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谈“孝”这个如同空气浮在中国空气里的文化

谈“孝”这个如同空气浮在中国空气里的文化

作者: 林简明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02:04 被阅读0次

谈起孝,也让我反思了许久。

这是一个笔友问我的问题,恰好最近又看了类似的文章,所以下笔写了一些文字,谈谈自己对此类问题的看法。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养老模式的探讨;

2、什么是孝;

2、孝顺对象的社会定位;

3、孝道的表现形式;

这些个问题整合了孝的起源、愚孝的部分问题以及更好的孝顺表现形式。对此,我在下文做了些许讨论,如若有误之处,希望读者可以指出来。

一、

养老模式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福利体系的养老,一种是自我经济支持的养老(经济来源不限自己和孩子的提供);表现出来大概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盈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院、国家福利养老院。按照国内的标准,说实话未来的趋势是结合自己的经济和孩子的支持以及国家社保的综合养老模式,大抵就是父母行动力可以的时候自己养老、父母行动不便的时候孩子养老,至于请保姆和有钱人支付高昂的养老社区不做讨论。

二、

什么是孝,这个问题有必要追溯其渊源。孝道大抵是在儒家的倡导下才日益让老百姓所接受,而儒家的提出就是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我想孝道不是儒家所凭空得来的,而是结合当时的环境加以整合,得出孝道的规范。而且你想,祭祖的清明节、父母的尊称恭维、氏族都是只有儒家文化圈才特有的,特别是东亚。我叫我生父为父亲,一般人品没问题的父亲的话我得恭恭敬敬的听完,你可以不同意,但是也要认真的去听;但是国外可以叫自己生父的名字,换成我们,我叫完估计我过年不敢回家了。还有国外的父母一般不会把财产给自己的孩子继承,18岁就不理会了,孩子也不用说赡养父母,这个也同他们的社保体系的福利有关系。这个例子很小,但是它可以从局部看到孝道真的是儒家特有的文化,即使其他地方有,也不会像儒家此类的“家文化”。

同时,“孝”也是统治工具,君臣父子的稳定才会使社会不发生动乱,像死了一般的社会。孔子两千多年的意思被多少统治阶级利用,活生生整成了愚孝。六百多年前,有个人使皇位的权利达到巅峰造极;五十多年前,有人粉碎了“愚孝”这种传统模式,但是并没有彻底结束了历史的余孽;

所以孝可以认可,但要避免愚孝。

三、

“那是你的爸妈,你当然要孝顺”,这是很多亲戚会劝孩子最直接伤害力的话,但很多时候当需要亲戚讲出这话时,就可以知道此类父母是怎样的父亲。可能孩子小的时候,受过多少非人道的打惩我们并不知道。我是很提倡孝顺的,但不是愚孝。孩子从来不欠你什么,这一切都是父母你带它到世界上来养育它成人,都是自愿的,从来没有人逼你。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立的,孝不孝顺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恭恭敬敬,那么他的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并不需要你去做怎样的指导。

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孝顺对象的社会定位,他要是经常家暴,打老婆打孩子打爷爷奶奶,孝顺有谈何而起,长大后的孩子不直接跟你拼命都是对得起他的了。这样一想,讨论他人的时候要结合他的成长过程。

孝顺是一个传统美德,就和尊老爱一样。炸一听确实是一个美德,确实很好,但是转念一想,如今很多老人拿尊老爱幼来说是,反而是为老不尊、厚颜无耻。所以这里非常强调孝顺对象的社会定位、评价。

有一篇毕淑敏的文章,叫《再选你的父母》,大意就是再选不是重新选择,而是让你指出你父母中你所讨厌的地方,重新认识你的父母,而把父母作为参照物认识自己的不足,最后做一个你希望你父母成为的样子去做父母,教育下一代。

