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并没有感到生活有任何值得回忆的地方,
平凡而简单。
或许多年以后,
一壶老茶,一抹斜阳。
回想着当年在大学的日子。
开学报到。
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
明明在操场上公告出贴这的每位新生的分班情况,也明明看到自己就是石榴班的一份子,却偏偏就像在梦里一样,找不到教室在哪。
这所学校对我的不友好可能还要从面试的时候开始说起。
小升初的考试,能有多严格?反正在记忆中考完之后有个特别信心满满的小伙子,想和我对答案。在说出和我三个完全不一样的数学简答题答案之后,我又从别人嘴里听到和我一样的答案。只能默默给小伙子祈祷一下。
要说笔试其实还好,面试的时候其实就是分班,每每回忆起来总感觉这是校长给各科老师一次休闲娱乐的机会。
面试的情况我觉得完全不在本人的意愿,而在分配来的老师。
让我一个小学生解释月食,要不是从小就爱看书,(虽然涉猎广泛但是没有带颜色的书)还差点说不出来三点一线。
面试我的估计是个语文老师,让我拿笔写下 XI XI RANG RANG 严格来只要写两个字就行,问题就出在我一个都不会写。顺利的一个字都没写对我就对分班不报想法了。
旁边一看就是体育老师在面试,等一下,面试为什么会让做一套小学的广播体操???
可能是对 熙熙攘攘 的惩罚,在把整个学校都转完一圈儿之后我还是没有找到教室。中途问了很多次路,但是其他所有班都找到了,唯独没有自己的班。最后无奈只能让保安带我过去。终于在五楼和所有教室都隔开的厕所旁隔间找到了教室。
刚看到老师在点名,正发愁我该以怎样的开场正式踏入初中生活,就听到老师正好点到我的名字,硬着头皮就进去了,连座位都不用挑,就剩最后一个座位。
坐下的那一刹那,直到现在都仍感觉有一种怅然感。
接下来就是正常环节,领书,互相寒暄。从几个区之外搬来的我,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并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看着大家三三两两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群体,第一次有种被遗忘的感觉。好在到大学再遇到这种情况,已经习惯了。
回家让母亲把所有的书都包的像新娘子的婚纱似的,新,完全分不清有什么不同。釉面彩色纸加塑料书膜,没办法往书本上写字,找书全凭颜色。如果书的颜色相同,那就全凭感觉。只是参考一下墨菲定律,两本一样颜色的书,如果想拿其中某一本,绝对会拿到另一本。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呢?
和整个初中生涯最难忘的最后一天一样,难忘的第一天第一节课在所有人都想给语文老师留个好印象的时候,我只能掏出一本历史书来。
初中生涯的第一节课,一个人站在门口听课,连走廊里的风都更加的凌冽了。
还没完。
下课。
从教室的喇叭里。
“空想家是吧,来楼下的办公室一趟。”
我知道。
这日子可能不会很好过。
被日常教育完之后,震惊我的事情就是原以为,那个教室里和消防栓一样的东西竟然是摄像头,360度无死角,可放大到看清楚圆凳上的螺丝钉。
如坐针毡的上完了其他的课,才发现真的自己也是个大孩子了。
一上午有五节课,第三节课下课会做课间操。
第五节课下课竟然可以直接走,竟然不用再排队走到校门口家长接送点解散!
下午竟然还有四节课。
对着那个摄像头。
我知道。
这日子一定不会很好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