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书的分类,在深度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是虚构类的书还是非虚构的书,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一本书。今天继续学习分析阅读,如何透视一本书。
我发现自己的阅读效率太低,45分钟才看完30页,而且是看的昏昏欲睡。阅读要学会主动阅读,在阅读的时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利益——不论是心灵或精神上的成长——你就得保持清醒。这也意味着在阅读时要尽可能地保持主动,同时还要做一番努力——而这番努力是会有回馈的。
而我就是因为阅读目标不明确所以看着就有点困。最近两天都是。从明天开始我首先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这样才能够清醒的看完。
今天学习的并不说所谓透视一本书是说我们要找到书的骨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掌握一本书的骨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引发了分析阅读的第二第三个规则。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句或者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尽量简短的话说出整本书的内容是什么,整本书在干什么,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就是发现一本书的主题和重点。有一个标准就是我们可以用几句话告诉自己或者别人整本书讲了什么。
第三个规则是: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个规则是说我们要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第三个则在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当我们掌握住一本书的整体性时,便会立刻抓住其中一些重要的部分。但是这每个部分的本身通常是很复杂,各有各的内在结构需要我们去透视。因此第三个规则所谈的,不只是将各个部分排列出来,而且要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就像是各个部分自成一个整体,各有各的整体性与复杂度。
今天就学到这,明天要带着阅读目标去看书,保持清醒。想办法把学到的阅读技巧用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