项羽的左膀右臂。这也是灰度用人,不在意他的短处,只用他的长处。
2.灰度办事
很多人刚开始工作,年轻气盛,绝不妥协,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很大阻力,越干的多出错越多,得罪人越多。这个时候,利用灰度思维,必要的妥协就很重要。比如,对于涉及利益比较多的问题,先不急于下结论,先放一放,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听领导的,获得领导的支持比实现自己的想法重要。夫妻二人吵架,如果非要分出胜负,则必然是两败俱伤,假如没有原则性问题,一方选择妥协,就很容易解决矛盾。
3.灰度不是没有底线
灰度是为了达成目的必要的妥协,但不是没有底线。华为用人的底线是正直、诚实、廉洁,一个人能力再强,但如果违反了底线,做了损坏公司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能用。刘邦用人也有底线,就是忠诚。鸿门宴上,项羽说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进献谗言才产生了误会,刘邦逃走后立刻诛杀曹无伤。而项羽却没有除掉自己内部最大的叛徒项伯,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们在实际运用灰度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底线,不可一味地放弃,不要为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主要目标。
以上,与您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