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围炉夜话--《走到人生边上》笔记

围炉夜话--《走到人生边上》笔记

作者: Charles_Xu | 来源:发表于2016-06-03 17:32 被阅读91次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写下了《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用自己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来探寻“神鬼”、“人性”、“灵与肉”、“天命”、“人生价值”等问题。书里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美的辞藻,先生平实朴素的文字,更像是先生慈祥温润的与晚辈围炉夜话,真诚认真,值得一读。

    先生认为人是灵与肉的结合,灵与肉即有矛盾,又有统一。肉像是容器,在意识没有形成之前就像婴儿,没有“自我”意识,有着无穷的欲念,要吃,要喝,爱享受。灵,则是灵性良心。当婴儿期过去,“我”的意识增强,赤子之心消失,肉体的欲望开始与“灵性良心斗争”。无论斗争的结果是“灵性良心”占上风,还是他被弃置不顾,最终灵和肉都会达到统一。(在这里我认为人在婴孩时更像动物或植物最初的状态,由基因驱动让个体获得最大的满足。随后因为环境,长大后,文化的影响让人变得有善心或有恶意。)

    人生一世,为了什么?宗教讲人生考验、讲今生后世轮回,杨绛讲这些都是身后之事,只求知道现世的意义。有人说人生价值在于“身后留名”,如果以名声来衡量,那么大多数人忙忙碌碌没有名声,岂不是没有意义,况且,“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先生认为,人这一生,有了信仰,对人生才有正确的价值观。探索人一生的价值,人活着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有多上成绩,有成绩就是不虚此生。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后部分『注释』讲了几个小故事尤其喜欢《劳神父》和《胡思乱想》,《老神父》里杨绛写了她年少时遇到的劳神父。劳神父给她送洋礼物、讲故事,以及层叠白纸包的糖果。更像是慈祥老人对小娃的慈心善念,纯粹的喜欢已经彼此带来的快乐,最后她写到"大概是为他辛勤劳苦的生活,添加上喜爱欢乐的色彩吧”。

    《胡思乱想》里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人死后入了天堂,那么亲人们还认得吗。杨绛说是不是人死了,变成灵魂,依然保持生前的丽貌,甩掉了肉体,灵魂彼此间都是认识的。这一篇不禁读来让人泪目,身边至亲都已不再,笔杆里平实,感受到的都是无尽的孤独,世事无常,人生悲苦,唯一能做的只是时常梦见。

    我的感受:年老惆怅忆旧事,早些年常听爷爷奶奶讲些陈年旧事,可能年纪尚小,并无太多感悟。年纪渐长有时候开始懂得有些东西要坚持,有些事能放弃,有些事要及时抓住。感谢先生的这个作品好些时候都让人感受到力透纸背的人生智慧,晚辈当多读多领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炉夜话--《走到人生边上》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ql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