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说:“你们难得来这里的,我带你们到正宗的蟹黄汤包店里去。”他又说:“扬州有两爿出名的店,一爿是富春楼,另一爿是冶春楼,冶春楼就在附近。”我们从东往西漫步在东关街上,也没有进街边的商店和园林,想早点去品尝。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99eba59032b59dd0.jpg)
走出东关街左转,跟着小郭来到大街上。小郭说:“到红绿灯右拐就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8c1329b9bd6fcb02.jpg)
来到店里,已经是下午2点了。店里服务人员告诉我们,不供应了,只能出来。小郭急忙打电话给富春楼,告之也关门了,要到下午3点营业。小郭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我们说,算了随便吃一点吧。
想到要买《扬州晚报》,我拿出手机在高德地图上查,附近就有报刊亭。沿着导航走一会儿,就看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0a4251eed5e3fc9f.jpg)
上前问店主,她说:“你们自己看吧。”一看5号的《扬州晚报》还有,小郭付了2元钱,买了两份报子,张厂和小郭急忙打开报纸,看到了我写的《铜脚炉》文章。他俩说:“有点本事的。”虽然没有尝到正宗的蟹黄汤包,我的心却比吃了还开心。
沿着报亭旁的小弄向北走,又见到了一座高高的城门楼。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79cc53dd1efc617a.jpg)
门楼上有介绍牌,是东圈门。
系明代为拱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而建。因衙暑位于旧城大东门外,衙内有官暑、内宅和库房,盐运使李锐遂于正德十五年(1520)在衙门外东向建此门楼,名“宾阳门”取“日煮众阳之宗,人群之象”之意,俗称东圈门。门宽一丈二尺,高二丈六尺。又在古旗亭街口建南圏门,东关街建北圈门,派人守望,朝开暮闭。现门楼为2000年重建。
走进东圈门,窄窄的街道上,都是名人古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8a66944fe6dee4e5.jpg)
看到天下第一刀的旗,挂在店门口,店门口放着修脚的用具小商品。小郭说:“扬州三把刀很有名的。”我好奇地走进这家门面不大的小店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a5f3b954ffdd3c2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dbaf88e14d002417.jpg)
看中一套刀具,老板开价80元一套。他说:“诚心要买65元一套。”旁边的一位老年游客买了一套。站在一旁的张厂说:“我们买两套50元一套可以吗?”老板点点头同意了,付了100元买了两套。看来还有利润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