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推荐这10本对我影响很深的书籍

推荐这10本对我影响很深的书籍

作者: 温水公爵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23:32 被阅读0次

    我一直坚持在空闲时间看书,这几年看了有大概100本书。在浏览各种网站的时候,也会留心观察别人推荐的书。

    我在知乎的一些回答,读者看完之后会留下“醍醐灌顶”的评价,也有人私信问我怎么做到的。

    看待人和事,如果想要观点独到,见地深刻,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价值观,我称之为个人的“认知操作系统”。

    在我构建自己的“认知操作系统”的过程中,这10本书至关重要,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1.《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

    这套书被网友称为“屠龙术”,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教员在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的。

    我把这本书放在第一本,就是因为这本书能够提供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论,算是“认知操作系统”的最基层。

    任何一个人,熟读这套书,至少会让你的思维能力上升一个层次。

    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具有实用性的论点,比如实事求是的观点。

    前几天和一个读者聊天,他就说现在的电视剧中少有正常人。

    有些影视情节中的人物,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办,但是里面的角色却选择了最不可思议的那种做法。

    经常看这种影视作品,虽然看的时候很爽,但是会越来越丧失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实事求是

    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但是怎么才能不情绪化,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实事求是。

    所有的情绪化,都是因为无法做到实事求是,没办法去面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想着靠情绪化来回避问题,结果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越积越重。

    除了实事求是,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也值得学习,比如“抓住主要矛盾”、“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可以说,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提升个人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来说,是必读书目,读个100遍都不为过。

    这里摘取教员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2.《原则》

    原则

    这本书的作者瑞·达利欧,是桥水基金创始人。

    桥水基金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对冲基金,甚至超过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更是达到了1600多亿美元。

    达利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自己每一次所犯的错误都做了记录。

    然后对这些错误进行反思复盘,形成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前后的这些记录,就形成了这本书的主体内容。

    《原则》这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达利欧的个人奋斗史,第二部分是他的人生原则,第三部分是他的工作原则。

    后两部分的人生原则和工作原则,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几百条,主要以清单体的形式呈现,每条原则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比如,达利欧提出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这个原则其实是一个等式:痛苦+反思=进步

    在达利欧看来,我们人生和事业的道路很长,免不了要犯各种错误。但是犯错误不可怕,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人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进步,还是螺旋式下降走向失败和灭亡。

    关于错误,达利欧还认为,成功只会让人形成路径依赖,一直重复过去的行为,无法实现进步;而错误往往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刺激,逼着我们去反思和进步。

    某种程度上,这本书中的所有原则,都是由错误+反思得出来的。

    这本书我把它当成自己工作生活中的指导手册,一到空闲时间,我就拿出来翻看几页。

    很多人毕业后进入企业,还是重复着在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做事只做领导布置的内容,就好像在做一套卷子。

    但是如何才能认真思考,独立做决策,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这本《原则》则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建议,而且这些建议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是经过达利欧本人验证过的。

    3.《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I:心智成熟的旅程

    这本书在豆瓣心理学类书籍中排名第一,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我最为灰暗的时刻。

    幸好那时候读了这本书,否则我肯定就成了抑郁症患者,也不可能再写这篇文章了。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个系列,其他几本书我后来也看了,总的来说第一本书写的最好。

    这本书之所以经典,和作者斯科特·派克的大量心理学实践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患者。

    在给这些患者做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斯科特积累了很多的案例,也成功地治愈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书中有很多心理学案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用犀利而又温暖的笔触分析每一个心理问题,再用专业且易懂的心理学知识仔细诊疗。每次看完一个病例,就好像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了一番,那种从头到脚的踏实感让人心生感激。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主要说的是现如今很多人心理问题的根源——心智不成熟

    现在网络上弥漫着各种恐慌、焦虑、迷茫、抑郁的负面情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不愿意成长,不愿意让自己变得成熟,变得有勇气也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只有生理上的成熟,却无心理上的成长。

    我们这群人,苦没有真正苦过,爱没有用力爱过。

    每天受着信息大潮的冲击,三观未定又备受曲折。

    过早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勤奋却又不过三天。热血透不过键盘和屏幕,回忆止于游戏和高考。像一群没有根的孩子,在别人的经历和精神中吵闹。

