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唤醒

作者: 岩泓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6:17 被阅读20次
专业的唤醒

每天顶着酷暑,背着布包,带着笔记本、笔、发给的教材,全身心地坐在教室的第一排,那教室也是自己喜欢的,被浓郁的蒙古元素包围着,听着那纯正的美国发音,看着四位教师一码的:高鼻梁、深眼窝、大眼睛、白皙的皮肤,那种绝对视听享受。之前就一直陶醉于美剧,追逐于《吸血鬼日记》、《欲望都市》、《暮光之城》、《凯莉日记》......之间,看着字幕,听着美语,随着剧情以飨专业交流之匮乏,依然会有杯水车薪的凄然:毕竟隔着屏幕,怎么也不能有互动的遗憾!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事奚落说:崇洋媚外,你就喜欢美国鬼子,你就不爱中国男人。我笑了,没有一点点介意,因为她们的声音充满了家人的爱意,超越了同事的芥蒂,最主要的是我很清晰自己在守护那快要被地方化的专业发音。曾经作为一名莘莘学子,那么陶醉地追求英语的学习,还曾经发音地道的教授着教室里那些模仿发音的学生,毕竟岁月匆匆,难挡母语之氤氲,更难脱开大漠家乡口音的使用交流的优势,我的英语已经快要被冠“左旗英语”了!在课堂上我说的越来越少了,一是怕教给他们不够标准发音的英语,二是怕说出的那些很快就被庞大的国语、强势的方音改造了,我很自豪的能做的就是:教一些发音,规范单词的发音,矫正那些裹着很重方音的错误,偶尔听到同行大胆操着口音的表达,心中着实捏把汗:幸好没有那样!

    暑假快要到了,办公楼一楼大厅的小绿板上张贴着用A4纸张打印的各种通知,大家都浏览、默记放假前必须完成的要务,其中一段文字让我驻步注目:7.13-7.31培训。一股莫名的愤怒油然而生:简直就是抢劫!假期直接缩短!带着不情愿、压抑一种类似被绑架的无助,我坐在蒙文试验二小的会议室的前排,培训的开班仪式会议在这里召开,主席台上的发言轮番,熟悉的、不认识的面孔依次用麦克风致词,我根本无心,更无意聆听寻常的再也不过的那些官方客套……“他们是志愿者,而且是基督教徒,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免费培训英语老师的口语......”这些话却很响亮地挤进我的耳朵,“白求恩”!这是我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信号,怎么会?这是2015年啊!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轮到美方代表发言时,四名志愿者中之一的小伙子的最后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美方的声音,却用老祖宗的话告诉我:是真的。那张凹凸、很立体的、带着友好善意的微笑的脸,让我信了!因为我从他的脸上读出了虔诚。

专业的唤醒

  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子嘴里说出来的汉语竟然如此得体,后来从他的课上得知,他在美国学汉语已经四年了,除了有专门学习汉语的老师,他平时在美国就找中国朋友交流, 反复练习。他在给我们上课时,时不时会用中文解释我们陌生的单词,比起其他三位老师的课堂,顿觉轻松许多,昨天课下和他交流时,因为涉及到医学的一个单词,他觉得用英语表达对我理解有难度,嘴里说着:maybe it is a bit difficult,手里立刻用手机查出,并且用中文告诉我他刚刚说的那个英语单词的意思是:返酸。

  我们每天早晨在两个教室交换上课,金发碧眼的短发老太太Sharon主讲我们每天的第一堂课,她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的双胞胎儿子14日那天刚满一岁,她让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名卡拿在胸前,对着她的手机说:Happy birthday!她要把来自地球这面的中国的阿拉善的祝福传达给大洋彼岸的他们,她在不停的拍着、比划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接下来的课堂上她还打着节拍、扭动自如地教我们跳伦巴、手里拿着花两美元从上海买到的、黄色身体、红冠子、玩具大公鸡,发出刺耳的鸣叫声,提醒我们时间到了、她的ppt因为版本不同放不出来时,她烦躁的双手紧握、仰面、摇头……我们几乎没有她是退休年龄段的角色概念,她目前单身,还希望找到一位爱她的人......也许文化不同,也许信仰有别,她说起这一切都那么的自然、真诚,感觉不到一点做作,我们也就自然被感染着,影响着。

