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摩梭族人了。身高约一米七的个子,黑幽幽的四方大脸,还有一个怎么也记不住的名字。摩梭人的名字老长的,到现在我也没能叫得完整,只记住了阿海两个字,前来旅游的朋友也叫他阿海。每次要招呼游客出发时,他都扯起嗓子,憨憨地喊一声:"阿海的朋友过来了!"
阿海是一位挺励志上进的青年,他今年三十二岁,十四五岁就离开大山,离开垆沽湖,问他为什么呢,他说他一家五口人,他肩上扛着家族生活重担。他阿妈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还有二位阿姐,姐姐有一个儿子,他要养活阿姐的子女。阿海一生经历很多,我问他做过什么工作。阿海露出一嘴白色牙齿笑着说,你能想象到的工作我都做过,他到过深圳,也去过北京。很小时,养过猪,放过牛。稍大点,当过服务员,干过扎钢筋的力气活。再后来,到故宫拜过师学雕刻手艺,他的师傅是北京一位挺有名的老师傅,每月工资有两三万收入。可是有一次喂猪时,阿海小手指被咬伤,便只好放弃他喜欢的雕刻手艺。之后,阿海考了导游证,在家乡从事旅游行业。
阿海年纪虽然不大,但皮肤格外黑亮,按照摩棱人的说法算大帅哥。云南本地居民,因长期住在高原山区,高原上紫外线的光照尤其强烈,加上早晚温差很大,大部分摩梭人都晒得皮肤有些黑。但脸色黑黑的摩梭人都很善良,很热爱生活。摩梭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但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还被划归于纳西族。这是一个极富内涵的民族,行走在丽江,这里的每棵草,每朵花,每幢花楼都有数不清的故事。吃饭时,好客的本地人准备了一小盘肥猪皮肉。肉沏味道很不错,却是一口也咬不动。饭后,阿海拉着我们来到门口的木架‘前。他指着上面的两坨坨大肉说,这就是传统的猪膘肉,大家猜下这块肉有多少年份了?叽叽喳喳的游客,有猜二年的,有猜三年的,谁也说不准。见大家兴致高,阿海讲起了猪膘肉的故事。猪标肉的制作是很讲究的,每到逢年过节,摩梭人就将一头猪杀了,去瘦肉,去腿去骨,再用盐将水分除去,再将当地中药材装到猪胸里,铺上十天八天。虽然猪膘肉的制作很复杂,也很讲究,但摩梭人都家家都要去弄,听阿海说,每家的猪膘肉的多少,是财富的象征。原来,我们所吃到的肥肉是摩梭人用来招待最尊敬的客人的。
说起摩梭族人的历史,不得不说走婚了。摩梭少女一般13岁成年,15岁左右可以结婚。生活中认识有好感的摩梭青年男女,便会在一年一度的篝火派对上轻叩对方的手掌三次,如果对方有意愿的话就会回叩三次。男青年晚上便可以爬上女孩家花楼,完成第一次走婚。但走婚也不是外人想象可以随便的,所谓一生走婚一次,走婚一次便是一生,除非二人感情破裂。刚开始走婚是偷偷摸摸的,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后,此时双方便举行藏巴拉仪式。在半夜时分,由男方家见证人引至女方家,行敬炉神拜祖先礼。臧巴拉仪式后,男女青年的关系便公开,不再偷偷摸摸了。
阿海在当地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大家庭,他们一般都是几代同堂,不分家的。阿海一家五口人,阿妈丶两个姐姐丶阿海,还有姐姐的儿子。摩梭人热情好客,阿海说如果我们下次个别带家人来泸沽湖,他一定会请大家到他家做客。很多摩梭人向往北京的,感恩毛主席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有一年阿海带母亲去北京,路上一粗鲁的导游对母亲出言不逊,伤害了阿海阿妈的民族自尊心,阿海忍不住动了手脚。按阿海的话来说,别人可以骂我,但不能伤害我阿妈,摩梭人是很尊重自己阿妈的。阿海后来因为这件事离开了团队,损失很大,但他说他不后悔。
阿海干导游时间不长,他解说的风格朴实坦诚。几天中,阿海没有-点夸夸其谈,大家都喜欢他的坦诚,围着他老是问过不停。说起婚姻情况,阿海就打开话匣子了。他很小就外出了,现在还单身。据他介绍说当地摩梭人约有六成左右人选择登记结婚,仅有四成人选择走婚。执子之手,与孑偕老。阿海倾向于现代婚姻观念,希望遇到一位爱人可以白头偕老。但因为摩梭族人风俗,这里是以母系姻亲关系主导的家庭结构,阿姐的孩子是由舅舅抚养的。外地人很难认同这个风俗的,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冲突也成为当地摩梭青年的一个大困惑,直到现在阿海还是单身。阿海喝酒也很实诚的,按照我们和旅行社的协议,晚歺吃饭是绝对没有酒和饮料的,但好客的摩梭人和阿海特别准备了酒水,喝酒时,阿海轮流每桌敬酒,一杯接一杯,很是海量,一喝起来,阿海的话就多了起来。他说到了,导游服务中的琐事,说到了他服务带队的不周之处,还说到了,要我们好好了解和宣传摩梭文化。但大伙都喜欢这个憨头憨脑的大小伙子,很多游客说下次带朋友来泸沽湖,找导游还要阿海。五天行程很短,临到分手了。阿海好象有些伤感,他用摩梭语唱了一首歌,歌未停,他大喊:"扎西德勒,扎西德勒!",径直往西走,离开了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