    看到别人婚姻不幸,于是便为自己从来没有勇敢地追求过感情而开脱:看吧,还是不要结婚生育了,没有好下场。

    时代给了我们逃避责任的理由,同时也把我们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收走。

    我们为自己的每一次逃避承担责任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理直气壮、聪明无比,其实只是不敢面对。

    这本《少有人走的路I:心智成熟的旅程》,让很多在成长道路上不够勇敢、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彻底地来了一次自我救赎。

    我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每翻一页,都会在作者真实却又有力量的文字中看到那个懦弱的自己,那个不想长大的自己。

    看完这本书,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从过去的懦弱中走出来,享受心智成熟之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的坦然、从容与淡定。

    4.《富爸爸,穷爸爸》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走出父母的怀抱,让自己独立起来。

    而让自己独立起来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经济独立,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仿佛在告诉我们整天想着赚钱是一件让人耻辱的事情,对金钱的追求是不值得提倡的。

    成年后才发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钱,但是自己的工资仿佛永远不够花。

    财商教育的缺失,让我们从小就没有树立起对于财富的正确观念,结果一入社会就不知道该怎么创造财富,该怎么规划财富。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算是理财入门的第一书。从最基本的观念讲起,帮每一个想要理财的初学者,走好启蒙的第一步。

    书中提到很多的观点现在仍被很多人推崇,比如: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对财富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理智的看法,也会对几种赚钱方式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就是这本,所以推荐你来看一下。

    5.《刻意练习》

    一个人只有在某一方面取得了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成就时,他才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可是,在任何一方面建立超越大多数人的优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何才能在某一方面取得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成就,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所讲的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首先指出,我们很多人的练习都是“天真练习”。

    这种练习基本上只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天真练习”浪费时间和精力,把一个人搞得精疲力尽,最后成了富士康的熟练工,但是没有成为行业专家。

    而有目的的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具有四个特点:

    (1)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这里要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

    (2)专注。想要取得进步,至少在练习的时候,必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3)反馈。不论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反馈可以是经过思考后提出的,也可以是别人给你提出的。

    (4)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我们经常在各种文章中看到“刻意练习”、“10000个小时的练习能够帮助你成为专家”这种观点,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到底具体该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刻意练习。

    这本书就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刻意练习的具体操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6.《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是美国700多所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入门的必读书目了。

    这本600页的巨著,我是断断续续花了大概有3个月的时间才看完的。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其背后透露的往往是很深刻的心理学常识,但是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

    比如:

    (1)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是自愿参加,并且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结果会更加有效,持续的好效果也会更加持久,比如减肥;

    (2)每个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在失败的时候却会埋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下次失败的时候,不放倒过来想一想;

    (3)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你被关注的几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少关注自我形象,多关注自己的才能和人际关系,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4)如果2个选择一起给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对方选择,他们会选择第1个;如果在第一个选择给出后,隔一段时间再给出第2个,需要马上选择时,对方会选择第2个。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你的意见,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5)“登门槛”效应:当你同意帮一个小忙,你还会同意帮一个大忙的。所以答应一件事之前,最好想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6)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长久。

    类似的心理学现象还有很多,在书中都有很详细的分析。

    这本书看起来很厚,但是读的过程中还是很通俗易懂的,而且会有一种读一段豁然开朗一段的感觉。

    7.《被讨厌的勇气》

    考试没考好,我们害怕父母、老师、同学问我们的成绩,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解释清楚,我们之所以没有考好,是多么的合理;

    很多人过年害怕回家,害怕被亲友问自己在哪里工作,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因为我们没办法向别人解释为什么自己没有月入过万,为什么自己没有结婚,为什么没有找到对象。

    我们总是想去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合理性,以期待别人的认可,不至于被别人讨厌,被别人不理解。

    但是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我们之所以随波逐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害怕被讨厌,害怕去改变。

    改变需要勇气,这个勇气就是不怕被别人不理解,不怕被别人讨厌。

    急切地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便放弃自己本来想要做的事情,急急忙忙的按照别人的期望来行事,即使做到了,自己也不会开心。

    之前有一个读者向我咨询,他说自己想要去创业,但是他的父母非要让他去考公务员。

    考上公务员之后,父母开心了,但是他却怎么也提不起精气神。每天上班提不起激情,看着网上各种创业成功的新闻,自己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

    后来,我就问他,你活到现在,勇敢过吗?

