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手机上收到一个通知,说是下午要召开党员学习会,而且还是个扩大会议,特邀党外人士参加。于是,我荣幸地作为特邀代表,坐在了会议室的最后一排。
会议室里很肃穆,架着摄像机,领导还要求大家不要看手机,于是大家都做出了一副要好好听课的样子。接着便听到王校长介绍来讲课的老师,我没注意听,啥也没听见,似乎是个很有资历的学者。
开讲了。
老师打开了精心制作的PPT,上面写着“五心”——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讲这“五心”。
第一心是自信心。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这样才能发掘出个人的潜力……”接着,他便走下讲台,来到了老师们身边,开始互动。他说:“各位老师,如果一会儿散会后,你们学校的张书记要带领大家去进行一场高空跳伞运动,大家谁愿意跟着去?愿意的举手!”
全场哑然。
老师这是在设置情境吗?可是这不是个真情境,所以不会激发起大家的兴趣的。开会的时间是下午5点多,天色已经擦黑,跳伞肯定是不安全的;就算是能绝对保证安全,我们书记也决不会带领大家去跳伞;就算是书记脑子进了水,突发奇想要带老师们去跳伞,我也绝对不会去,我怕呀!
老师连续问了两遍,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无人举手。
老师说:“书记带领大家跳伞,没人跟着去?书记多么没有面子啊。来,那个红衣服的女老师,你先举手!”大家赶紧低头看自己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确认不是红色后,就伸着脖子看是谁穿了红衣服,哦,是年轻的女生物老师小弓。
看见老师在指着自己,小弓连忙摆手说:“我没有举手!”
老师说:“你为什么不举手?”
小弓回答:“我不敢去。”
老师说:“就是要让你有自信心嘛,别担心,把你的手举起来,你就是第一个!”
众目睽睽之下,小弓无奈地举起了手。老师说:“还有谁?”最终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凑够了十个人。书记终于有了一支跳伞小分队。
可是我还是没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去跳伞呢?
这时候老师走上了讲台,切换了一张ppt,上面的图片是一个老头正在跳伞。老师说:“大家看,这位老人就是M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亲自参加一次高空跳伞运动。但是,一直到了80多岁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是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直到九十多岁的时候,他等来了这次机会。这就是他高空跳伞的照片……”
哦,原来如此。老师的逻辑是:敢于高空跳伞就等于有自信心。
我不敢去跳伞,我就没有自信心?
这时候,坐在我右边的党外特邀代表王老师朝我挤挤眼,说:“我有晚自习,走了!”
又过了几分钟,坐在我左边的党外特邀代表小葛也收拾起笔记本,扬长而去。
我没有自习,也没有别的事情,不好意思离席,那就继续听吧,看看老师还有什么惊人之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