  我们自然被分成四个小组,小桌子背靠背对放着,我们四个人又被指定为理事、书记、帮助者、汇报者类似的角色,(很高兴的是我的同校同事是一组)而且角色每天轮换,她每天、每堂课都要讲一个主题,每节课的程序都是固定的,她会用ppt 呈现包括:问候语、复习昨天所学、谚语、绕口令、语音、主题讨论内容。而里面所有的任务都是由小组成员参与相互练习、切磋、讨论、探究来完成,书记记录讨论内容,最后小组的讨论结果由书记员整理成文,由汇报者在全班展示结果......这种课堂程序完全就是我们这两年苦苦追求、死气白咧想要弄出的所谓课改、高效课堂、狼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用导学单、导学案的理想境界,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在课改的指挥棒下,谁能背负守旧、传统的罪名?谁又愿意被指责观念陈腐?于是写教案被导学案替代,学生都没有弄明白物主代词是?简单的音标都不会发,就每天要查大量资料,书写在module 、 unit的空白处,美其名曰自主学习。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是语言学习的基调和最终学习目的,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语言,因此就会有相通之处。在我们向英国人、美国人(他们的母语是英语)请教如何学好英语时,对方的英语真的就很好吗?就因为他们完全而且是非常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不会说出一个汉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有母语优势,他们从受孕开始就一直被“英语”宠爱着、熏陶着、呵护着,就像我们呱呱落地到完全可以流利的用汉语表达自己也就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一岁半的我们汉语就学的很好呢?如果能把这个基调定准,那么我们就会对自己、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释然了:不是因为我们教的不好,不是因为学生不努力,是因为英语不是母语,他们英语说的那么好,那么流畅,因为是他们的母语,公平的说我们的汉语和他们的英语一样的流畅,而不是我们操持英语和他们交流对话,他们嗫喏着汉语和我们谈中国的反腐打老虎,不是一个水准,没有可比性!这也就是我们在和这四位美国佬交流如何提高英语时,他们回答我们最多的就是practice,实践或者是练习,因为他们四个在美国都不是教英语的,他们只是英语操持者。相反在和那位小伙子Stenphern交流学习汉语学习的经验时,他以自己的四年学习汉语的切身实践,在英语、汉语的反复对比中给我们讲述了一节让我有顿悟的提升。

  课上问起有关英语语调的问题,因为不知道用英语表达一句话时,语调该怎么把握,常常是以自己的理解,套用汉语的抑扬顿挫来掌控语调,所以经常会拐调,给人以怪怪的感觉。在汉语中,每个汉字的读音由自己本身的声调来决定,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所以我们讲话抑扬顿挫,而英语每个单词的发音,是由数个音节组成,p它的整个单词的发音不是由一个调决定,而是定在某个音节上,所谓重读。因此我们听到某个单词不是很确定,就是因为这个单词的某些音节不是重读,而与其他单词一起构成语句时,其它单词有重读音节时,这个单词的非重读音节就被一带而过,或者被后面单词的开首辅音字母连带一起,组成新的音节,就是我们所谓的连读。因此在英语中,辅音非常重要,它就像桥梁建设中的桥墩一样连接、支撑、畅通整座大桥,而元音不是很重要。在英语听力中,某个单词的发音要靠辅音来判断,而不是元音,即便是某个元音发错了、或者发的不是很清晰,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听到的整个语句的意思来判断、甄辩。这一点和我们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汉字的发音由汉语拼音标示,一般就有声母和韵母组成发音,而声母和韵母都很重要,不能忽略哪一个,否则说出或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妈”这个字,如果声母 b不发音,则妈就变成了“阿”,如果标示为不同声调时,它就会有妈、麻、马、骂四个大径相庭的字。Stephen在给我们解释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特别是谈到他是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在两门语言的对比过程中,发现的英语不同于汉语的这个特性,他显得非常自信而且有几分得意,并且’说“It's a secret I found it ".而我受他的启发,第一次用英语给美国佬描述母语,自己在使用英语的体会、细辩汉语的特点,他频频点头......就是这节课让我有了“顿悟”的提升,更有一种拍案叫绝兴奋,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在彼此以自己的母语学习的经验、体会、感悟进行交流时,你才会意识到,与一个英语操持者请教的,不是如何学好英语,而是让他来谈他的母语的特性、交流习得,确实会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醒悟。

专业的唤醒

今天早晨骑车早赶到了学校,因为Sharon要为美国的教育内容在教室张贴一些材料。假期的校园分外寂静,只有附近施工的机器在轰响着,我再次环视着这所蒙古学校,看的墙上雕塑画蒙古象棋并配有蒙古文字,心里再次感慨万千:民族的,才是恒久。汉语博大精深,想要选取代表其特色的内容,还真是难,不象蒙语,只要看到它,虽然不认识,但是我们却可以立刻识别,它就是蒙古族的元素。

