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秀爸。
今天分享教子实录2014年4月9、10两日的内容,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奉上正文。
【教子笔记】
2014年4月9日
晚上完成作业早。
饭后描字帖两页。
复习听写第三单元单词,错3个词,还可以。
之后又检查1-4单元的重点词和句子,也不错。
但反映出的问题,书后相关内容未单独看过。
《新语文读本2》从69页读至190页。
2014年4月10日
早读昨晚复习之书后内容,被老师注意到,听写并补充部分内容,听写全部正确。晚上部分作业又与之相关。中午完成该部分,写到活页上,晚上找不到的情况下又重新抄写一遍。
中午做数学作业,小睡十多分钟。
整个中午状态极好,令人非常满意。不断引导、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晚上作业时又强调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最起码应该在桌上,而非趴到床上。也算一个规矩。
未写字帖,看《狼王梦》若干页,上床睡觉时又已10:30多。
自己感慨: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动物,结局都很悲剧。
【自我点评】
两天学习活动的关联性强,所以一并分享出来。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话题是“学习时间”。
在前面的文章中,一直强调,要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自主学习,重视复习巩固,为课堂学习提供有益补充。
在实际操作中,大家会面临一个问题:时间从哪儿来?
答案一个字——挤!
首先,家长和孩子都要有“时间意识”: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提高成绩需要投入时间;时间会越来越少,考试(中、高考)会越来越近。
其次,不要看不起小块时间。当下,年级越高的孩子学习任务越重,时间越紧,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也不轻松。鉴于此,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会轻易得出一个结论:没时间。
他们说的是没有大块时间,明显小块时间被忽略了。
其实,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利用小块时间的高手。相反,忽视小块时间的学生,也不会重视大块时间。今年疫情期间许多学生居家学习的状态就是明证。
在此,推荐大家读一下《一日学习法》。
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一天的时间安排。正是因为他连“课间几分钟”的小块时间都予以重视,所以才实现了一个差生的逆袭,最终考上了韩国最好的大学。
值得说明的是,那样做,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累。因为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那日常时间如何挤?
很简单,用一张纸,先把孩子一天里的常规时间节点列出来,包括:起床、早上上学出门、中午放学到家、下午上学出门、晚上放学到家,晚上睡觉。
以此明确孩子在家时的时长,再扣除吃饭、休息、作业所用大概时间,余下的就可以用于自主学习。
不同学校,不同孩子有不同情况,住校生和走读生又有所不同。大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无需照搬照抄。
总之,自主学习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前面活动所用时间,此消彼长;内容以课外阅读和复习巩固为主。
从上文的实录里,大家能看到,因为“晚上作业完成早”,所以当天的自主学习时间长,额外做的功课也多。
孩子不仅描两页字帖,阅读120页,我还帮她听写复习了一个单元的单词和4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假如只满足于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那作业外的时间就会被浪费过去。
当然,这是特例,多数情况下,自主时间并没有那么多。但因为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挤时间的意识,只要是正常上学期间,孩子在家的时间就会利用得比较好。
大家在我后面的笔记里将会看到,有时候吃早饭的时候,我会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对前一天晚上复习过的内容帮孩子巩固。极短时间,但复习效果特别好。
当然,那也是特例。
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的效果最终是通过长期坚持,一点点积累体现出来的。
最后,我想说,
孩子的学习是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到校听课、写作业那么简单。孩子的学习也绝不应该完全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它需要家长积极参与、配合。而家长也可以大有作为——把孩子学习真正重视起来,然后学习采取合适的措施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