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互联网+餐饮》

作者: 我是榴莲骑士 | 来源:发表于2016-10-16 16:42 被阅读0次

百度百科:“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曾经的“互联网”只是一个信息互联互通的渠道,而现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在这一时代变革背景下,一批纯正的互联网基因公司不断涌现(比如国外的Google、Facebook,国内的BAT),同时传统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

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于一个核心,那就是“用户需求的改变”。

满足用户需求的改变: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要么满足用户需求的改变,比如原先消费者主要通过实体书店买书,网络和物流发展以后人们习惯在网上买书,而现在你只需要在iPad上装一个App就可以实现选书、买书和读书的全部动作,那么企业的价值也就随着消费习惯进行传导:书店——>当当——>多看阅读。

创造用户需求的改变:基于原先用户的痛点,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创造新的产品。最经典的两个例子就是“滴滴打车”和“饿了么”。前者解决消费者打不到车的问题,后者解决消费者没时间或者懒得去远处吃饭的问题。

而《互联网+餐饮》的起点就是消费者需求或行为模式的改变:

消费习惯改变:原来我们认知一个餐馆,大多靠自己发现、朋友推荐和小广告(传单)。而现在我们会习惯性的打开大众点评,查看附近的餐馆,看看对服务口味的评价,看看有没有优惠,然后你选择了一家人均消费80元、环境口味都不错的餐馆,作为你的晚餐约会地点。有经验的你,或许可以通过点评数量猜测排队的长度,打电话预定或者直接线上订位,减少你的等待时间。

沟通方式的改变:原来“吃饭”是我们的个人体验,而现在“吃”变成了一种社交内容。好吃不好吃,已经不是你去不去一家餐厅的决定性因素了。“去过”是一种生活体验,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身边不止一个的人去过这家餐厅,你也很有可能想去试试。光发朋友圈还不过瘾,如果这家餐馆给你留下额外的印象,你还会去在大众点评留下你的评价,让更多人去了解你的感受。

支付方式的改变:原先我们去吃饭要带钱包,现在带上手机,微信、支付宝就搞定一切。更重要的是支付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外卖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付款的便捷,使得外卖平台以及入驻商铺能够第一时间收到钱。


《互联网+餐饮》脑图

基于消费者需求及消费习惯的变化,“互联网+餐饮”企业也需要同步升级。

作者鹤九,是“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餐饮界”定位于聚焦优质餐饮创业信息和人群,是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餐饮垂直新媒体。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商业模式、产品规划、社群思维、炒作思维、参与思维、大数据思维、自媒体推广和O2O平台应用。

商业模式

黄太吉是互联网餐饮的鼻祖,一条“开奔驰送煎饼”的新闻火变新浪微博。黄太吉成功将传统的中国饮食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并利用当时最火热的社交媒体制造话题。在成功融资后,外卖模式变成实体店铺,除了不定期的主题活动,创始人赫畅的个人演讲也让品牌话题不断。除此之外,店铺的场景也被精心设计,纽约的玩偶、巴黎的雕塑、店内风格夸张的海报,无不成为消费者朋友圈的镜中物,主动营销变成自动营销。但黄太吉也有硬伤,就是煎饼不好吃。

雕爷牛腩,从高调500万收购食神的“牛腩”秘方,到设计牛肉面定制碗,到发动明星内测菜品。真正做到了“无一物无来历,无一物无典故”。这些精巧的设计必然带来售价的提升,创始人将其定位为“轻奢餐”。

伏牛堂,从口号上“追求正宗,拒绝好吃”,就彰显“蛮霸”做自己的品牌态度。最初将消费者定位为“在北京的湖南人”,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认同,进而加入他们的“蛮霸社”。目前这一组织据说达到20万粉丝,他们成为品牌的忠实代言人,不仅自己重复消费,还带动周边的朋友来店,甚至店里的很多员工都出自这个社团。伏牛堂真正将粉丝经济彻底转化为餐饮文化的一部分。

叫个鸭子,从用户痛点的“吃鸭麻烦”出发,研发出适合外卖的软皮鸭子。同时借助名字,让“丫”在朋友圈火了一把。但是,这种食品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位,要当做晚餐午餐你还得从别的渠道点别的,这本身就给消费者带来了麻烦。要当零售和夜宵,也太大了,呵呵……

3W咖啡馆,这是100多名互联网大咖众筹的咖啡馆。名义上是咖啡馆,其实是一个创业孵化器。让创业者和产业资本进行对接,同时给成功创业者一个分享经验的平台,不断制造新的专业明星。难怪,克强总理常来做广告,这与他的“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不谋而合。