四、

孝顺就是对父母好一点,早日生个孙子给父母、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这是很多人对“孝”的认知。其实它对也错,它对在它可以这么做,错在不适合所有人。其实很多问题真的都是如此,它明明是属于一部分人的解决方法,可是你却要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想跟你提一下黄旭华老前辈,以下是他的采访原话:

“三几年我离开广东(老家在广东)去了桂林,直到1948年才回来,1956年阳历元旦我回去的时候,我母亲就讲,从前长时间战争影响到交通,导致你回不来家,现在父亲母亲年纪也老了,希望你常回家看看。我满口答应,我寻思我一定回来看看您。

母子俩都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30年。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已是95岁高龄,自己也已经是两鬓斑白。这是功勋赫赫、竭尽忠诚的三十年,也是背井离乡、情债累累的三十年。誓言无声,奉献了“大家”,亏欠了“小家”。原子弹、氢弹还有核潜艇,世界上是列为最高最高的机密,我们中国也一样,不能暴露工作单位、工作任务,要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我理解上边的要求,隐姓埋名在里边好好干工作,这是国家的需要,作为一个党员,我寻思一定不辜负国家的希望,我就没回去。30年没回家。我欠我的父亲母亲,欠我的兄弟姐妹,欠我的夫人,欠我的小孩,我的情债欠得太多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我很感谢他们。”

如若用陪同父母此类单一的方式,说实在的很多伟人并不能达到,但伟人实在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如若你要提到忠孝不能两全,但是如若换成另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对父母的孝顺之道呢,只是它曲折而艰苦。

文章的最后,我希望我们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谈论“孝”,“孝”是一个传统美德,做好自己力所能及地尽孝,而非一味地模仿他人,也非一味地指责他人。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部分真相罢了,而隐藏在真相的背后,可能对一切你的客观判断进行翻盘。

相关文章

  • 谈“孝”这个如同空气浮在中国空气里的文化

    谈起孝,也让我反思了许久。 这是一个笔友问我的问题,恰好最近又看了类似的文章,所以下笔写了一些文字,谈谈自己对此类...

  • 如同空气

    多想在梦里遇见你 可惜 每当我伸手抓取 你便消散离我而去 多想和你继续 生活的点点滴滴 可惜 我和你距离一厘米 都...

  • 防疫情小常识

    你知道什么叫"气溶胶"传播病毒吗?那就是悬浮在空气里的微尘微粒载着病毒,长久地悬浮在空气中,不着地,不消散。人如果...

  • 囯学是一种唤醒

    国学是一种唤醒,就如同孝敬父母这本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给每个中国人谈孝,都能产生共鸣。西化过度了,就要唤醒我们老祖...

  • 美国的空气真比中国的空气甜吗

    美国的空气真比中国的空气甜吗 文/孟祥忠 美国的空气也比中国的空气甜啊 一一这个哪一个中国人说的 这个中国人出名了...

  • 这片空气里

    简直是非常无理取闹的天气。早晨一起身,又是雾雨蒙蒙。恍恍惚惚飘飘荡荡的宇宙天空,游在一团优柔寡断的茫茫水汽里。冬天...

  • 爱在空气里

    爱在空气里 美梦中的人与笑声转瞬消失 我站起身 伸手去够 碰触绿色的窗帘 我以为从窗户上飞走的 原来躺下 你就在我...

  • 冷空气里

    菜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 扶起来的花朵香味渐浓 在这样的冷空气里 鸟儿也在尽情叽喳 人儿同样有事可做 生存呀 得耐得住...

  • 那块空气里

    听说山头的那条河里 有一条小鱼 整天就在游来游去 滑腻腻的水草和黑泥 只有一条小鱼 脾气古怪 还很淘气 隔壁于师傅...

  • 地铁里的空气

    在地铁的尽头, 嗅到疲惫到腐败的空气。 这些空气漫无目的地离散、游弋、起伏,直到下一班列车呼啸而来,它们才匆匆忙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孝”这个如同空气浮在中国空气里的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ci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