    他说没有,活了20多年,一直都是在父母的期望下活着,这让他一直活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

    有很多这种从小到大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敢为自己而活,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因为害怕被别人嘲讽,害怕自己被别人讨厌。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或许应该买来看一下。

    8.《影响力》

    《影响力》这本书是我在直系领导的办公桌上发现的,看到名字的那一刻,我就觉得牛逼的不得了。

    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追随力。

    影响力是一种个人魅力,有的人说几句话,别人就愿意听,有的人长篇大论说了一通,要么听众昏昏欲睡,要么低下嘘声一片。

    在看到这本《影响力》之前,我对于影响力的认识是:我们想要影响别人,首先我们要作为一个强大的人。把自己在某一方面变得非常的优秀,然后用这个优势去改变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但是这本《影响力》告诉我,如果你想让你的顾客或者下属听从你,你必须要仔细观察思考他们最关心什么,在乎什么,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进而用行动和语言帮助他们实现需求。

    当你能满足一个人真正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听从你的安排做事了,这时候,你的影响力就建立了。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都会在几次简单的交谈之后,让和我对话的人放下对我的防备,并且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各种经历,这本《影响力》功不可没。

    现在有很多的“社恐”患者,害怕与人交谈,就是因为无法建立影响力,害怕对方不理睬自己,引发尴尬。

    想要治疗“社恐症”,这本《影响力》绝对需要认真读一下。    

    9.《非暴力沟通》

    我从小到大,很少和别人吵架,身边认识我的人也很乐意和我交谈。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两句话就能吵起来,直到我看到了这本《非暴力沟通》才发现,我这么多年一直在践行这本书中的很多原则。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书中提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暴力的沟通,情绪的肆意发泄,就是因为我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只会把冲突归咎于对方。

    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对于父母的责备、老师的训斥,朋友的指责感到愤怒,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我们的需求,不顾及我们的感受。

    这本书从实操层面告诉我们,怎么和身边的人沟通最有效,才不会把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搞得双方不愉快。

    除了教会我们怎么和别人沟通,这本书最后一部分教我们怎么和自己沟通、与自己和解,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爱自己。

    书中提到,只要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怎样得到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作者认为,一旦认识到我们行为的动机建立在我们的需要以及价值观上,我们就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和谐愉快起来。

    很多人不爱自己的工作,就是因为自己是为了糊口而不得不做目前的工作,这个工作并不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也不是他内心的真实“需求”。这样每天上班的时候,难免会如同上坟一样,心情沉重。

    如果想要摆脱这种情况,最好还是看一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面会告诉你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让自己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尊崇自己的内心。

    10.《平凡的世界》

    我推荐的这10本书,前面9本都是论述类书籍,只有这最后的一本是文学类虚构小说。

    我在大学读的100多本书中,只有少数几本书是小说,其他的都是社科论述类书籍。

    毕业后,我就很少读文学类作品了,小说则是能看影视作品的,就不再读原著了。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直给我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慰藉,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讲的是一群平凡的人的生活,但是活着就应该演绎不平凡的故事。

    它是给所有普通人作的一本书,读这本书,看到的是别人的生活,思考的是自己的人生,它让我明白:人这一生,总是要经历风风雨雨,只有真实地生活,我们才能过得更有意义。

    以前我总是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各种嘲讽。

    但现在我越来越发现,无论别人怎么看待你,都不能决定你的生活,真正能够决定你生活状态的,唯有你自己。

    你认真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人生,你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并没有太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就像一杯温润的酒,越品越有韵味。

    上面的9本书可以选择性的读,但是最后这本《平凡的世界》,请你一定要拿来细细品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这10本对我影响很深的书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bg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