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911353/1f4b647417e7cbb2.png)
“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
——思想家爱默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幸福,你就一定会有意无意的给周围的人造成各种各样的痛苦,你的幸福多一分,周围人的灾难就少一分。
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你快乐一分,这世界的灾害就减少一分。
正所谓,你我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所有人相亲相爱,这世界就无灾无害……
感受美好,享受美好
活着就是为了感受美好,享受美好,这样的你才能传递美好,给他人带来幸福的感觉。
“你我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历史上那些给民族和世界造成灾难的人,都是一些极其不幸福的人,或者是有致命的自卑的人。他只有如此自卑,才会干如此极端显示自己力量的事情;如此的缺乏安全感,他才会制造种种的非常残酷保障措施,安放他那颗怯弱的心。
朱元璋的残暴到底是来源于哪里?据统计,他一天要批200多个奏章,但仍旧坚持不要宰相,他要求手下人的活都自己干。同时,自己的工作也极其繁重,每天睡眠的时间短到3、4个小时,甚至是少于3个小时。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出现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暴躁甚至是残暴情绪。在他的管理下,明朝也逐渐的发展出来一种怪相——最多的时候宦官达到几万人,接近十万人,这是一种体制性的残暴。
还有雍正,虽然他很勤政,但有一点不能否认,他也极其残暴。如果把他和朱元璋联系到一起,共同的特点就是睡眠不足。雍正每天批奏折的文字是八千多字,十三年如一日。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也就是两个时辰不到。过去,我们大大低估了睡眠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比尔·盖茨说过:“我犯过的最大错误都是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同感。我如果缺觉,会没有精神,消沉,而且会非常暴躁)
所以要幸福就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好了状态也就好了,才能给他人带来好的感觉。
分不清轻重的勤奋是和自己过不去
很多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分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做减法,所有的事往里头加,最后只能压缩睡眠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导致整个的生活体验在下降,还美其名曰说我这是在努力,我这是勤奋。这样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今天的很多人,以为勤奋就能升职,勤奋就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实际上,真正作为一个领导者,勤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洞察力,你的决策力,你的判断力,而在这种眨眼不够、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你是很难做出的。
而且即使你自己当时觉得是很不错的判断,很不做的决策,过后你在清醒的时候会马上看到前面的漏洞。所以能量管理比时间管理更重要。
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需要幸福,但很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甚至找不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如果我有钱,就会感到幸福。”
“如果我有一个孩子,就会觉得幸福。”
“我要是拥有一架钢琴,我就幸福了”。
是的,有钱你就可以幸福吗?有孩子不懂教育,你还能幸福吗?你可以拥有财富、孩子和钢琴,但这是条件,是资源,但这并不表明你能够使用好金钱,你能够弹钢琴——会使用金钱,会弹钢琴叫能力,会教育孩子更是一种能力。
所以,幸福是需要能力的,而不仅仅是拥有资源。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人不幸福,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少,而是他们缺少一种能力,一种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几百年前的时候,没有今天这么多的高科技,依然有很多人能够幸福地生活。他们特别强调琴棋书画对内在心灵的培养,也常以琴棋书画来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和能力。高山流水觅知音,明山秀水喜相逢,有一个能够心灵相通、心心相惜的人便是幸福。
一个人幸福的能力不是外在刺激,而是自己主动的投入,是一种自我追求和自我驱动的体现。就像我之前在《真正的吃苦,根本不会觉得苦》中提到的,在别人认为枯燥乏味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自得其乐、沉浸式的体验。
幸福就是自得其乐
所以,今天的很多人不幸福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乏味和没有刺激的东西,避之唯恐不及。
想一想,从小看的动画片,色彩炫丽,声音动听,动作夸张,成年人天天看的抖音,不也是刺激好玩才吸引你吗?
也正是如此,我们就丧失了幸福的能力。
回过头来看,幸福有什么用?
