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
《延禧攻略》对申请美国大学的指导意义

《延禧攻略》对申请美国大学的指导意义

作者: 养猪种粮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09:18 被阅读249次

自从发现不看《延禧攻略》已经无法与人对话之后,我就一边在健身房挥汗一边以暴走的方式追此剧。同时,作为一名从小半年前开始在申请美国大学这件事情上进行自我扫盲的11年级学生家长,我意外发现混后宫跟挤美国名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分数和颜值一样重要。(我竟然可以把这样一部槽点比妃嫔还多的雷剧坚持看完,这本身就体现了颜值的重要性。) 不过分数也和颜值一样,主要靠基因——后天的摧残效果明显,后天的努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小幅提升(当然是指在那个没有医美的时代)。也有些“女大十八变”的,但是变化必须要在选秀之前完成,否则白搭,这跟所谓“男生开窍晚”一样,关键是标化考试之前你要开窍,否则名校是不数你到底有几窍的。不过,关键的一点是,颜值和分数都只是敲门砖而已,不够高跨不过门槛儿,但是一旦过了门槛儿,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已经不当回事儿,美是应该的——这跟哈佛招生官看到一堆SAT满分时的心情估计是差不多的。当然,如果你有高贵妃或顺嫔一般的惊世绝色(比如国家奥数队最后上场的几个队员之一),那么另当别论。

刚才说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仅有花容月貌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技傍身。你要是不会花间唱个曲儿啊,月下抚个琴啊,那皇上逛御花园的时候怎么能注意到你呢?当然,如果别人都琴棋书画,但是你偏偏会用头发丝刺个绣啥的,那就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了。所以,在才艺/活动这一项上,招生官首先要看你有没有“特长”,没有的话你就是个书呆子,可打入冷宫。可是别人都有特长咋办呢?那你最好有特别的特长。在一堆钢琴八级、游泳健将里面,你偏偏是个厨艺高手,那也是很有趣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宫斗剧女主——即笑到最后的人——都是最有趣的那一个?)但是皇帝/招生官啥好人才没见过?所以随便玩玩的还是不要拿出去献丑了,一出手就得是有杀伤力的。

倾国倾城、才艺无双,就基本具备了成为宠妃的条件,也就是说,你就应该可以上一个相当不错的美本了,锦衣玉食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有些人胸怀大志,觉得要母仪天下、屹立不倒,当不成六宫之主也得封个皇贵妃才算不负此生——也就是说,Top 50是看不上的,只有上了常青藤斯坦福之类才算功德圆满,那么以上就不够了。还缺啥呢?

当皇后,理论上说,你要贤良淑德、情商超高、有领导力。关键词来了,领导力。藤校的意思是:我们培养的是皇后后备役,不想当皇后以及没有能力当皇后的人就不要来了。所以,你还要关心民众、心存高远,当义工、当干部!你不能独善其身,你要惠及他人。

不过,为什么要加一个“理论上说”呢,因为我们知道辉发那拉皇后并非真的贤良淑德。那些不凭德行或领导力上位的“皇后”靠的是什么呢?

第一, 是靠欺骗。这是推动宫斗剧情节的主要动力,在申请美本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的,要有思想准备。考试作弊、包装简历、代写文书之类已经屡见不鲜,还有人能想办法让招生官看不出自己是亚洲人呢!

第二, 是靠关系。你爹、你爷爷是哪间学校毕业的?

第三, 是靠运气。这个不用解释了,不过这个真是太重要了,在美本录取率每年都创新低的情况下,简直重要得无以复加。

当然,我相信历史上的真皇后里面,贤良淑德的比例一定要大大高于宫斗剧,如同我相信进名校的孩子主要还是凭本事(和运气)。不过,如果选择申请美本,就要想好怎么面对这里面的不公平,认清自己要坚持的东西。

这样看来,如果选秀前夕,一对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已被放养了十几年,虽然有点姿色,可是手头才艺平平,胸中没有天下,家里朝中无人,又不想行欺骗之事,那该咋办呢?这个……好像就是在说本人。

如果女儿对紫禁城心怀向往,抱有闯关的热情和雄心,那为娘我也就只好赶紧教她礼仪进退,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送进宫去,然后祝她好运;

如果她的心不在宫里,那么……你看,《延禧》里(其实是所有宫廷剧里),凡好女孩,个个儿最向往的其实都是爱情和自由嘛。

不过,我没有女儿,以上均为意淫。

作为一个男生的妈妈,怎么应对美本之路,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他啥时候开窍,以及能开几窍。虽然这样一想,形势就有些不乐观了,但是好在混后宫和申请美本之间还有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对秀女们来说,进宫是条不归路,你要么走到终点,要么死在路上;但是我儿生逢吉时,科技昌明、交通发达,可进退、可拐弯,所以,上路走走也无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延禧攻略》对申请美国大学的指导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ta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