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育?工作三年来,我一直寻寻觅觅,一直在追寻教育的价值……
以前的我,总是纠结在乎一些事情,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甚至怀疑自己对他们的好是否值得。看完孙维刚老师的事迹之后,我感慨万千。当一个老师活到学生心里去,尽心尽力尽情去教一群学生,那这个老师一定会人人称赞“好老师”!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活在孩子们的心里,亦不知多少人称赞过我“好老师”,现在想想,外在的评价不重要,当我尽心竭力做好教育这一大事,无愧于心,无悔于心,自然而然,学生也好,家长也罢,人与人是共情的,你的好,或早或晚,他们终会收到!
当某一天,某一件事,你坚持不下来的时候,请回过头看看,曾经自己受过恩师们多少恩惠,又有多少人为你殚精竭虑,请你一定记得,用心用情谱写教育之歌!
附阅读摘录:
岁月里最深挚的,是老师的目光,它望穿千古,洞悉宇宙; 大地上最宽广的,是老师的目光,它上彻天文,下察地理; 人世间最无私的,是老师的目光,它惊看鱼跃,喜随鸟飞。 老师的目光是轻轻的风,轻轻的风是它对幼苗的问候; 老师的目光是长长的丝,长长的丝是它对学子的牵挂; 老师的目光是深深的海,深深的海是它对世界的热爱。
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呢?我认为有三个要素:一是换位思考,二是尊重,三是互惠。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但更应该不断地撞击成功。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怎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使之能提高学习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孙维刚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首先,必须系统地学习知识。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要善于从根源上把握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
其次,注重教学思想哲理性的升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由薄到厚”向“由厚到薄”的转变,就是教学思想哲理性的升华。
第三,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注重方法和规律的掌握。对待做题,孙维刚主张题不在多,但要有代表性。在方法上,他主张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题归一,寻求共性和规律。
第五,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孙维刚就提倡和指导学生用写论文的方法来积极开展问题研究。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好的成效。
第六,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孙维刚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从没留过书面家庭作业,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
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孙维刚老师注重三点:希望学生做诚实、正派、正直的人;希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希望学生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使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你而生活得更幸福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