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何鉴别信息,做到不草率、不盲从?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问为什么,而如何提问则成了关键。本书主要讲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信息。有点类似大学学的《逻辑学》,但内容却是相对简单了许多,有案例有分析,对于逻辑性思维较差的人来说,可以算初级入门的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7361/978ad647126557b3.jpg)
本书主要围绕“批判式思维”展开,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其涵盖内容如下:
1、有一套互相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对一个思想或观点说“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回答恰如其分,这样做让他觉得无比满足。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使用这种淘金式思维,那么进入你大脑的任何知识首先都会接受系统的检查。
要成为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得培养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同时需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只有这样,你才能判断结论的价值。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在此过程中,需辨别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如何判断作者的假设,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论,证据的效力如何?原因是否是唯一的?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anyway,要去质疑。
本书说明了逻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相关性并不能直接理解为因果关系,错误类比谬误等。如能按照书中所提关键问题一览表逐个去分析各项报道,必能逐步养成分析的习惯。然后你就会发现,现在大多报道都有煽动情绪在里面,并无太多真实数据和可推敲的信息,比如前段时间特别火的一篇文章《寒门状元之死》,短短时间阅读量突破10W+,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和惋惜。又短短时间,被质疑,被抨击。若大多数人有这种批判性思维,那么很多骗局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也要注意,合理的质疑,而非把自己逼到角落里,变成“杠精”。
本周工作刚刚调动,每天累成狗,上班时间16小时+,粗略看完这本书,也紧急写了这篇笔记。空闲下来,再回顾看下,或者有时间把逻辑学的内容再复习下。
本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1月第1版第29次印刷,纸质尚可,综评三星。
本读书笔记写于2019月2月20日,完成于2月21日。写于大恩宿舍,完成于办公室,仅做收尾。
愿身体健康。
网友评论