产品规划

无论如何的互联网思维,餐馆还是要靠“东西好吃”说话的,否则你说的天花乱坠,而只能让消费者“来一次”。所以说,研发出好菜品,还是开餐馆的根本。而围绕餐厅的“特色”产品打造出的爆品,才是餐厅魂。就好像一提到黄太吉就让人想到煎饼,一提到雕爷牛腩就让人想到牛腩面。

另外上面说到,现在的消费者不光光是吃一顿饭,而是买一个体验。一个好故事就是“体验”最好的注脚。无论是“匠人精神”还是创始人的创业故事,都让顾客潜意识里觉得这次选择是正确的。

社群思维

社群经济,其实就是餐饮版的粉丝经济。只不过原先消费粉丝的渠道是线上,而餐厅的社群将活动和消费的渠道转移到餐厅中。社群成员作为品牌的忠诚用户可以帮助餐馆实现市场调研、用户体验、口碑传播、员工储备等一系列的价值。原先在饭馆吃饭大都是“一锤子买卖”,而互联网通过品牌社群将原本不相关的人紧密连接,保持粘性,同时也就保持了重复消费的习惯。

如何构建餐饮社群呢?首先你要有一个明确的社群定位,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同时搭建一个社交场景,让社群成为成员社交的一个平台,不断组织活动,加强社群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对不活跃的人进行清理,剩下的就是品牌的核心粉丝,过滤机制也使得会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数据思维

互联网让数据可视化,让消费者的行为留下痕迹。而这些数据都给新一代的餐饮企业带来经营的变革。

精准定位消费者,通过粉丝社群或者会员信息,让你精准了解你的目标消费群体,知道他们的年龄性别喜好,为品牌定位和营销建立基础。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推出相应的活动,制定宣传策略。

餐饮企业需要定期更换菜单,用户的评价和销量能够帮助你决定菜品的去留。各种外卖平台的数据,能够帮你识别适合外卖的产品,同时帮助你优化送餐和包装的体验。

根据用户消费的行为,策划传播。比如一家店铺的平均消费客单价是50元,餐馆多为两人消费,那么我就可以在某个节日推出120元门槛的消费活动,轻松将客单价提升到60元。

参与思维

为什么要让消费者参与活动?个人总结我们让用户参与活动有三个目的:第一直接促进消费,第二成为粉丝增加粘性增加重复消费概率,第三就是为品牌宣传。

个人认为第三条最为重要。因为在决定是否去一家餐馆前,什么信息对于你会起到决定性作用?那就是别的食客的评价。所以餐馆如果仅靠自卖自夸很难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了。所以,在营销过程中,让你的消费者参与其中,享受不同的体验,那么营销就变成的自发行为,也是最有效的行为。

比较主流的活动包括:关注粉丝、随手拍免费送;消费送礼;任务游戏;拉帮结派;打赏制

炒作思维

如果没有炒作,还真不好意说自己的互联网品牌。书中总结了经典的“八式营销”,分别是:借热点、携大咖、秀公益、造话题、策事件、爆内幕、玩饥饿、造节日。

个人觉得以上几点都可以去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品牌与其的关联性要紧密。比如“黄太吉”植入“煎饼侠”,让众多观众都以为是专为“黄太吉”定制的电影。

自媒体推广

目前最主流的社交平台包括:微信、微博和直播。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容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让餐饮企业有了更低成本的营销方式。

自媒体不仅可以发布品牌动态、主题活动,还可以售卖产品,关怀粉丝。但即使是一个企业账号也需要一个角色设定,比如是一个逗比段子手,或者是居家暖男,符合品牌调性,又符合消费者喜好,才是自媒体被认可的根本。 

自媒体是品牌宣传的渠道,同时也是消费者吐槽的平台。对于负面的信息,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公关,尽量冷却,私下的沟通,避免事件升级。

O2O平台

O2O平台的兴起,为餐馆开辟了另外一片战场。这就需要餐馆在满足原有餐厅需求的同时,额外去增加产能,同时研发专为外卖设计的产品。

外卖的产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如何减少口感损失和避免遗撒就成为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外卖的消费习惯与堂食或许存在不同,比如由于运输的问题,食客们的外卖更倾向于米饭类而非面条。所以针对外卖,需要不断调整产品及其配货。

在餐馆内,室内的装饰、服务代表了餐饮品牌的文化,而在外卖时,食物的包装、餐具以及外卖员的微笑就变成了品牌的印象,因此细节决定成败。


互联网的生态链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第一梯队的BAT占据搜索、购买、社交的三大应用入口,第二梯队的垂直平台(如大众点评、饿了么)的格局也逐渐形成,而针对再细分领域,特别是与传统消费连结非常紧密的行业,或许才是未来的机会。

By 榴莲骑士

2016.10.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一书《互联网+餐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wo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