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本书,阅读经过三期了,复盘一下我在成长圈阅读的收获与践行
从《高分阅读法》到《微习惯》再到本月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从如何阅读到好习惯再到时间管理,今天先说三点收获吧
1.成年的阅读,要把书当医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我以前阅读总是觉得读一本书,要从头读到尾,不想放过和漏掉每一个所谓的重点,读完就觉得好像有收获又好像什么也没记住,这是典型的读死书。今年跟着成长圈跟着戴叔阅读,从《高分阅读法》开始,就带着问题去看书,以结果为导向,发现即使不用看完一整本书,只关注自己想要的,反而收获更多
2.成年人的学习,要新知+旧知,让1+1>2
知识永远学不完,而且遗忘的速度远超过你的想象,所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要与过去的旧知联系起来,你才会有对这个新知理解更透彻。戴叔在领读时给我们联系实例、拓展延伸,再结合读后思考,让我觉得每次都会有1+1>2的收获
3.成年人的学习,一定要践行,有用才会有用
知道≠做到,知道做不到=不知道,践行才是正道。只有行动,你才会知道哪些是你在无形中或有意中做对的,或是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好的方法,又或是哪些是要调整的,可以让行为事半功倍。
比如说《高分阅读法》我发现了装帧阅读法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我就会在阅读的时候有意识的去看封面,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想从这本书收获什么......
《微习惯》很早之前就在用,但里面有个建议是如果你开始想养成好习惯时最好先不要超过3个,我偏不信,我要养成5个6个,这么容易的微习惯,我觉得我可以做到,但实际行动中就打脸了,所以再调整至1-3个,坚持的就更好了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完我就记住了八个字,匹配恢复提升投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然后是最好的早晨、上午、白天、下午、晚上、周末,一整天都是最好的,感觉好了做事才会更好。《微习惯》里也说微习惯的精髓是让你通过感觉良好而不是感觉糟糕来实现改变。
在践行时我发现列清单、使用蕃茄钟(秒表)、并行工作术(在地铁上护眼或复盘或是听音频)通勤使用地铁+步行 ..... 这些是我之前在无形或有意做的,现在在书中都有了印证,精英也是这么做的,那就说明这些是确实是确实可行的。
然后我还在书中发现居然还可以写玩乐TODO清单,这是一个新的好的有意思的方法,相比较工作清单带来的压力感,玩乐清单让人更放松,完不完成都毫无压力简直太爽了,这也区别于梦想清单,梦想还是希望都实现的,但玩乐清单不一样,玩乐清单是让人有更多放松的可选择项,在尽情享受玩乐的时候没有负罪感,我觉得太好了,在空闲的时候我计划更新玩乐清单。
当然在读书时也会有质疑,比如说书中说最好的早晨是大脑的黄金时间,但我会觉得前提是睡眠充足的情况大脑才精力更好,又或者不是每个人都是早起型的人,每个人定义的早起的概念也不同,早起要做什么,每个人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正是在一边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知识、技巧、方法,有用或没用,它不是纸上谈兵,所以记录让时间看得见,复盘进步在变化中可见。
好了,今天就暂时分享这些吧,谢谢大家的聆听!
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圈友们的陪伴鼓励!
一个人其实走的不快也不远,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又快又远,期待我们都学以致用,越来越好,谢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