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到2024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写新春贺岁文章了。从初二到大一,见了更多的人、走过了更多的地方、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心智也更加成熟。而新春贺岁文章,其实是对中国新年的一种纪念,对中国文化的致敬。时过境迁,中国人对“过年”的期待与盼望,丝毫未变。
今年的新春贺岁文章,我们从春运说起。
每到春节前夕,总会迎来人流量巨大的“春运”,有提上大包小裹登上归家列车的外地打工仔,有跨上摩托车组成“摩托大军”的异乡人。但是今年,南方多地迎来大雪甚至暴雪,交通受到极大影响,多趟列车延误。火车站人满为患,人们抬头看着显示屏,焦急地等待着列车到站,只为早一点回家,见到久未见面的亲人。车票那头,连接的是两鬓斑白的父母,是刚刚懂事的儿女,是村口那棵大槐树,是村子里的袅袅炊烟。火车速度的提升,代表着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陪一陪家人。世界太大,无论你走多远,总有人盼你回家。
车站,带给人们的是怎样的回忆呢?出站口是重逢,颠沛流离的相聚;进站口是分别,是千里之外的相隔。人生就是这样有聚有散。上一代的人,在和父母孩子交代好之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远走他乡打拼赚钱。二十年后,等到他们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他们也回到了家乡,但那时,他们可能已经成为了“异乡人”,故乡已经成为了他乡。但打拼这么多年,我们是否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呢?我们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站稳,实现自己之前的梦想呢?当有一天,我们能不能像那些年父母支撑我们一样,也支撑起他们,成为他们的英雄呢?
今年中央出台文件,不得全面禁燃烟花爆竹。这一规定,竟增添了久违的年味儿。这个春节,能明显感觉出来,鞭炮声多了,人们在噼里啪啦和灯火辉煌中,收获了幸福与喜悦。烟花犹如艺术的瑰宝,簇拥着如黑绸般深邃的黑夜,如珍珠般的光辉洒落,点亮了城市的无边夜色,让整个天际都沐浴在瑰丽的仙光之中。
腊月二十九,一家人到公墓为爷爷扫墓。每年扫墓,是雷打不动的传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允许烧纸了,也变得更加人性化。我们拿了一个铁桶,买了纸钱、拿了水果,来到爷爷的墓碑前。小的时候,大人们总说阴气重,小孩子不要去扫墓。但我一直要求自己也要跟着扫墓,长大了之后,父母同意我一同前往。第一次站在他的墓碑前,似乎与他心连心,其实我记忆中,并没有关于爷爷的多少印象。但是凝视他的双眸,我感觉他就站在我面前。且不提“传宗接代”这种有些过时的思想,他在我身上寄予的厚望,跨越十几年,我仍然可以感受得到。
尽管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过年,饭桌上更加丰盛了。作为“骨灰级吃货”的汪曾祺,在《四方食事》中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是啊,锅碗瓢盆中,盛着的是美食,是团圆饭,是年味儿,更是美好祝福与期待。香辣蟹、酱焖猪蹄、清蒸鲢鱼、糖醋排骨、鸭黄豆角、松子玉米、冰冻元宝虾。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间百味。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每年春节,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过年的意义是什么?每一年思考,我都会增进一些理解和认识。年,其实是总结和纪念。尽管我们现在是公历纪年占大部分场合,但是农历纪年在中国人的心中仍占据重要位置。除夕这一天,作为农历纪年的最后一天,有辞旧迎新之意,对过去的一年进行总结,纪念过去一年的重要时刻;年,其实是盼望与期待。新年将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对接下来一年的愿望和目标,一年之始,开个好头。人们总是对彼此诉说着祝福,为对方,也为自己讨个好彩头;年,其实是传承及发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几千年仍奔腾不息,春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也在走向世界,拥有更多受众。未来,我们的文化将以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形式漂洋过海,遍布于世界的天涯海角、大街小巷。
日月其迈,岁月盛新。福备箕筹,万事顺遂。
甲辰年,愿大家岁岁无虞、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