  Sharon到了,她依然首先关切询问我的伤势,并且在拿出美国学生的手记时说,她特意选择了书写不是很好的作业给我们,目的是:让中国的老师也知道,他们的学生做的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在进步。这就是我想到他们四个都有让我温馨的细节故事。在上老头的课时,几位老师的幼儿园小孩在相互追逐嬉戏,Cavin竟然躲在教室门口,待她们走近,突然举起双手,像个孩子似的“哇”出声,小姑娘愣住了,紧接着露出会心的笑容,不一会儿再次返回教室时,小手里拿着一朵盛开的芙蓉花,有些害羞却执意给他,美国佬满脸灿烂,很绅士的躬下身来接受着,嘴里还不忘Thank you。我提醒他:她还会给你花的。果然不一会儿,那小手里握着一朵粉色蹦跳着来到人高马大的他面前,仰着小脸,示意他,他接受了,显得有些措手,并且说:I made a mistake.打着手势要小姑娘留在教室,避免再次出去去摘花,却丝毫没有要责怪之意,反而满脸的愧疚,仿佛小孩的无知行为,全是因为自己的所为。Stephen在讲解英语、汉语的不同时,说其实他们在和中国人交流时,他们是不会随便指出英语错误,因为那是不礼貌的,尽管他也知道,中国人是在练习英语,但是他们会用正确的表达以示如何运用, 我这时才明白为什么我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从来都是“Good、OK、Yes”这类让我心花怒放的肯定回答,原来是文化差异,我更加理解为什么他们在拍照时,自然露出都是八颗牙齿,笑得那么灿烂,因为他们在成全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就获得了自信,不象我们总是在发现他人的不足,尤其是从事的是教师行当,职业特点就是苛责。

专业的唤醒

昨天,Sharon给我们讲的主题是“情人节”,刚刚走进教室我就发现,她的脖子里有了又一条、做工简单的、类似搭配布艺裙装的项链,感觉怪怪的:美国佬就是不一样,中国人有句俗语:好狗不戴两顶帽。她竟然脖子里戴了两条!在稍后的课堂教学中,她用手展示给我们那条项链时说:那是由三颗心组成的、材质是木头,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她是刻意的,是为这堂课。同样,下午Cavin教我们打棒球,我注意到,他戴了一顶棒球帽,体恤也换成了印有与棒球内容有关、浅灰色的一件,我们被分成狮子队和龙队,每个队有九名队员,虽然在实际比赛之前,我们就已经被给予了有关棒球的知识讲解,但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一点关于棒球的专业术语,因此Cavin的讲解也是一半的一半。在赛场上,他放五张白纸在不同点,作为运动员就位点,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棒球,太激动了!我在击打完后,跑回自己的大本营中,重重的摔倒了,虽然安全了,可是代价惨烈:运动裤蹭破、胳膊肘划破、左膝盖蹭破,肿的像鸡蛋般。Cavin在比赛过程中,非常耐心,有问题,他会叫停比赛,操着浓浓的美国南方口音,给我们讲解比赛规则,我们也就连猜带蒙,听完他的英语,队员之间用国语-汉语迅速沟通,就这样,不到一个小时的实地比赛,我们就把棒球这项在美国及其普及的运动项目学会了!运动无国界,音乐无国界,难怪姚明可以效力NBA,宋祖英可以和世界级的音乐人同声高歌!比赛结束后,Cavin还关切询问我的伤势,本来想给他讲讲中药跌打丸的疗效,一想到他不相信中医,就笑着谢谢他说:I can take great care about myself.(我能照顾好自己)。回到家中,在伤口处涂满用酒溶化好的药汁,口服了一丸跌打丸,打开手机图片,用肿起来的、还有些发抖的右手,不太稳的握着笔,补抄课堂来不及笔记、用手机拍的讲课内容,周末Sharon要收笔记本,查看我们的所记,美国佬,也有让人头大的环节部分,不过,我乐此不疲,因为心里还蛮欣赏他们的。

