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求真共同体的魅力----学习郝晓东老师《教学勇气》第二讲
今天是郝老师继续带着我们学习《教学勇气》,围绕在伟大事物的周围,感受伟大事物的魅力,感受求真共同体的魅力。郝老师先带着我们回顾了上周的内容,今天继续围绕解决之策和带给我们启示开展学习。
教师的职业或生命发展,需要自我的职业认同和参加求真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1、如何实现自我的认同和完善?需要遇见导师即关键他人,需要选中学科即热爱知识,心中教师的召唤即职业认同。这三者中,能遇到关键他人是非常难得的。教师的发展能否遇到导师,我们能否成为学生的导师?这需要自己准备好后,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才能实现。人生的成长,总是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职业认同上,郝老师依然放弃行政而选择了学术发展,因为内心深处缺乏对行政工作的认同而对学生的向往。我深有同感,在身兼教学和行政工作时,时常在教学和行政之间奔波,而这两者的生活思维是一样的。佩服郝老师果断选择的勇气(有足够的能力资本),也佩服能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教师们。说明在很多时候,我都过着身心分离的生活。
2、求真共同体。求真共同体为了追求真理而凝聚在一起的共同体,它区别与治疗型、公民型、市场型共同体,它吸收了前三种共同体的特点和价值。但它又区别于客观主义,客观主义认为,知识是脱离人的纯洁的客体,是绝对的,是与人相分离的。求真共同体认为,知识是发展变化的,只有临时性共识,不是绝对的,人的求知是围绕在知识的周围的,围绕在伟大事物周围。
什么是伟大事物?在之前看书时,理解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规律或知识。今天郝老师指出,伟大事物比作月亮,日常接触的学科、书籍、理论等都是指月之手。当问到古诗“春晓”呈现的伟大事物时,我理解为客观的“春天景象”。郝老师指出,伟大事物其实为诗人在刹那间对生命的感触。这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理解或知道的,其实是不理解和不知道的。当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时”,就要警惕出现不觉无知还盲目自信。
“伟大事物有自己的生命,有一种不依赖我们而自在自为的能动性。都有内在世界,且能和我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对话。”这句话还是不好理解。
让伟大事物呈现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包括多样化的对话中,在具有创见的争论中,我们谦虚深入自己内心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本性,才会洞见伟大事物。
3、教学求真共同体,是以伟大事物为中心,却别于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求真共同体中,要把握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索的关系。不能教师全讲,也不能任由学生自学。学生的学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需要教师的引导。帕尔默提出了缩影式的教学,通过少而精的切片式教学,让伟大事物呈现。
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不一定是物理空间的围坐,不一定需要相互的口头交流。帕尔默就提到,他的导师就是沉静在自己的全程教授中,学生也跟着导师一起探寻伟大事物。所以,像今天我们听郝老师讲课,通过网络空间学习,郝老师引领我们认知求真共同体的魅力。
4、构建教师学习的求真共同体,需要三个要素:超越技巧而讨论根本主题,避免浅尝辄止的基本规则,邀请我们参与对话的学术权威或领导。这三个要素如果缺乏,共同体就很难持久发展。
5、教学改革的四个阶段,不再分离的生活,形成同心同德的共同体,走向公众和一种非传统奖励制度开始出现。新网师的教学改革,已经出现了非传统的奖励制度,也影响了一大批教学者和机构。在自我范围的教学改革中,还处于第一和第二之间,我要进来组建尺码相同的共同体,积极推进教学的改革。
6、新网师推崇的理想课堂中的第二重课堂,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魅力,就是从帕尔默这里来的。郝老师说读懂帕尔默对理解理想课堂非常重要。同时在今天的授课中,郝老师串接了做腾学的对话、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问题、阿德勒的儿童人格、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促进我们对本学期学习的理论进行融会贯通。
两个半小时的授课,大家都紧跟郝老师,围绕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真正形成了求真共同体。这节课容量很大,很多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处僵化的状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与其他理论的串联。我已逐渐感受到了伟大事物的魅力,真切感受到求真共同体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