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略无慕艳意
之前学习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中介绍到自己与同门的差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然而作者写道“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让我真的哭死,农村的孩子,在镇上上初中,县城读高中,市里读大学,父母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自己脏兮兮的处于其间,所见到的事情都不是小小的乡村所见到的,处于其中,未免有强烈的虚荣心和叛逆心,然而从这篇文章中,我其实得到了很大的慰藉,当我遇到烨然若神人的人时,我也并不觉得羡慕,反而我沉迷在自己喜欢的写作中,沉醉在自己读的小说中,也就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了,没有过生活上的攀比和虚荣,也不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说法。
2.诗词
诗词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奈何自己从小讨厌背诗词,记不住,但是喜欢读诗词,如果总要有个排名来说,其实读谁的都无所谓,李白也好,杜甫也罢,甚至有一些佚名的,唐也好,宋也好,元也好,里面的滋味还需自己慢慢品尝,然后用河南话读出来相比又是一番风味。
3.愧疚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说自己在实习期,工资也不高,但是往游戏里冲了一千块钱,觉得很愧疚,下面有个评论说,你不用愧疚,你的问题是挣钱太少,不是花钱太多,这个回复真是笑喷了。
4.修行
日常总是听到修行,觉得很高大上的样子,四川和西藏据说也是有些人躲起来密修,据说若接触到会感受到某种力量的加持,总之是非常的神秘。对于修行了解甚少,看电视,电影都是隐居世外,天下发生什么大事也会知晓,弟子是非常的厉害,比如鬼谷子,据说活了很多年,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5.你怎么看呢?
最近看文章,有些文章总是在最后讲一句,你怎么看呢?我就纳了闷了,是不是最后不加这句话,文章就看不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