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匆匆而过,我们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少;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与孩子的沟通却是越来越少;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我们相互之间的陪伴也越来越少。
不知不觉,老爸都已去世离开我们好几年了。说来我真的没有认真孝顺过他一天,想起自已每每对他的敷衍,不由的后悔,愧疚,自责总是伴着泪水涟涟,而他已不在,我也没了陪他,让他享福的机会。
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老爸他总是笑着对我说:等我老了,不能动了一定要和你一起过,你妈妈就和你妹妹一起过吧。在笑谈中早早的就将自已下辈子的去处给安排好了。妈妈也总是笑着说:老了不得动了还是让你爸爸和你妹妹生活在一起。而如今老爸不在了,老妈却是独自一人在老家,接到身边几次都因为不习惯而回到了老家。而老爸却是自我成家后,都是从来不曾到过我的家,他总是说等我有了自已的房子后,再接他去玩一段时间。而因为我离娘家太远,他并不愿意离家前往,一次也没有来过我家,哪怕是呆半天,或是住一天都不曾有过,甚至我家的门朝哪开他都不知道。
而我也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老家看他们。在娘家呆的那几天,也是天天在走亲戚,不是在舅舅们的家里玩,就是在姨妈们的家里打麻将,并没有认真的陪下老爸。有时候他和我聊天,我还嫌他说在醉话,很不耐烦的让他去休息。
偶尔夏天因为安排孩子而回娘家一次,老爸也总是顶着酷热跑到池塘里或湖里去摘回嫩嫩的莲蓬让我带走,给孩子当零食吃。或是冒着烈阳到东清河里下丝网,收丝网,一点一点的整理丝网取出网上的鱼,蹲在河边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不厌其烦的将捕捞到的叼子鱼一个一个的打鳞去内脏,用盐腌好。装袋后让我拿到婆家送邻居或是亲戚。老爸总是为我着想,说这是我们在东清河畔生活的人才有的便利,靠水吃水的福气。老爸总是用他最朴实的行动来表达对女儿们的爱与关怀。
老爸去世后,我才明白一味付出给儿女的是爸爸妈妈,爱并不能用赚钱的多少来衡量。而我们做子女的,什么也没有做到,哪怕是最简单的,耐心的陪着聊天都做不到。
我儿子小齐先生五岁左右时,有一次很慎重的打电话来质问我,问我是不是不要他了,问我为什么不将他接在身边,为什么老不回家。听着孩子稚嫩的对我的控诉,心如刀割。作为留守儿童,肯听是听到了某些让他内心极为不安的言语,让他觉得没有一点安全感,才会在电话中对妈妈有这些质疑。
我不想去责怪那些曾对我孩子说这些挑拨话的人,哪怕人家的出发点是逗孩子,但是我一直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挑拨,这种挑拨会像阴影一样伴在孩子内心很久。我也深恨这种人的无知,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人有多大。当然,也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做好,才会让别人在逗孩子时说一些如:“你爸爸妈妈不要你啦!你妈妈又给你生了一个弟弟不喜欢你啦”这种怪话的机会。
听完儿子控诉的我,放下电话后嚎啕大哭,不停的自省。后来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将所有的精力花在陪伴他上,给他讲睡前小故事,陪他玩电脑游戏,和他一起挖蚯蚓钓龙虾,陪他在操场上踩单车,跳绳,打羽毛球等等。只要是他喜欢的,我都陪他做,哪怕做的不号,他的小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最记得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我讲了不下一百多遍,甚至他都能纠正我每次讲错的地方。可每次还是照样听得津津有味,一次一次的要求我再重新讲。如今还能拿这个故事来打趣长大的他。
如果我外出办事,他等不到我回家就一次一次的打来电话催我快些回来;年假在家休息生怕我又早早的外出,不停的问我,妈妈你还有几天假?妈妈你什么时候上班?你还能在家里呆几天?我去上厕所都要守在门外等我,生怕我不告而别。
我们也经过努力将孩子接到了身边,小齐先生他的口头緾 “我是从农村来的,是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的自卑心彻底的改掉不再说这句话了。
如今已进入青春期的小齐先生,虽然不再同小时候一样粘人,但他总是对我说,他最快乐的事情是有爸妈的陪伴:写作业时妈妈坐在旁边看书,他会觉得心里温暖;天冷了爸爸送他去学校,他觉得幸福满满;有空闲了,和爸爸一起打打篮球,再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菜,他觉得轻松惬意舒心。
别说孩子会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就是我也会需要陪伴了。因为咳嗽哮喘发作,一个人在冷冰冰的医院里打吊针,看到别的病人身边有人嘘寒问暖,羡慕的同时也会委屈的想哭。因为加班到深夜的晚归,一个人走在孤寂的路上,拖着长长的影子也会害怕,只想有人来陪伴走过这一段路。
真正的陪伴不是你就在我身边,只顾自已玩着游戏,聊着手机里聊不完的天;也不是你就在我身边,脑子里却是在思索没有处理完的工作;也不是你就在我身边,只知看着没有营养电视节目,却不知道说一句关心的话语,我们的心都在千里之外没有交集。
真要说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钱吗?工作吗?爱情吗?无论是什么,都比不上一个家人真实的,温暖的陪伴。只有这有效的陪伴才是最温情的爱的告白。
最温情的告白是有效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