幸福也许没什么用,但幸福是你人生的真正的目的。
要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要想成为一个领导者,就要避免成为一个负能量之源,成为一个公司不良气氛之源,成为整个公司的负面氛围和气场的制造者。
我们要学会让成为一个有追求有能量的人,首先让自己幸福起来,然后感染孩子、影响身边的更多人。
如何才能让自己进入到幸福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就像我们的工作,当我们闭着眼睛都知道如何达到最好结果的时候,我们便不愿意或者说不甘于继续做这件事,便会觉得无聊,而面对有一定挑战的活动,就会充满期待,也会全力以赴,当做完这件事,拿到还算可以的结果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找到幸福的感觉。
主动投入享受幸福
不要等别人给你挑战,要学会自我挑战。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或者之前没有做成的事。那些能够一直挑战自我、自我陶醉在工作中的人才能拥有幸福,变的更好。
曾经的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也曾说过:我和穷光蛋的区别不在于我有多少钱,而是因为我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五分钟就能沉浸在我的工作里,而那些穷光蛋却在那儿转悠一辈子,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这,其实就是成功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所做的事。在做事中感受到幸福,在幸福中陶醉,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停!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而幸福起来很简单,找到你的热爱,为热爱而拼搏,在拼搏中感受幸福。
乘飞机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提示:“当客舱内的气压降低时,氧气面罩会自动落下,请您先为自己戴好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助同行的儿童。”
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关爱别人。
如果自己不快乐,就没本钱去爱别人,多半是落到两败俱伤的结果。
能说服别人的不是别的,而在于我们是不是拥有快乐。
在这路遥马急的世界里,平安喜乐就是最好。
懂得反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总会拯救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里,只做选择,从不教育。
让人成熟的从来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当你陷入沼泽,越挣扎只会越陷越深。
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的凶残,也知道世界可以变得温存美好。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读书,提升格局和眼界;
文字是一种力量,伴人成长。
去恶为善,提升道德修养。
去除私意,转变角度,换种思维,芸芸众生一尘埃,何必拘束。
澄澈开怀,喜乐自在。
向着目标高唱欢歌前进。
欢笑是一路的风景,温暖是心底的温度。
每天过得快乐充实是最大的财富。
快乐是自己的,不要因为别的人、别的事不快乐,不然你就上了他们的当。
你快乐一分,这世界的灾害就减少一分。
一转念,晴天;一转念,一天堂。
修行就是不停转念的过程。
余生那么长,要学会拥抱生命中的美好,不管今天怎样,明天都会如约而至,要大胆的爱自己。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最应该讨好的是自己。
你假装不了快乐,更假装不了幸福。
有人疑问,谁说的,人非要快乐不可,好像快乐由得人选择。
其实,还是可以选择的。
我们都想要快乐的人生,在意别人对自己评论,处处感觉被别人期待牵着走的人,是不自由的,也是不快乐的。
反过来,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任性的人是不是就快乐呢?
其实也不是,任性可以让我们过自己喜欢的人生,但任性也是有某种倾向性的,是自己欲望和冲动的奴隶,这样的快乐也是暂时的,任性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快乐。
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反过来说也是快乐的根源。
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多人认为快乐是比出来的,跟别人比,比赢了的确会获得暂时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不自由的。
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策略来获得比出来的快乐,一种是假装快乐,人们知道自己比上不足,所以就专门去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这样就获得了暂时的快乐。
还有一种是消极快乐,就是刻意告诉自己不要跟人比,害怕跟人比。
这些做法本质上都是掩耳盗铃。
这样比出来的快乐其实不叫快乐,佛学把它称为苦,因为这样的快乐都是暂时的。
这就好比我们参加登山比赛,我们认为只有登顶了才快乐,登顶之前只能是在追求快乐的路上,到头来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快乐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永远登不到山顶,那我们是不是一辈子都没快乐过?
又或者说当我们登上山顶,却发现它只是人生一个小山顶,还有更高的山顶等着我们。
所以快乐不是比出来的。
当然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的定义,前提是我们定义的快乐必须是主动的。
阿德勒说快乐就是我们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作出贡献,找到归属感。
“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自己过的快乐。”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自私和人性。但是,要对别人的幸福有所帮助,如果自己不够快乐,就真是没本钱、没底气;一旦努力去爱别人,多半是落到两败俱伤的结果。我想,这个事实,我们也是需要承认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11353/9e02a727a96ddb4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