    我们每天就这样,像学生一样被教育、被训练、被感动,早晨8:30,下午3:00,每次有活动,如果有难度,大家的反应不是很好,每位老师都会很虔诚说“Sorry”,脸上那亲切的微笑,让我们一扫听不懂、没有反应、就像傻子一样、僵硬在那里的尴尬,他们说:You are heroes.You  do good job.班里和他们私下里交流的老师越来越多,课堂上踊跃配合、举手的老师也越来越多,课间有老师提出要拍照时,他们笑容灿烂地露出八颗牙齿,嘴里“OK”地应允着,热情无顾虑地和我们勾肩搭臂......我在想,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秉着“宁可给个好心,不能给个好脸”的心训维系着我们不可一世的职业高傲,见到学生会像讨债般丢下“作业做了吗?单词背了吗?你这次考试是怎么考的?”......不仅如此,当我们用常规,不能使那些英语考卷上,赫然不及格的学生,分数变成令人渴慕的八、九十时,我们就会极尽所能电话他的的父母,用谈判的威严,陈述着学生成绩问题的严重性,那不亚于世界末日,家长们的头低着,不时像鸡啄米样连连动作,那诚服的样子让我们心满意足:什么素质?怎么生的?还不回家好好抓抓?!!......在校园外,学生见到我们就像闪电般,躲到看不到我们的地方,偶尔参加社会交流活动,我们也会慷慨陈辞,遇到学生家长,更是不忘面授如何如何,好像在这个地球上只有教育是万能的,分数才是唯一。

      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播,它让人们拥吻优雅,饱具内涵,而一个人的知识的学习,也只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就因为中考、高考,分数已经变成我们界定一切的瓶颈,分数高的学生,会得到我们所有的人性光辉和善良的一面,我们会最大襟怀的包容和迁就他们:课堂上说话,好!说的好,他是在谈学习;作业没有写,他有他的道理;他妈妈怎么生的,养了这么好的孩子,你看他脸上那颗黑痦子,一看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那些分数低的学生,不会看到我们正面的眼神,有资格吗?你看那样,他都不敢看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次又没有及格!你再看那走路的样子,连点精神都没有,唉!简直就没救了!你闭嘴,上课怎么能说话,影响他人学习!我们眼睛的敏感度和职业的反应,高度一致,目的很明确,就是发现,他的学习就是这么不好的。

专业的唤醒

今天的课程要告结尾,Sharon又为我们设计了一台节目表演,需要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大家都用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各自小组的排练中。我们组表演的是《喜洋洋》,在表演的过程中,“灰太狼”忘词了,但是那又怎样,我们拿出台词,看好了,接着演,因为我们知道“practice makes pefect”。

大家最后还一致通过送Sharon 一件蒙古袍作为对她的感谢,当Sharon 穿上的时候,她再次露出了基督徒的那种虔诚的笑容。

专业的唤醒

相关文章

  • 专业的唤醒

    每天顶着酷暑,背着布包,带着笔记本、笔、发给的教材,全身心地坐在教室的第一排,那教室也是自己喜欢的,被浓郁的蒙古元...

  • 专业经验-把沉睡的灯光唤醒

    舞台灯光不只是给人和事物照明的,而是可以赋予其生命和灵魂。灯光领域所探索的内容能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 但是因为有些...

  • 唤醒自己

    唤醒。唤醒。唤醒。唤醒。唤醒。够了。

  • 2019-04-26

    孩子的开关要打开,不能吓孩子,打开了,不用老师管。 专业成长,学习,培训,研修。为何累,不累,是能力不足。 唤醒,...

  • 培训感悟|| 人生“三问”,唤醒专业成长的觉知

    人生“三问”,唤醒专业成长的觉知 ——杨安平校长《从自在到自为》培训讲座随思 德国教育学...

  • 诺恒第一周

    第一周 1.对自己时间管理有了那么一些更专业想法 二八法则 列任务清单 定期清空大脑 早起唤醒自己的活力 2.专业...

  • 鱼,渔,欲――揭开青椒成长的秘密

    培训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培训不仅给予鱼,也不仅给予“渔”,更应该给予“欲”。培训是唤醒您专业发展的“欲望”。 ...

  • 汇鑫财税学习《唤醒生命的三句话》

    教育即唤醒,美德即幸福,决心即信心。唤醒生命,唤醒良知,唤醒美德,唤醒幸福,唤醒决心,唤醒信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

  • 春雷

    一声春雷,唤醒了桃花,唤醒了大熊,唤醒了柳树,唤醒了小草,唤醒了青蛙,唤醒了小河,唤醒了布谷,唤醒了梨花,唤醒了樱...

  • 桔子🍹日复盘Days38 2020-05-15

    成长让人学会的,不是逃避危险,而是直面挑战。我是魅力无穷的桔子 【做了什么】 ☞晨起瑜伽晨间唤醒 ☞专业知识巩固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的唤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q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